第三单元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知识与技能
1. 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 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3. 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观看照片和课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树立生态学的观点,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汇报交流,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和协作情感。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1.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
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学生:玻璃瓶或烧杯、玻璃水杯、罐头瓶等;通过咨询和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试做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实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做好测定种子发芽率的演示实验。
教师:培养皿、滤纸或纱布等实验用具;课前一周分发给每位同学30粒菜豆种子,引导学生先自己探究;用Flash动画制作的动态展示菜豆种子萌发长出根、茎、叶过程的课件及用Flash制作的完整的种子、无胚的种子、子叶或胚乳图片;被部分切除的种子发育情况的CAI课件;设计实验讨论提纲。
当你步入茂密的大森林,抬头仰望那参大的大树时,你能想到些什么呢?教师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背景,让学生解释其含义,并体味这诗句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俗话说:“一大之计在于晨,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植物的一生从什么开始呢?
(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问题的情景,导入了新课。)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问题的提出
生:描述课前培养的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
师:提出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作出假设
生:观察教师的实验演示,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合作学习,大胆作出假设。
师:指导看书,鼓励学生作出假设,设疑:哪些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呢?引导学生对多种假设进行分析、排除某些因素(如肥料等。)
制定计划
生:全班分成4个大组,分别针对不同因素(水、空气、温度、土壤等)设计实验方案,探讨它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每个大组又以4人为1小组在自己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推出最佳方案,并用简图和文字书面表达出实验设计思路。
师:巡视指导导,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设计出简便易行的方案。
实验探究
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课下实验探究,定时观察,认真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
师:提出注意事项,督促、检查,随时抽查,适时给予评价,
得出结论
生:各小组代表描述种子萌发实验的现象和结果。
师:总结环境条件:逅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探究:测定种子发芽率
生:事先做了这个实验的生物课外小组同学在课堂上描述实验的过程,展示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并提出实验(重点是抽样)的要求。
师:指导组间交流,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和说明,组织描述、纠正补充。
种子萌发自身条件的分析:完整的、活的胚储藏丰富的营养,渡过休眠期
生:结合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结果及种子的结构,联系生活实际,组间交流,分析出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
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种子的萌发过程:胚根→根 胚轴→一连接根和茎的那段 胚芽→茎和叶
生:结合实验观察,自学看书,小组之间交流,描述萌发的过程,互相补充。
师:课件展示,提出观察的提纲,引导学生进行环环相扣的观察和探究。
(让学生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题。
在《种子的萌发》这节课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课前,学生自己就在家做了这个探究实验,上课时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各小组都能较好地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初步的结论。课堂上学习气氛宽松,学生参与度高。除了探究课文中给定的几个环境条件外,选取种子也是很关键的,经过对比挑选,绿豆种子比较容易萌发,而且萌发需时短,建议采用。
采用多媒体播放春天播种和种子萌发的动态画面,利用感官刺激创设问题情境,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大多数学生比较迅速地进入了学习与思考的状态。教师非常机智地抓住两个关键词“播种”和“萌发”,顺利引导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的问题上来。
在整节课中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始终朝着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基础有意义地建构新的知识,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精髓在本节课中体现得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