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7
学习目标
1.说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 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3. 通过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对照实验这一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你步入茂密的大森林,抬头仰望那参大的大树时,你能想到些什么呢?教师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背景,让学解释其含义,并体味这诗句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的生动写照。生俗话说:“一大之计在于晨,而一年之计在于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那么植物的一生从什么开始呢?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讨论
观察图片,分析下列问题:
(1)上图展示的是农民伯伯春种的景象,播种后,向土壤中喷水的目的是什么?
(2)通过观察上面的图示,你认为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分析教材中的参考方案,自己制定探究计划。讨论和完善探究计划。
新课讲解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小组探究计划
需要设计对照实验,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原则
分析参考方案中的对照实验
提示:
新课讲解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步骤1 提出问题:在哪种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2)步骤2 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
步骤3 制定计划:
选择实验材料:绿豆种子50粒、烧杯、吸水纸、汤匙、清水
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
新课讲解
步骤4 讨论和完善计划:
选择怎样的种子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应该将种子分成几组?每组多少粒种子?每组一粒种子可以吗?
应当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
对每一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要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步骤5 实施计划:
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定期观察,记录种子萌发情况。
新课讲解
步骤6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7 讨论:
几号装置中的种子萌发了?几号装置中的种子没有萌发?请你分析原因。
设置2号装置有必要吗?为什么?
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是否支持你的假设?
新课讲解
1
10粒种子
2
10粒种子
3
10粒种子
4
10粒种子
环境条件
无水
适宜温度
充足空气
一定的水
适宜温度
充足空气
一定的水
低温
充足空气
过多的水
适宜温度
缺氧
实验结果
不萌发
萌发
不萌发
不萌发
实验结果: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结论
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新课讲解
思考
哪个装置的种子可以萌发?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
20 ~ 25℃
②
20 ~ 25 ℃
③
20 ~ 25 ℃
湿润的吸水纸
粒大饱满的种子
被虫子咬过的种子
煮熟的种子
新课讲解
归 纳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活而完整的胚、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
新课讲解
三、测定种子发芽率
抽样检测法:
新课讲解
四、种子萌发的过程
1.种子吸收水分,膨胀
2.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3.胚轴伸长
4.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新课讲解
种子
种皮
胚
胚乳
胚根
胚芽
胚轴
子叶
幼苗
叶
茎
根
消失
脱落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早春播种以后,农民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出苗,其原因是( )
A.保湿保温,有利萌发
B.防止鸟类啄食种子
C.种子的萌发需要避光
D.防止大风大雨侵袭
A
当堂小练
2.花生种子种到地里能长出幼苗,是因为有 ( )
A.适量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以上三项都是
D
当堂小练
3.玉米种子萌发长出幼苗后,种子空瘪的原因是胚乳里的营养物质 ( )
A.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
B.被胚吸收发育成幼苗
C.被胚根吸收掉
D.被土壤中的其他植物吸收
B
请完成对应习题
课后作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