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常见的植物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常见的植物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05 18:1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常见的植物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科学
学段:小学
年级
一年级
相关
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
教材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布鲁纳认为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7.3 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教学背景分析
通过对上册《探访大自然》的单元学习,学生已认识到植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有生命的”。本单元将开始带领学生从身边常见的植物入手,继续感受植物是生物,通过观察和简要描述不同植物的特征,尝试给植物分类,感受植物的多样性,体会植物与人类关系密切,并初步树立保护周围植物的意识。本单元共3课。本课是第1课《常见的植物》,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大量认读常见植物;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发现更多、生活在周边但平时又容易忽略的植物,为下一课《观察身边植物》奠定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科学知识
能说出身边常见植物名称,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中生长着植物,初步发现并描述一些植物外在显著特征。
2.科学探究
在户外调查活动中,不断发展观察、描述、记录能力。
3.科学态度,STSE
能悉心观察周围生活的植物,对认识不同的植物充满兴趣。能积极主动发现植物外在显著特征;实事求是地进行描述。
重点 能说出身边常见植物名称,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中生长着植物,初步发现并描述一些植物外在显著特征。
难点 在户外调查活动中,不断发展观察、描述、记录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科学家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导入
认识教材上的9种植物,学生初步说说识别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特征。
学生说一说还认识哪些植物。
观察身边常见的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特征,并说出植物的名字。
画出植物的特征部位,标注植物名称。
课堂总结,保护植物,爱护花草树木。
布置课后作业认识植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教学导入
1.用PPT展示科学家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
2.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植物世界,开始认识常见的植物。
(二)新课学习
1.认识常见的植物
(1)图中是什么植物?你在哪里见过这些植物?这种植物的哪个部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依次出示教材上提供的9种植物。指导学生表达。例如:图1的植物是南瓜。我在在菜地里见到南瓜。它结的南瓜又大又圆,像个灯笼。 针对其余8种植物,学生照上面的方式依次表达。引导学生从植物的果实、花、叶子等方面的特征来观察植物。
小结:南瓜、菠萝、白菜、水稻、向日葵、芦苇、牡丹、白杨树、橘子树,都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植物。
(2)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学生说一说,全班分享。
2.调查周围的植物,实践应用(室内图片观察)
(1)出示更多其他常见的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特征,四季变化,认识其他常见的植物。这是什么植物?你是怎样识别它的?
引导学生从植物的果实、花、叶子等方面的特征来观察植物。对于不熟悉,不易辨别的植物,学生一边画出植物的特征部位,一边认识植物,便于记忆,学会通过特征部位来识别植物。
(三)课堂总结
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不仅美化我们的环境,净化空气,而且这些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小草小花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
(四)布置作业
(1)课后到校园、路边、小区、公园、植物园调查植物。拍照或画出特征部位,比一比谁找到的植物多,认识的植物多。
(2)为校园、社区植物挂标牌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课上学会观察并描述植物的外在显著特征,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
课下实践应用,悉心观察周围生活的植物,对认识不同的植物充满兴趣。
3.“我是植物小达人”调查表的留白部分,培养孩子在户外调查活动中,不断发展观察、描述、记录能力。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1.通过观察植物的果实、花、叶子,并随季节发生变化,发现并学会描述植物的特征,通过说一说,画一画植物的特征部位来加强记忆,认识植物的名称。
2.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学会用科学方法观察、描述、记录身边植物的能力。
3.向学生渗透关于研究植物的科技史事件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激励学生要像他那样坚持通过大量植物的观察、比较、分类,从而发现更多植物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