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课件1.1数据、信息与知识(21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课件1.1数据、信息与知识(21张幻灯片)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8-05 18:0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据、信息与知识
学习目标:
1.理解数据、信息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领会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能有意识地开展数字化学习。
发现身边的数据
智能手环
1.感知数据
数据
什么是数据呢?其实数据就在我们身边。比如体重、鞋码、文件包含的信息等,都是数据。数据可以用来描述不同事物的特征。
1.感知数据
思考活动——用数据描述体质状况
体质指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为了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体魄,就有必要了解反映体质的指标数据,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
体质评价指标有哪些?
1.感知数据
数据可用于描述事物。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1.感知数据
数据的应用
如今,数据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上网收发电子邮件,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络信息,借助电子地图进行导航等,都是在与数据打交道。数据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生产方式。
1.感知数据
数据的应用举例
体质数据——了解身体状况。
在线学习数据——教师了解学情、调整进度等。
营销数据——企业决策、组织生产等。
2.认识信息
信息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信息可以用来消除接收者某种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当接收者获得信息后,这种“不确定性”就可以减少或消除。信息量的大小可用消除不确定性的多少来表示。
2.认识信息
思考活动—理解信息的含义
2.认识信息
信息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依附字符、图像和音频等载体,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能够帮助获取者了解情况、形成判断或做出决策的内容可以称之为信息。当人们获取各种形式的信息后,经过分析、判断与理解,把它们变成知识或引发相应的行为,此时信息便发生了作用。在信息社会,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合理利用已成为一种重要素养。
2.认识信息
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表示、传播和存储需要依附于某种载体,用来反映其内容和含义。
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体现了信息的意义。
信息的产生和利用具有时效性。
信息的价值和效用因人而异。

3.理解知识
知识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成果。“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
3.理解知识
思考活动—医生靠什么诊断病情
3.理解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数据作为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经过处理后,就有可能转换为相应的信息。人们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后,获得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观点、经验和技能,信息才会内化为知识。人们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明创造或预测未来时,知识就升华为智慧。
3.理解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3.理解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转换还依赖于它们使用的环境和应用者的知识结构。在进行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分析时,就需要结合特定的环境与应用者的知识结构。
3.理解知识
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在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人们创造了许多知识管理工具,用来认识事物、表达思想,使学习和工作更有效率。思维导图就是一种高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它能够帮助学习者结构化地思考问题,直观化地展现思维脉络,使知识的交流与分享更清晰有效。
3.理解知识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发散性、结构化的思考,通过文字、图标、线条和颜色等要素,图文并茂地展示思考内容,帮助分析与记忆。
3.理解知识
思维导图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