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复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复习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5 21: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基础复习卷
基础过关
考点(1)
字音字形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烘托(
)
棱镜(
)
干涩(
)
淅沥(
)
菜畦(
)
高邈(
)
发髻(
)
竦峙(
)
贮蓄(
)
粗犷(
)
绿茵茵(
)
咄咄逼人(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地tǎn(
)
liáo(
)亮
cí(
)善
宽chǎng(
)
屋yán(
)
静mì(
)
jié(
)毛
lì(
)临
lìn
sè(
)
3.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和句子中的错别字。
(1)建壮(
)
花包(
)
骄媚(
)
萋冷(
)
(2)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漂然莅临人间。
(
)(
)
(3)“一年之际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
)(
)
4.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暖和/应和/和平
B.薄雪/薄雾/薄荷
C.着落/着陆/着手
D.济南/救济/济公
考点(2)重点词语
5.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卖弄(炫耀)
呼朋引伴(招引)
舒活(舒展)
花枝招展(迎风摆动)
B.响晴(响亮)
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唱和(应和)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C.高邈(高而远)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静谧(安静)
山岛竦峙(耸立)
D.幸甚(幸运)
星汉灿烂(银河)
朗润(滋润、润泽)
抖擞精神(振作)
6.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是(
)
A.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晴朗无云)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秀美而小巧)
C.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清澈明亮)
D.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灵活而不可捉摸)
7.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来临
莅临
(1)假期(
),各地旅游景点又要热闹起来了。
(2)我们热忱希望有关专家、客商、领导、朋友(
)本集团考察指导,共谋发展!
拜访
造访
访问
(3)今年是长征胜利84周年,为了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学校组织学生去(
)红军老战士。
(4)超过一半的用户每天都会(
)这个网站。
(5)季羡林晚年居住在燕园,深居简出,但常有学者、记者等慕名(
)。
8.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中的词,你觉得原词为什么用得好些,谈谈你的看法。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长)出来。
“钻”表明春草
,显示了不可压抑的
;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

(2)蜜蜂嗡嗡地闹(叫)着。
“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响声,而且隐含了一片
的景象;“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彩不浓。
考点(3)修辞手法
9.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
)(
)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
)
(4)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
)
(5)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
)(
)
(6)金色的太阳照耀着金色的麦浪,丰收的歌儿在田野里荡漾;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
(
)
考点(4)名句默写
10.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春天像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

的,笑着,走着。春天像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3)
,以观沧海
,山岛竦時。树木从
。秋风萧瑟,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4)杨花落尽子规啼,
。我寄愁心与明月,

(5)
,行舟绿水前。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
(6)
,小桥流水人家,
。夕阳西下,

11.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四季的诗句。
春:
夏:
秋:
冬:
考点(5)文学文化常识
12.下列作者作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曹操——东汉末
B.《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C.《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明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为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升职。
阅读过关
一、古诗阅读
14.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1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现代文阅读
(一)春(节选)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晩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6.“酝酿”一词的本义是
,本文指
,还经常用来比喻

17.第一段中的四句话,从人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出了春风送暖的景象,请用线将相关的项目连起来。
第①句
嗅觉
春风轻柔温暖
第②句
听觉
鸟鸣之宛转动听
第③句
触觉
泥土清新的气息
18.“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这句话刻画出雨中树叶和小草的什么特点?
19.作者描写春雨时,既正面描写了雨的形态,又通过雨中景物进行侧面描写,请列出文中描写的五种雨中的景物,并结合相关词句说说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2)“静默”一词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用该词描写雨中的草屋的妙处是:

(二)济南的冬天(节选)
①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城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②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③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21.“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由是:

22.第②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23.第②段呼应开头,点出“温暖”之意的句子是:

24.画线句A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灵气、多情。句中“绿的精神”指的是:

25.画线句B是一个比喻句,其本体是
,喻体是
。你能否从语段中再找出其他的比喻句?(至少一例)
26.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冬天
的特点。
参考答案
1.hōng
léng




miǎo

zhì
zhù
guǎng
yīn
duó
2.毯







吝啬
3.(1)建——健
包——苞
骄——娇
萋——凄
(2)装——妆
漂——飘
(3)际——计
功——工
4.C
5.B
响晴:晴朗无云。
6.D
在句中指清净、透明
7.(1)来临
(2)莅临
(3)拜访
(4)访问
(5)造访
8.(1)“破土萌发的挤劲
生命力
活力
(2)喧闹沸腾
9.(1)拟人
(2)比喻
排比
(3)比喻
(4)比喻
(5)拟人
比喻
(6)拟物
10.(1)吹面不寒杨柳风
(2)刚落地的娃娃
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健壮的青年
(3)东临碣石
水何澹澹
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歌以咏志
(4)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5)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乡书何处达
(6)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11.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目荷花别样红。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2.C
【点拨】马致远是元代人。
13.D
“左迁”指降职。
14.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是:潮水上涨,与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顺风行船,一叶白帆好似挂在江天之上。
15.诗人借归雁传递书信,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6.造酒的发酵过程
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做准备工作
17.
第①句
嗅觉
春风轻柔温
第②句
听觉
鸟鸣之宛转动听
第③句
触觉
泥土清新的气息
18.刻画出树叶和小草被春雨滋润后清新碧绿的特点。
19.五种景物:树、草、灯、房、人:由“安静而和平”“撑起傘慢慢走着的人”“静默”这样的词句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寄寓了一种喜爱、欢悦、满足的感情。
20.(1)比喻
排比
细密、闪亮、轻盈
(2)拟人
从侧面烘托出雨的静,把草屋拟人化了,也突出了雨的朦胧,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平和的气氛
2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状态,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
22.济南冬天的水
暖、清、绿、亮。
23.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
24.拟人
蓬勃的生机
25.自上而下的整个空间
空灵的蓝水晶
示例: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26.温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