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初三
课时:
课题:13.1从闪电谈起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大量事例认识电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2)知道电荷有两种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通过实验探究,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4)通过交流和讨论,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5)了解电现象的应用与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摩擦起电及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原理难 点: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教学仪器
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纸屑、毛皮、丝绸、
教学过程:采用提问的形式:电是什么?看过闪电吗?知道闪电是怎样形成的吗?小学课本里学过电荷有几种?它们之间的规律是怎样的呢?学生踊跃回答,老师做些补充:电是物质中存在的一种能,人们利用它来使电灯发光机械转动等,闪电是阴雨天气中云层间的放电现象。电荷是构成物质的许多基本粒子所带的电,习惯上把物体所带的电叫电荷。
一、摩擦起电
1、使不带电的物体获得电的过程叫起电,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相互摩擦的两种不同的物体带的是异种电荷,其中一种是正电荷,另一种是负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这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凡是与玻璃棒所带电性相同的物体所带的电都是正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凡是与橡胶棒所带电性相同的物体所带的电都是负电荷。
那么丝绸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同学回答。
3、带电体的性质: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如用圆珠笔笔杆或用塑料梳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小纸屑被吸引。
4、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依靠摩擦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物体失去电子带上了正电,物体得到电子带上了等量的负电。问学生:为什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橡胶带负电荷?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由于构成玻璃棒的原子对其电子的束缚比较弱,摩擦时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就易转移到丝绸上,这样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点,丝绸因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但它们所带的电荷是相等的。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解释毛皮和橡胶棒摩擦起电的过程。5、摩擦起电注意事项:摩擦起电只有在干燥的环境下才容易发生。潮湿、手上有汗无法完成静电实验。二、验电器1、验电器的作用:实验室里总是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验电器的构造如图11-1-2所示:由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金属箔片组成。
3、验电器是怎样工作的呢?
让一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如果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则说明物体带电.当一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正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了物体);当一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时,验电器就带上了负电荷,而使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电子由带电体转移到验电器上)如11-1-3所示
4、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带电体带电多少不同,验电器的两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就不同,因此可用验电器来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思维拓展:将带电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会使验电器带上与带电体性质相同的电荷,这种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接触带电.如果此时用一个与验电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带电体接触该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原先张开的金属箔就会闭合。这种现象叫做电的中和.三、静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
1.与静电有关的现象解释应用
:静电喷涂
给物质微粒带上电以后,带电微粒就能在异种电荷的吸引下定向运动,绘喷出的雾状油漆带上电,让它飞向带异种电荷的喷涂物件
静电植绒
给绒毛带上电,让它飞向事先涂了胶的带异种电荷的布面
静电除尘
给烟囱或空气中尘埃带上电。让它飞向一定的地方,就可以达到静电除尘的目的
静电复印
利用正、负电荷能相互吸引的原理,使带静电的光敏材料表面在曝光时,按影像使局部电荷随光线强弱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存留静电潜影,经一定的干法显影、影像转印和定影而得到复制件
防护
:油罐车尾拖一条铁链
行驶中的油罐车里的油跟罐壁摩擦时会产生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发生火花放电,酿成事故,因此,在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将摩擦产生的静电随时由铁链引入大地,以保证安全
避雷针
高大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当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建筑物会感应上与云层相反的电荷,这些电荷会聚集到避雷针的尖端,达到一定的值后便开始放电,这样不停的将建筑物上的电荷中和掉,永远达不到会使建筑物遭到损坏的强烈放电所需要的电荷课堂检测1、将带正电的物体靠近挂在细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如果换用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这个小球,则小球(
)A、静止不动
B、一定被排斥
C、一定被吸引
D、可能被排斥,也可能被吸引。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A、高达建筑物上要安装避雷针。
B、油罐车尾部长拖一条铁链。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
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3、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这表明验电器的两个箔片(
)A、一定都带正电。
B、一定都带负电。
C、一定带异种电荷。
D、一定带同种电荷。4、通草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5、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不带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电,这是由于(
)A、甲球上的部分质子转移到乙球上。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乙球上。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甲球上。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转移到甲球上。6、验电器的金属箔因带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一定角度,此时用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一定闭合。
D、无法判断。
7.小明在实验课上,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悬挂在丝线上的通草
球,发现通草球先被吸引,接触后又被弹开。小明很纳闷。请你帮助他解释这一现象。8.薄膜塑料袋的袋口合在一起,有时很难张开。如果把塑料袋在衣服上摩擦几下,就容易分开了。这是为什么?
个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