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噪声及其控制
学科
物理
年级
初二
教材内容
苏科版八年级第一章第三节
1.
教材分析
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2.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尚未完全形成,学习精力充沛,感性认识丰富,求知欲望强烈,记忆能力良好,因此,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要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3.难点:噪声的等级
4.
教学过程
放一段录像,先放出一段优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杂的声音。然后引入课题:优美的声音使人心情愉快,而杂乱的声音则令人心烦意乱。那么,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它对人有没有危害?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1、噪声的来源?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环境保护角度)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3)认真阅读噪声分类表。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90dB,会破坏听力;>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3、控制噪声复习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引起鼓膜的振动(声源发生处)
(声音的传播过程)
(人耳)演示实验:让闹钟发出声音,过一段时间后,把纸盒将闹钟罩住,让学生比较前后声音的不同。?学生活动(1)观察书本P18图1-19,指出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在哪里实施的;(2)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治理噪声的实际例子综合实验和学生活动内容,总结得出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3)观看录像。加深对噪声的了解课堂小结:噪声的来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样防治噪声?
5.板书设计
1、乐音和噪声2、噪声的来源3、噪声的危害4、噪声的控制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
请同学们听声音谈感受:1、播放轻音乐片断、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唧唧虫鸣,能通过多媒体把声音与大自然的景色配合更好。讨论回答感受:(声音优美、令人愉快)2、播放嘈杂的吵闹声、喇叭鸣叫声、建筑工地的隆隆声、工厂机器运转轰鸣声……讨论回答感受:(声音难听、令人厌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在听课时,即使是美妙的音乐也是噪声;反之在欣赏音乐时,语言又成了噪声。设问:通过刚才的阅读,你对噪声有何看法?(学生回答:……)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学生结合家庭、学校周边的环境,城市生活等来寻找.二人一组,用时间表测一测,在安静的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____次/分。b.用单放机播放强度较大的噪声,再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______次/分。设问:比较二次脉搏跳动有什么变化?生:据实验探究结果,发表看法。追问:这一变化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生:各自发表看法师:点评回答情况
7.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的第三节内容,在前面几节课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了解了声音的特性,而这节课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刚好体现出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对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很有帮助,所以学好这节课很重要。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较少,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
识。此前,学生已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了人耳听声的原理,理解了声音的三种特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过噪声,受过噪声的一定危害。因
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