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
你们见过灰雀吗?灰雀是一种十分招人喜爱的小鸟……
新课导入
你们认识列宁吗?
今天咱们来学一个有关灰雀和列宁的故事。
26.灰雀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资料宝袋
列宁简介
列宁(1870-1924),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主义创始人,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创办了《火星报》,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
资料宝袋
灰雀简介
“灰雀”——一种体形如雀、羽色多样、鸣声悦耳,群栖在河谷、溪流、树林中的小型鸣禽。
字词乐园
左右 结构
宁
胸
仰
半包围结构
惹
上下 结构
生字归类
脯
渣
或
诚
惜
者
字词乐园
纠错卡片
面包渣
或者
zhā
zā
zě
zhě
字词乐园
我会写
雀
郊
养
粉
què
yǎng
jiāo
或
者
冻
huò
dòng
zhě
fěn
粒
男
lì
nán
惜
肯
kěn
xī
诚
chéng
易写错
字词乐园
雀
què
灰雀
不要写成 “小”。
灰雀是一种可爱的小鸟。
字词乐园
冻
dòng
不要写成“车”。
冷冻
我们储存了许多冷冻食品以备急用。
字词乐园
诚
chéng
不要少写“、”。
老师教育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
诚实
字词乐园
识字方法
加一加:
字理识字:
或
会意字,名词:军队守卫的一方疆域。
米+分=粉
米+立=粒
字词乐园
多音字
sǎn
晚饭后,我和妈妈一起去散步。
sàn
小鸟在大树上婉转地歌唱。
zhuǎn
zhuàn
散
转
松散
转圈
词语解释
字词乐园
散步:随便走走。
※晚饭后,我们一起去散步。
婉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早晨,林间响起了婉转的鸟鸣声。
词语解释
字词乐园
惹人喜爱:能够引起人们的喜欢和爱护。
※幼儿园小朋友天真活泼,真惹人喜爱。
词语解释
字词乐园
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 我仰望星空,心中充满美丽的遐想。
※ 他在自己的座位上,自言自语。
词语解释
字词乐园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
※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果然下雨了。
※老师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初读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想一想
用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
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巧妙地教育了男孩,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课堂练习
一、读拼音,写词语。
( ) ( ) ( )
jiāo wài sàn bù xiōng pú
( ) ( ) ( )
huò zhě yǒng gǎn kě xī
郊外
散步
胸脯
或者
勇敢
可惜
课堂练习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白桦树 ( )的胸脯
高大
( )的孩子 ( )的冬天
( )地歌唱 ( )地跳舞
宽厚
诚实
寒冷
高兴
开心
课堂练习
三、把划线的词换成另一个词,意思不变。
1.列宁经常给灰雀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
2.天气严寒,灰雀怕冷。 ( )
3.灰雀在树枝间来回跳动。 ( )
4.公园里有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 )
常常
寒冷
蹦跳
特别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那么列宁、灰雀和男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新知探究
1
灰雀的美丽与可爱,引起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新知探究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交代了记叙文的三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新知探究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外形描写:从灰雀胸脯的颜色来表现它们的美丽。
动作描写:通过对灰雀动作和叫声的描写,体现了它们的可爱之处。
新知探究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体现了列宁非常喜爱这三只灰雀。
新知探究
2
通过列宁与男孩之间的对话描写,表现了列宁对男孩进行了善意的引导。
学习课文第2-10自然段
新知探究
思考
列宁是如何善意引导男孩的呢?
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新知探究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交代故事的起因,自然引起下文。
新知探究
1.列宁问男孩:“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2.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3.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列宁问:“会飞回来?”
心理变化
着急、担心
惋惜
新知探究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2.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心理变化
矛盾、不安
决定
新知探究
2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告诉我们灰雀飞回来了,同时也看出男孩是诚实的。
学习课文第11-13自然段
新知探究
思考
你觉得那个男孩是个怎样的男孩呢?
那只灰雀回来了吗?
新知探究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不问男孩,而是去问一只不会说话的鸟。一方面表现出列宁见到灰雀后的惊喜;另一方面表现了列宁对男孩的爱护。
语言描写
新知探究
灰雀
男孩
列宁
蹦跳
低头
微笑
男孩为自己的错误而惭愧
列宁为男孩的诚实而高兴
新知探究
1.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
2.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
新知探究
列宁 仰望 可惜
男孩 捉鸟 放回
给鸟自由,相信孩子
爱
灰雀重归大自然
男孩改正错误
列宁尊重孩子
理解孩子
脉络梳理
主题交流
本文通过讲述列宁在公园里找灰雀时与一个男孩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主动放回灰雀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对天真诚实的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知识拓展
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3.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警句
课后点拨
一、选词填空。
非常 经常
1.我回家( )路过这片树林。
2.这个地方太美了,我( )喜欢。
经常
非常
可惜 可怜
3.失去这次竞选班长的机会,我觉得非常( )。
4.从窝里掉下来的小麻雀多么( )呀!
可惜
可怜
二、扩写句子。
课后点拨
1.小鸟在天上飞来飞去。
小鸟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
2.大熊猫在吃竹叶。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在吃鲜嫩的竹叶。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