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角(40-42页) 课时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角的符号“∠”,会读、写角;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2、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找角、认识角,用已有的经验和测量方法比较两个角大小的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感受测量工具的科学性。
重点 难点 能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创设情境。 屏幕展示课本情境图:
1、说说每幅图是什么?
2、在图中找角,指名让学生到前面指出来。
二、探究体验。
(一)探究角的读法、写法。
1、交流学生指出的角,选择其中两幅图把角抽象出来画在纸上。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角。
(1)介绍角的符号“∠”组织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出来。
(2)用数字表示角:
记作“∠1”,读作:角1.
(3)用字母表示角:
记作“∠ABC”或“∠B”。
读作角ABC或角B.
3、组织学生在自己所画的两个角中分别用两种方法表示角。
4、展示学生表示的角并读出来。
(二)探究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1、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本子上两个角的大小。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比较方法。
3、教师总结: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有多种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只能比较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却不能比较出两个角相差多少,所以要准确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可以用量角器测量,既方便,又准确。
4、介绍“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来表示。
5、组织学生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说说量角器是什么样的?认真观察量角器上的数字,有什么特点?
6 、组织学生认识量角器。介绍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及1°的角,然后说明量角器的里外两圈度数,是为了测量开口方向不同的角。
7、组织学生用量角器测量课本40页∠1、∠2的度数。
(1)教师口述测量步骤,组织学生动手操作.
(2)交流测量结果。
三、实践应用。
1、用量角器测量一副三角板中各角的度数。
2、课本42页“练一练”1、5。
四、布置作业
课本42页:“练一练”2、4
五、本课小结。
谈收获。
学生观察并一一回答
学生到前面一一指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在本子上画出两个角。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
。
学生在自己所画的两个角中分别用两种方法表示角。
学生屏幕展示自己所画的角并读出来。
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1、把其中一个角用透明纸描下来,然后将透明纸上的角的一边与另一个角的一边重合,从而可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用三角板上的角分别与两个角比较,从而比较已知两个角的大小。
学生可能回答:量角器是半圆形。内圈数字是逆时针从0度到180度,外圈数字是顺时针从0度到180度。
学生亲自观察量角器的组成。
学生动手测量.
汇报:∠1=50°
∠2=75°
学生测量后汇报:
分别是:
30度、60度、90度。
45度、45度、90度
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如果发现学生表示角或读角有困难,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可能有不同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只要可行,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教师巡视发现量角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板 书
设
计 角
记作:∠1 记作:∠ABC或∠B
读作:角1 读作:角ABC或角B
计量角的单位:度 “°”
量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