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设计复习纲要

文档属性

名称 结构与设计复习纲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1-07-14 17:3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结构与设计复习纲要
一 、常见结构的认识
1.无处不在的结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结构(structure):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通过对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的分析和研究,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
2.结构与力
从力学角度来说,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每个物体都有它的特定的架构形态,这种架构形态体现着它的结构。一个复杂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通常成为构件。
物理学与通用技术研究力的角度不同,物理学往往研究外力,把物体当质点,哪怕是地球,在研究它绕太阳转动时,仍把它当作质点。
而技术学则关注一个物体内部受力情况。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用公式表示应力为:σ=F/s,其中F是内力,S是受力面积,σ是应力。
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
拉 力 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
压 力 挤压物体的力
剪切力 两个距离很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力
扭转力 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 ,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
弯曲力 作用于物体 ,使它产生弯曲的力
3.结构的类型: 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实体结构: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
框架结构: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受力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
壳体结构:通常是指层状的结构。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
二、稳定结构的探析
1.结构与稳定性
(1)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例如:台风过后,东倒西歪的广告牌或标牌;因货物堆得过高而弯道处返倒的三轮车;路边倒地的自行车等。(因为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原有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而出现的不稳定现象。)
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如果一个物体的结构不能有效地抵御常见外力的作用,那么该物体是很难承受负载而保持平衡的。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
1.重心位置的高低: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越差。
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落在就是稳定的,没有就是不稳定的。
2.结构的底座,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
支撑面越大越稳定,越小越不稳定。如:高塔的共同特点都是上端小而下端大。
3.结构的形状
结构的形状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如板凳只有两条腿就不稳定,而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腿就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注意:①运动状态下与静止状态下物体的稳定条件有所不同。如:自行车,高空走钢丝手持长杆。
②材料也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如:汽车的车体采用壳体结构和薄钢板材料制造,是因为壳体结构表面能分散所受的力,薄钢板使车体质量较小
探究:①自行车骑起来时,只有两个支撑点,为什么不会倒下呢?
②静止状态下陀螺会倾倒,而当它高速旋转时却可以立起来?
结构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方面人们利用稳定的结构抵抗外力、承受负载,另一方面又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
如:倒置的啤酒瓶可以预报地震:在打水的桶口边挂一重物,在水面时能自动翻倒打水。
2.结构与强度
(1)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如:在拔河比赛中,绳子被拉断了,说明绳子不具有抵抗两队拉力的能力;6级地震中一幢小楼倒塌了,说明这座小楼不具有抵抗6级地震的能力。
(2)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不同形状的结构有着不同的强度。例如:吊兰支撑架使用三角支架结构,而不使用由一根直杆挑起的结构;在建筑物两根平行支撑柱之间增加一根斜柱;A字形梯子不采用铝合金薄片,而采用长方形截面的构件。这些都是为了增加结构的强度。
材料方面:吊兰的三角形支架使用的是钢管而不是木条或塑料,是因为钢管抗拉力性能好。
连接方式:吊兰的三角形支架的构件是焊接的而不是捆绑的,是因为这种连接方式更牢固。
①结构的形状: 三角形是框架结构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
②结构的材料与连接:不同材料构成的结构,其强度各不相同。
一个坚固的梁的材料必须具有好的抗拉力、压力、剪切力和扭曲力的性能,所以,梁通常由不止一种材料制成。如一根混凝土梁含有加固钢筋,混凝土擅长抗压力,而钢筋擅长抗拉力,它们共同形成了非常牢固的结构。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种:
1)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具体有松螺栓、松铆等。如:折叠伞伞骨间的连接、门与门框的连接等。
2)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具体有榫接、胶接、焊接等,如:固定铁床架的连接、不可移动的桌腿与桌面的连接等。
3.结构与功能
结构不仅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而且对事物的功能和作用产生着直接影响。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功能的变化。
案例分析:伞与拐杖 多用起子 案例分析:自行车的结构与功能
三、简单结构的设计
结构设计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都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没有丰富的结构设计,产品将会造型单一、功能单调, 那些大型建筑物、交通运输工具等更是无法产生,生产活动中,产品制造技术、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评估、维修加固技术等,都离不开结构的设计和研究。
1.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结构设计的目标及要求
结构设计应以一种或几种功能的实现为基本目标,应满足设计规范,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要。,
(2)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安全因素,公众和使用者的审美需求,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制要求和一定的使用寿命等。
在工程的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在考虑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使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实现一定的功能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因素,如做到用料省、成本低等,也就是说,力求以最低的成本使所建造的结构达到预定的要求。
不同的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各有侧重,但无论在哪一类用途的结构设计中,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在结构设计中还有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如材料、民俗文化、地域特点等。
四、经典结构的欣赏
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
单元小结:
㈠结构对自然界、技术领域和社会领域具有普遍意义。
㈡从力的角度来看,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简约、和谐、美观是结构设计不变的追求。
㈢结构构件的基本受力有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
㈣结构类型主要有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不同的结构类型有不同的受力特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结构更多的是若干结构类型的组合。
㈤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是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结构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结构的组成形式、构件的几何形状、截面形式、材料以及构件的连接方式等。
㈥结构设计中的美学因素、环境因素、安全因素以及时尚、个性、文化等都已成为人们进行结构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结构的牢固、稳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