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物理》 广东教育版必修一第三章 章末整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物理》 广东教育版必修一第三章 章末整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7-14 19:3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章末整合
专题一
物体受力分析
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是由于它们的受力情况
不同.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对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
是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灵
活地选取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简捷地得到解决.
研究对象确定以后,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而不分析
研究对象施予外界的力.
(2)按顺序找力
必须是先找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后找接触力;接
触力中必须先弹力,后摩擦力(只有在有弹力的接触面之间才可
能有摩擦力).
(3)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画受力图时,只能按力的性质分类画力,不能按作用效果
(拉力、压力、向心力等)画力,否则将出现重复.
(4)需要合成或分解时,必须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
形)
[例 1]画出图 3-1 中物体 A 的受力示意图(已知物体 A 静
止).
图 3-1
思路点拨:球受三个力:
重力竖直向下、斜面支持力与斜面垂直向上、挡板的弹力
水平向右.

案:见图 3-2 所示.
图 3-2
专题二
正交分解法的使用
按正交分解法分解一个力,即将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
方向,关键的是建立一个坐标系,在坐标轴上的力不需要分解,
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向坐标轴分解.
利用正交分解法分以下四步:
第一步,建立正交 x、y 坐标系,这是最重要的一步,x、y
坐标系的设立,并不一定是水平与竖直方向,可根据问题方便
来设定方向,不过 x 与 y 的方向一定是相互垂直而正交.
第二步,将题目所给定及要求的各矢量沿 x、y 方向分解,
求出各分量,凡跟 x、y 轴正方向一致的为正;凡与 x、y 轴正方
向反向为负,标以“-”号,凡跟轴垂直的矢量,该矢量在该
轴上的分量为 0,这是关键的一步.
第三步,根据在各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列方程,这样就把
矢量运算转化为标量运算;若各时刻运动状态不同,应根据各
时间区间的状态,分阶段来列方程.这是此法的核心一步.
第四步,根据各 x、y 轴的分量,求出该矢量的大小,一定
要标明方向,这是最终的一步.
正交分解是针对矢量而言的,比如速度、力等.
[例 2]有一个直角支架 AOB,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 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上套有小环 P,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量均为 m,两环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
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 3-3 甲所示).现将 P 环向左移一
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
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 P 环的支持力 FN 和摩擦力 f 的变
化情况是(
)
图 3-3
A.FN 不变,f 变大
C.FN 变大,f 变大
B.FN 不变,f 变小
D.FN 变大,f 变小
思路点拨:以两环和细绳整体为对象求 FN,可知竖直方向
上始终二力平衡,FN=2mg 不变;分析摩擦力时先以 Q 环为对
象,在重力、细绳拉力 F 和 OB 压力 N 作用下平衡,设细绳和
竖直方向夹角为θ,建立直角坐标,将力进行正交分解,如图乙
所示.Fcos θ=mg,然后以 P 环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如图 3
-2 丙所示,所以 f=Fsin θ=mgtan θ.
答案:B
专题三
图解法与相似三角形法
1.图解法:就是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和对角线长短的关
系或变化情况,做一些较为复杂的定性分析,从图形上可以看
出结果,得出结论.图解法具有直观、便于比较的特点,应用
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明确哪个力是合力,哪两个力是分力;
②哪个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哪个力方向不变;③哪个力方向变
化,变化的空间范围怎样.
2.相似三角形法:就是利用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解未知量.
[例 3]如图 3-4 所示,半圆形支架 BAD 上悬着两细绳 OA
和 OB,结于圆心 O,下悬重为 G 的物体,使 OA 绳固定不动,
将 OB 绳的 B 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逐渐移至竖直的位置 C
的过程中,OA 绳和 OB 绳所受的力大小如何变化?
图 3-4
思路点拨:作出动态图(图 3-5),可知 OA 绳的拉力一直减
小,OB 绳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图 3-5

案:OA 绳的拉力一直减小;OB 绳的拉力先减小后
增大
1.(2011 年汕头检测)体操吊环运动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
是先双手撑住吊环(图 3-6 甲),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
到图乙位置,则在此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 T(两个拉力
)
D
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 F 的大小变化情况为(
图 3-6
A.T 减小,F 增大
C.T 增大,F 减小
B.T 增大,F 增大
D.T 增大,F 不变
2.(惠州2011届高三调研)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
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
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
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 L,把 L-L0 作为弹簧的伸长量 x,这样操
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列所
示图线的哪一个(
)
C
3.(2010 年广东卷)图 3-7 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
A、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 AO、BO 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
)
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 3-7
A.FA 一定小于 G
B.FA 与 FB 大小相等
C.FA 与 FB 是一对平衡力
D.FA 与 FB 大小之和等于 G
解析:由等高等长知,左右力对称,选项 B 正确;选项 A
错误,FA 有可能大于 G;选项 D 错误,不是大小之和而是矢量
之和;选项 C 错误,这两个力的矢量和与重力是平衡力.
答案:B
4.(2010 年新课标卷)如图 3-8 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
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 60°角的力 F1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
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 30°角的力 F2 推物块时,物块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 F1 和 F2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 3-8
5.(2010 年安徽卷) L 型板 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
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 Q
相连,如图 3-9 所示,若 P、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
气阻力.则木板 P 的受力个数为(
)
答案:B
图 3-9
A.3
B.4
C.5
D.6
解析:P、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由于木板 P 上表面光
滑,滑块 Q 受到重力、P 的支持力和弹簧沿斜面向上的弹力.
木板 P 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斜面的摩擦力、Q 的压力和
弹簧沿斜面向下的弹力,所以选项 C 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