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角、周角和各种角的关系
学情分析:在学习平角和周角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基本特征,认识了锐角、直角和钝角。直角是学生接触最早最常见的角,学生先掌握的直角的基本特征,再通过与直角的大小比较得到锐角和钝角的基本特征。本节课将继续以学生熟悉的直角为切入点,通过直角的组合与拼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识记平角和周角的特征。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角、周角和各种角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认识平角、周角的基本特征。
通过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认识各种角的关系。
利用所学的平角周角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平角、周角的基本特征,理解各种角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平角周角和直角间的大小关系,利用平角周角的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纸张若干、自制扇形活动角、钟表模型、作图工具
学具:纸张若干、自制扇形活动角、量角器、学习单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说一说角的基本构成.
一个顶点,两条边。
我们学习过哪些角?简单回忆认识各类角的过程。
锐角、直角、钝角。先认识的直角,再通过与直角的大小比较,认识的锐角和钝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角的相关知识,并以直角为切入点,建立与平角和周角的联系。
探究新知
将一张纸对折两次,得到一个直角。请学生们指一指直角的边与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折纸活动,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直角入手,逐渐感知到形象的角模型。
认识平角
知平角
折一折
将一张纸对折两次,打开一次,观察折痕所得的角——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平角。
转一转
用自制扇形活动角旋转出平角。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平角的形象模型。
说一说
像折纸上的,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设计意图]结合平角的折纸模型与自制扇形活动角模型,了解平角的概念。
画平角
借助折纸折痕或自制扇形活动角,学生尝试画出平角,集体订正。
小结平角的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旋转活动角或观察折纸模型,动手画平角,抽象出平角的几何模型,进一步理解平角的基本特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认识周角
1、知周角
(1)折一折
学生再次打开平角折纸,观察折痕所形成的角——由四个直角组成的角:周角。
(2)转一转
用自制扇形活动角旋转出平角。
说一说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周角的形象模型,了解周角概念。
2、画周角
(1)借助扇形活动角,学生尝试画一画周角。
(2)小结周角的特点。
[设计意图]借助扇形活动角,更直观地画出周角的几何图,进一步理解周角的基本特征,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各类角间的关系
议一议
小组讨论,直角、平角、周角各是多少度的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1)学生通过测量或者用直角比较得出,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2)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折纸折痕或者计算,得出“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出直角、平角与周角之间的关系。
2、试一试
用活动角依次旋转出所学的各类角,感受各类角的大小。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设计意图]通过旋转活动角,感受各类角的演变过程,明晰角的分类标准,比较各类角的大小关系。
巩固练习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①平角是一条直线。
②周角是一条射线。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平角和周角基本特征的理解。
不测量,直接计算出角的大小。已知∠1=60?,求∠2、∠3、∠4。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平角周角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3、画钟表时刻
按照要求,在钟表面上画时针和分针,写出时刻,并测量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角的分类知识。
课堂总结
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平角、周角和各种角的关系
认识平角: 认识周角: 各种角的关系:
平角=180度 周角=360度 周角=2平角=4直角
锐角<直角<钝角
<平角<周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