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特殊四边形(当堂检测)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特殊四边形(当堂检测)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7-15 06:3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当堂检测(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课时1)
1.ABCD的四个内角度数的比∠A:∠B:∠C:∠D可以是( )
A.2:3:3:2 B.2:3:2:3 C.1:2:3:4 D.2:2:1:1
2.如图1所示,在ABCD中,∠ABC的平分线与∠B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则∠BOC的度数为( )
A.90° B.60° C.120° D.不能确定
图1
3.已知ABCD的周长为28cm,AB:BC=3:4,求各边的长。
4.如图2,ABCD中,E是BC的中点,连结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F,求证AB=CF。
图2
当堂检测(1.1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课时2)
1. 如图3所示,在ABCD中,对角线交于点,下列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
图3
A. B. C. D.
2.平行四边形的一边长为10,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可以是( )
A.4和6 B.6和8 C. 8和12 D.20和30
3.如图4,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则其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___对。
图4
4.如图5,在ABCD 中,已知对角线 AC 和BD相交于点O, △AOB的周长为 15 , AB=6 ,那么对角线 AC与BD的和是多少?
图5
5.一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5cm和7cm,一边长为acm,则a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当堂检测(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时1)
1.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两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相邻的两角都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6,在□ABCD中,EF//AB,GH//AD,EF与GH交于点O,则该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
图6
(A)7 个 (B)8个 (C)9个 (D)11个
3.如图7,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C,∠B=∠D。试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图7
4.如图8,在□ABCD中,∠DAB=60°,点E、F分别在CD、AB的延长线上,且AE=AD,CF=CB.
(1) 试说明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2)若去掉已知条件的“∠DAB=60°,上述的结论还成立吗 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
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图8
当堂检测(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时2)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有两组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9,从□ABCD的各个顶点引对角线的垂线AE、BF、CG、DH,垂足分别是E、F、G、H,连结EF、GH。
图9
求证:EF=HG.
当堂检测(1.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课时1 矩形的性质)
1.如图10,长方形纸片ABCD中,AD=9,AB=3,将其折叠,使其点D与点B重合,折痕为EF,那么DE和EF的长分别为( )
A.4, B.4,2 C.5, D.5,2
图10 图11
2.如图11,EF过矩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E、F,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矩形ABCD面积的( )
A. B. C. D.
3.如图12,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F点处。已知CE=3cm,AB=8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图12 图13
4.如图13,把一张矩形纸片沿折叠后,点分别落在的位置上,交于点.已知,那么 .
5.已知:如图14,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是等边三角形,AB=4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图14
当堂检测(1.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课时2 矩形的判定)
1.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 )
A. AB=BC B.AC=BD C. AC⊥BD D.AB⊥BD
2.(2009甘肃白银)如图15,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使它为矩形的条件可以是     .
图15
3.求证:如果平行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平分线能围成一个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4.学习了矩形的判定后,小明想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检验一块木板是不是矩形的,可现在仅有一些足够长的细绳,小明不知道如何测量,你能帮他想办法进行检验吗?请说明理由。
5.如图16,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且BE=ED,P为对角线BD上一点,PF⊥BE于F, PG⊥AD于G。
图16
求证:PF+PG=AB.
当堂检测(1.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课时3 菱形)
1.(2009年河北)如图17,在菱形ABCD中,AB=5,∠BCD=120°,则对角线AC等于( )
A.20 B.15 C.10 D.5
图17 图18 图19
2.如图18,四边形是菱形,过点作的平行线交的延长线于点,则下列式子不成立的是( )
A. B. C. ° D.
3.如图18,四边形中,分别是边的中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为菱形,应添加的条件是 .
4.如图20,已知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且DE⊥AB,AB=a,
图20
求:(1)∠ABC的度数;(2)对角线AC的长;(3)菱形ABCD的面积。
5.如图21,在梯形纸片ABCD中,AD//BC,AD>CD,将纸片沿过点D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AD上的点C处,折痕DE交BC于点E,连结C′E.
图21
求证:四边形CDC′E是菱形.
当堂检测(1.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课时4 正方形)
1.(2009湖南郴州)如图22是一张矩形纸片ABCD,AD=10cm,若将纸片沿DE折叠,使DC落在DA上,点C的对应点为点F,若BE=6cm,则CD=(  )
图22
A.4cm B.6cm C.8cm D.10cm
2.如图23,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OA=2,则∠AOB=_______,∠OAB=_______,BD =_________,AB=_______.
图23
3.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cm,则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
4.在正方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BAC的平分线交BD于E,若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16cm,则DE=_____cm.
5.已知:如图24,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在正方形ABCD外有一点E,满足∠ABE=∠CBP,BE=BP,
图24
求证:(1)△CPB≌△AEB;(2) PB⊥BE;
6.已知:如图25,EG、FH过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O,EG⊥FH。
图25
求证: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当堂检测(1.4图形的中心对称)
1.图26是几种名车的标志,在这几个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图26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图中的图案都是由字母“m”经过变形、组合而成的,其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3张扑克牌如图27(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 后得到如图27(2)所示,则她所旋转的牌从左数起是( )
A.第一张 B.第二张 C.第三张 D.第四张
图27
4.图28是我国古代数学赵爽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中所画的图形,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下面关于此图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28
A.它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它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C.它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D.它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5.如图29,已知△ABC和过点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x、y,画出△ABC关于直线x对称的△A′B′C′,再画出△A′B′C′关于直线y对称的△A″B″C″,△A″B″C″与△ABC是否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图29
当堂检测(1.5 梯形)
1.课外活动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形状的风筝,其面积为450cm2,则对角线所用的竹条至少需( )
A. B.30cm C.60cm D.
2.(2009山东临沂)如图30,在等腰梯形ABCD中,,对角线于点O,,垂足分别为E、F,设AD=a,BC=b,则四边形AEFD的周长是( )
图30
A. B. C. D.
3.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D=BC,已知AD=2,∠A=30°,CD=1则这个等腰梯形的面积是________。
4.在梯形ABCD中,DC∥AB,∠D=90°, AD=4cm,∠B=45°,AC平分∠DAB,求梯形ABCD的面积.
5. 已知:如图31,在等腰中,,,, 垂足分别为点,,连接.
图31
求证: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当堂检测(1.6中位线定理-------课时1三角形的中位线)
1.如图32,在中,、分别是、边的中点,且,,,则等于()
A.5 B.7 C.8 D.12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2.已知△ABC的三条边长分别是9cm,7cm,10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3cm B. 26cm C. 12cm D. 8cm
3.如图33,任意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分别是E、F、G、H,若对角线AC、BD的长都为20cm,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 )
A.80cm B.40cm C.20cm D.10cm
4.已知:如图3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AC分别交BE、DF于G、H,请判断下列结论: ①BE=DF,②AG=GH=HC,③,④S ABE=3S AGE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35,已知△ABC,D、E、F分别是BC、AB、AC边上的中点。
(1)若△ABC的周长为18cm,它的三条中位线围成的△DEF的周长是________
(2)图中有_____个平行四边形;(3)若∠B=40°,则∠EFD=______
6.已知: 如图36所示,在△ABC中,AD=DB,BE=EC,AF=FC.
试说明 AE、DF互相平分.
图36
当堂检测(1.6中位线定理-------课时2梯形的中位线)
1.如图37(1)为一梯形ABCD,其中∠C=∠D=90°,且AD=6,BC=18,CD=12.将AD叠合在BC上,出现折线MN,如图(2)所示,则MN的长度为( )
图37
A.9 B.12 C.15 D.21
2.直角梯形ABCD,AD∥BC, ∠B=90°,AB=6,中位线EF=5,则梯形ABCD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
3.一张梯子,相邻横梁之间的距离相等,最上面一根长为30cm,最低端一根长40cm,如果这张梯子共有7根横梁,则横梁的总长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38,梯形ABCD中,AD∥BC,中位线EF交对角线BD于点O,EF=12,且EO:OF=1:2,则BC=_____________。
图38
5.已知:如图39,在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为AB、AC的中点,BD与EF交于点G,
图39
求证: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