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 课件(共16张PPT)+教学设计+课堂练习(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 课件(共16张PPT)+教学设计+课堂练习(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6 08:29:57

文档简介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作者记叙了“我”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路上行走的情绪,用一个小孩的眼睛去发现梧桐叶落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美景,体现了孩子的天真烂漫。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小作者观察到的每一个景点,体会比喻句的妙用,感受到小作者的观察细致,想象丰富。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并与同学交流理解的方法。
2.能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能仿照课文或阅读链接,用几句话写出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来理解词语。
2.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水泥道之美。
3.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写一写自己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美丽的景色。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文中图片)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板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带着感受读课题。
环节二:细读课文,感受语言与画面美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美吗?美在哪里呢?把你感受到水泥道美丽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同桌互相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出示有关句子,指名读。
预设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这里为什么要用省略号?可以改成句号吗?省略号说明路一直伸向远方,望不到尽头。
预设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金色的巴掌指的是什么?(板书:金色巴掌
梧桐树叶)多么有趣新奇的比喻。
“熨帖”是什么意思?除了查字典,你还能用什么办法理解它的意思呢?还可以用联系下文的方法理解词意。
“熨帖”就是说很舒服的意思。一片片落叶就像一个个淘气的孩子一样,舒服地睡在水泥道上,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预设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凌乱”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方法理解词意?
我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了“凌乱”的意思就是排列不规则。
小结:比喻、拟人的手法能让普通的景物更形象、更有趣、更美丽。
2.走在这样美的水泥道上,我的心情如何?(板书:水泥道上)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预设1:我一步一步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从“一步一步
一片一片”看出我很喜欢美丽的落叶。从“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以读出我高兴的心情。请你读一读,读出这种愉快的心情。
预设2: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这里的比喻和拟人用得特别好,把雨靴比作小鸟十分生动形象,拟人化的写法突出了“我”上学路上愉快的心情。(板书:上学路上)
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一步一步地走着,一片一片地数着,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吧。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读这段话。
对比一下,这里的省略号和第8自然段的省略号有什么异同?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列举,与第8自然段不同。说明作者表达快乐的方式还有很多,想象一下,作者还会做些什么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呢?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让小作者流连忘返。除了刚刚分享的句子,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水泥道的美好?读课文1——5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吗?你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明朗”就是明亮、晴朗的意思。
这里为什么不用“晴朗”?“明朗”不仅有“晴朗”的意思,还强调了天空湛蓝清亮,光线充足。
小作者沉醉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上。一夜秋风,一夜秋雨,在成人的眼里凄凉的秋风秋雨却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快乐。所以作者说,要不是怕上课迟到——(师生接读10——11自然段)
多么美好的秋天啊!(板书:美丽秋天)
正因为“一夜秋风,一夜秋雨”,所以水泥道上才会铺满金色的小巴掌。开头、结尾两次出现这句话,首尾呼应是为了强调突出是秋风秋雨给小作者带来了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童年记忆。(板书:美好童年)
环节三:借助“阅读链接”,比较阅读
1、倘若你放慢脚步,用心观察上学路上的景物,说不定也会发现新奇的事物。(课件出示《自报家门》片段)学生自由读课本18页的《自报家门》。
2、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上学路是怎样的,“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奇有趣的感受?
3、同样是写上学放学路上看到的景物,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汪曾祺《自报家门》的片段是以简洁朴实的语言罗列放学途中看到的各种作坊、店铺及师傅工作的场景,用较少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景物;课文则是围绕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进行细致的描写。
小结:通过比较阅读,我们知道上学、放学路上所看到的景物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环节四:迁移运用,仿写练习
1.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么美丽的发现啊!你在上学的路上或者其他地方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景色呢?试着写一写吧,不需要写太长,几句话就行。
2.学生仿写。小组交流。
只要认真观察,善于用比喻句,你也能写出生动、有趣、可爱的文章。
板书设计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金色巴掌——梧桐树叶
美丽秋天
水泥道上——上学路上
美好童年(共16张PPT)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感受语言与画面美
从哪儿看出“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真美啊?
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为什么要把水泥道比作彩色的地毯?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
.
.
.
.
.
“熨帖”“凌乱”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
词语理解有方法
结合插图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形状相似
为什么说梧桐叶像小巴掌?
走在这样美的水泥道上,我的心情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心情愉快
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水泥道的美好?
“明朗”“晴朗”有什么不一样?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
非常喜欢雨后的水泥道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首尾呼应
强调突出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自由读《自报家门》片段,思考:
“我”的上学路是怎样的?
“我”在上学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走在路上,“我”有什么感受?
借助“阅读链接”,比较阅读
留心观察一下你上下学路上的景色,动笔写一写,不要忘了用上课文中的修辞方法哦!
迁移运用,仿写练习
善于观察,
处处皆美景——(共17张PPT)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粘在水泥道上(zhān nián)
2.铺满金色巴掌(pū pù)
3.脚印(yìn yìng)
4.凌乱(lín líng)
5.增添(zēn zēng)
?
?


?

?
?


二、读拼音,写词语。
jǐn
zhāng
chí
dào
shuǐ

guī

pái
liè
píng
zhǎn












三、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啊!多么明朗(    )的天空。
2.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    ),甚至有些凌乱(    )。
?
?
?
?
?
?
晴朗
规整
杂乱
四、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要不是怕赶不上晚饭,我会多玩一会儿的。
啊!多么迷人的景色。
一、总体取景:去上学
1.读课文1~5自然段,从取景的角度填写画面的构成。
(1)时间:背着书包去________时。
(2)天气:一夜_______,一夜_______,天开始_______了。
(3)画面主体:院墙外的_____________。
上学
秋风
秋雨
放晴
水泥道
2.体会构图,填写词语。
____________的水泥道上,________的水洼映着一角________的蓝天,两旁有梧桐树,树上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叶子落在水泥道上,上面是________的天空。
湿漉漉
亮晶晶
小小
金黄金黄
闪着雨珠
明朗
二、三个特写:走水泥道
1.读课文6~9自然段,把握内容。
(1)第6、7、8自然段细致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第9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道
落叶
走在路上的“我”
“我”被这样的景色迷住了
2.水泥道:根据理解填写。
(1)这里把水泥道比作________。
(2)地毯是彩色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毯闪闪发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毯
有金黄金黄的落叶映着蓝天
有亮晶晶的水洼
3.落叶:摘录词语。
(1)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受:作者把落叶比作__________________,使人感受到水泥道的____________。
金色的
熨帖、平展
不规则,有些凌乱
金色的小巴掌

4.上学的“我”
(1)填句:这多像两只_______________,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________着、________着……
(2)理解,判断。
①这里把人走路的样子比作两只蹦跳着、歌唱着的小鸟。(  )
②这句话表现了行走在这样的水泥道上的快乐心情。(  )
③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
④写水泥道和落叶的语句写出了静态的画面,这句话写出了动态的画面。(  )
棕红色的小鸟
蹦跳
歌唱
×
×


三、画面感受:景色真美
1.补充句子: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    
)觉得,( 
      )啊!
2.理解,判断。
(1)这是一个感叹句,表达了对所看到的景色的赞美。(  )
(2)“第一回”说明这个水泥道是新修的,以前不是这个样子。
(  )
(3)水泥道因秋风秋雨后的落叶而美,所以作者所赞美的其实是秋天。
(  )
第一回
门前的水泥道真美


×
延伸阅读
秋的原野
窗外飘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了。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________________,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空。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嫌这儿过于寂寞吧,于是伸长颈项“嘎!嘎!”有节奏地叫着,把水面荡漾起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或许是喝了过量的酒,或许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________似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着收割的稻田,好似__________。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了一排排金色的波浪,稻田深处,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们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的烟囱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上牛背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1.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白鹅为大自然的画面平添了不少生气。(  )
(2)今天,我又惹妈妈生气了。(  )
A.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B.生命力,活力。
B
A
2.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A.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B.一团火焰
C.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C B A
3.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原野像一幅幅图画,第三至六自然段各是一幅图画,请连一连。
第三自然段      牧童晚归图
第四自然段      稻田欢歌图
第五自然段      枫林红叶图
第六自然段      池塘秋色图
白鹅
天空
小塘
芦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