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掌握平移的过程和方法。
2.能正确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按要求进行平移,体会几何变换思想。
3.运用平移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移的方法。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要求平移。
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
国庆放假即将到来,可以去商场买东西,我们通常会选择坐电梯,叫同学观察电梯是做的什么运动?
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平移运动?
引导学生说出平移过程中什么在变,什么没变?
知识点一 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问题(1)导入 说一说,长方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教材25页例1)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图中有两个长方形,一个是虚线长方形,一个是实线长方形。虚线长方形表示长方形原来所在的位置,实线长方形表示长方形平移后的位置,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
2.探究长方形平移的方法
(1)确定长方形平移的方向。
方法一 实线长方形在虚线长方形的右侧,说明原长方形向右平移。
方法二 图中箭头向右指,说明原长方形向右平移。
(2)探究长方形平移的距离。
方法一 剪一个与图中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沿箭头所指方向平移,边移动边数格。直至所剪长方形与图中平移后的长方形完全重合。
方法二 在长方形上确定一点,再数平移后移动了几格。
先在原长方形上确定一点,用字母表示为A,再在平移后的长方形上找到点A的对应点A′,数出从点A到点A′的格数,点A到点A′的格数就是长方形平移的格数。如图:
两种方法比较:方法一直观、形象,但比较麻烦;方法二简便易行,准确快捷。
[重点提示:平移前后想对应的点叫做对应点。]
3.解决问题
长方形向右平移了10格。
问题(2)导入 下面的
是如何平移的?填一填。(教材25页例1)
向( )平移了( )格。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图中有两个正方形,一个是虚线正方形,一个是实线正方形。虚线正方形表示正方形原来所在的位置实线正方形表示正方形平移后的位置,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要求正方形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格。
2.探究正方形平移的方法
(1)确定正方形平移的方向。
方法一 实线正方形在虚线正方形的下面,说明原正方形向下平移。
方法二 图中箭头向下指,说明原正方形向下平移。
(2)探究正方形平移的距离。
先在原正方形上确定一点,用字母表示为A,再在平移后的正方形上找到点A的对应点A′,数出从点A到点A′的格数,点A到点A′的格数就是正方形平移的格数。如下图:
[思想方法解读:图形在平移的过程中体现了几何变换思想。初等几何变换指的是平面图形在同一平面内的变化,它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处理孤立静止的几何问题。]
3.解决问题
向(下)平移了(5)格。
归纳总结
确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
确定平移的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图形的平移方向;
数出平移的格数,找出图形平移前后相对应的一组对应点,数出对应 点之间的格数,对应点之间有几格,整个图形就平移了几格。
巩固练习
练习六的第一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确定方向
找对应点
数格数
课后作业
练习六的第二 三题
课后反思
评课记录:
郭晓婷:这节课是主要讲解了“图形的平移”,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是平移及平移的主要特征。能够判断平移的方向与距离,学生也能根据掌握的知识画出平移后的图形。但是仍存在不足之处,学生小组合作的时间不足,学生的发言时间也不足,在课堂最后总结的时候应该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去总结发言。
陈老师:1.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平移的变与不变强调到位
学生注意力集中,数格子,找对应点为例2铺垫
晋校长:1.内容过渡自然
平移的方向与距离讲解得比较到位
平移讲解得例题有点偏多,可以讲解例2
巫老师:1.语速较快,应放慢一点
学生交流怎样确定方向、距离后应该让学生展示,发表他们的意见
课堂活动未展示
范 娟:1.用学具展示平移过程给学生看
找对应点数格数时应强调不数起点
课件与书上不同的处理方法,应变处理应提高
语速太快
焦杰丰:1.节奏偏快
标对应点,找边,对比都比较好
小组合作很好,但时间短
袁家燕:1.前面引入有一点多余
看教参把握好重难点
拓展讲解时间不够,注意把握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