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的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使学生经历探索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的减法的算理,初步掌握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的减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推理能力,初步学会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计算的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探索、乐意交流、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竖式计算
5.81-4.7= 3.52-2.6= 7.32-2.9= 4.23+4.67=
【设计意图】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相加减,末尾有0的要化简。
二、教学例2
1.明确例2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2情境图。
导入:小明、小丽、小芳三个同学要去商店购买学习用品,看见柜台上有许多自己喜欢的小玩具,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一支笔2.65元,我们不会读这个数,不知道是多少钱,该怎样问售货员阿姨呢?(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从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观察比较:它与我们上一节学过的小数减法有什么不同?
生:被减数是一位小数,减数是两位小数,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
师:那又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的新内容,板书课题: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的减法
3.小组交流。
1.竖式计算时遇到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2.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3.怎么验算小数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把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算法的比较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比较思想,在比较中体会数学规律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注意:
(1)被减数的百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在末尾添0后计算。
(2)竖式的得数里,小数的整数部分是0,这个0一定要写出来。
(3)验算小数减法,可以想:差+减数是否等于被减数。
4.全班交流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适当点评。
三、练习
(一)基础练习。
1.第49页试一试。
2.第49页练一练。
减数是两位小数,被减数也要看作两位小数,先在8的后面添上小数点,再添两个0,变成8.00。
(二)改错练习。
练习八第4题。
当被减数的百分位上不够减时,不能倒过来用减数减被减数,得数的0和小数点不能漏写,退位减法不要忘了减1。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形成“小数点对齐”这一计算规则,不应凭借“小数点有没有对齐”自己来评判竖式的正确与否,而应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展开分析。
(三)创编练习。
1.长颈鹿的身高是6米,一只大猩猩身高是1.65米,一只大象的身高是4.26米。
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用减法解答的问题,并解答。
2.小马虎在计算1.39加上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1.84。正确的得数应是多少?
点拨:将错就错,用错误的结果减正确的加数,得到错误的加数。末尾对齐就是把一位小数看作两位小数,扩大10倍,得到正确的加数。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而且具有层次性。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这个环节中,还让学生开展了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作业。
练习八第5题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的减法
例2 1本笔记本比1支水彩笔贵多少元?
3.4-2.65=0.75(元)
3.40
2.65
21488409652000
0.75
答:1本笔记本比1支水彩笔贵0.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