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探讨,理解小数点对齐的意义,从而理解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能归纳总结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并能熟练、正确地应该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小组合作等活动,渗透迁移思想,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总结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加强学生的生活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树立帮扶意识,提醒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和珍惜粮食,同时,在课堂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
解决的策略
重
点
笔算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加减法;
用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探讨小数点对齐的意义,理解笔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的算理,并且在第二三个活动环节中设计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加以应用。
难
点
会读台秤的称重数量,并转化成千克;
理解购物小票的细目。
教师讲授和学生口答相结合。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
情境激趣,设下悬念,导入新课
本节课以“关注灾区儿童”为主题,创设情境,由观察图片引入新课: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情境导入
以“关注灾区儿童”的意义主题背景,一方面是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树立学生的帮扶意识和提醒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二、
观察纠错,揭示算理,归纳算法
展应用
第一站:
来到灾区儿童的学校和教室,关注灾区儿童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纠正错题,并给予笔算小数加减法的建议。
此环节通过统计学生预习卡上计算题的正确率,确定教学重点为笔算两位小数与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与整数的加减法,让学生自主观察纠错,并归纳总结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任务一:看一看,纠正错题
203201975485203203810
针对预习反馈中个别做错的同学进行单独辅导之后,在本环节让那几个同学来对错题进行纠正,也是对这几个同学的一个检测。同时,通过观察纠错,揭示小数点对齐的意义,从而揭示算理,渗透迁移思想和比较归纳思想。
三、
实践探究,巩固延伸,拓展应用
第二站:
来到灾区儿童的家里,看看他们吃的食物,想想我们吃的食物,引发感想,计算A和B两位同学浪费了多少千克的粮食。
1、教师在白板软件上实际操作,分别称出A同学,B同学和空饭盒的重量,并请同学读出数据;
2、请同学思考如何称出食物净重;
3、计算食物净重。
第三站:
来到购书中心,一起完成公益购书活动。
1、认识购物小票;
2、选择书籍,填写购物小票;
3、结算购物小票;
4、验算;
5、交流并汇报结算方法;
6、汇总小组购书总金额,计算多个小数连加。
任务二:称一称,计算净重
任务三:填一填,结算小票
第三关:公益购书活动
任务二一方面是让学生知道称重要归零,计算出净重,增长生活常识,这也是一个难点,另一方面是巩固小数的减法计算。同时也与本节课的主线——关爱灾区儿童相联系,呼吁学生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任务三购物小票在生活中很常见,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用小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日常购物的简单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让学生自己对算法进行汇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熟悉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同时,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想联系,增强了课堂学习的应用意识。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多个小数的加法计算,将难度略微提升,也与下一课时相联系,为后续学习做了一个铺垫。
四、
全课总结
全课总结
五、
自我评价
六、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计算(2)
——位数不同
小数的性质
依据
相同数位对齐 小数点对齐;
用0补位;
从低位算起;
依据
进退位点不要忘;
结果化简。
七、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