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动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3 动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06 07:3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湘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形形色色的动物》第3课。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能自由运动、都要吃食物。能用模仿、语言表述等多种方式描述生活中常见动物的特征。
  2.科学探究:通过猜动物活动,逐步形成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能力,利用不同方式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特征;通过找动物的共同特征,初步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思维能力;通过给动物分类的活动,训练利用多分法分类,巩固对动物共同特征的理解。
  3.科学态度:细致观察,乐于用不同形式描述动物特征;尊重他人的描述,积极进行分析判断;在给动物找共同特征和分类活动中,能积极思考、表达想法。
  4.STSE: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模仿、语言表述等多种方式描述生活中常见动物的特征。
难点 通过猜动物活动,逐步形成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能力,利用不同方式描述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1)详细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每四人小组8张小动物照片,以便小组观察动物共同特征,并分类。
  教师准备材料:看局部特征,猜动物名称的PPT;各种动物吃食物、运动的视频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教学。
让学生边唱边跳《宝贝宝贝》这首歌。
评价: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你们的可爱与幸福!
提问:歌中唱到哪几种小动物?(共4种)
  二、看局部猜动物,导入新课。
1.导语:(课件出示许多动物在一起的卡通图片)同学们,动物是个大家族,形态各异、林林总总,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动物王国里看一看。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愿意去。小动物们就要粉墨登场啦!不过它们要跟同学们先玩一个看局部猜动物的游戏。抢答,这是什么动物?并说出你猜中的理由。
2.利用PPT,先出示动物的局部,学生竞猜后,再出示动物的全貌。(孔雀羽毛、斑马的条纹、鸭脚、松鼠的尾巴)
教师相机提问: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到是xx了?
3.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看来,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根据典型特征就可以又准又快地辨认出它们。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寻找动物的特征。(出示课题)
  三、探究活动
活动一:心有灵犀猜动物。(进一步培养学生描述并表现动物特征的能力。)
1.过渡语:刚才看局部猜动物难不倒大家,接下来加大难度。我们两组同学比赛来一个心有灵犀猜动物的游戏。
2.比赛规则:每组先叫三位同学到前面来(师指名学生参与),老师出示动物后,本组同学可以通过动作模仿、猜谜语或口头描述的方式来提示前面的同学,注意!千万不能说出动物名称中的任何一个字。每种动物3个人提示,前面的同学必须等本组同学全部提示完毕才能做答。答对了得一个小笑脸,如果犯规了或没猜出来则倒扣一个笑脸。
出示动物题库,依次是猴子、海龟、麻雀、长颈鹿、奶牛和熊猫。
评价:
  (1)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来说很关键,看!他说得多形象啊!
(2)你给你们组立了大功,如果没有你的描述,前面同学是猜不出来的。
(3)老师仿佛都看到了这种小动物,说得多形象啊!
(4)小动物们最喜欢认真倾听、遵守规则的同学了!
3.活动总结:宣布比赛结果,教育同学们在活动中要有规则意识,
让学生说说你们这组获胜的法宝是什么?
教师小结: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抓住动物的外形、动作、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去模仿去说,就能猜中。
活动二:观看视频,归纳概括动物的共同特征
过渡语:像大象、海龟、麻雀、长颈鹿、奶牛和熊猫等等,它们各有各的特征,但却又有共同的名字,叫做动物,作为动物界的所有成员,又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播放视频、图片。启发学生发现动物的共同特征。
  (1)播放视频:请同学们先看视频(小丑鱼在游、马在奔跑、袋鼠在跳、鹰在飞,并且将所抓到的蛇肉喂宝宝。),说说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游、跑、跳、飞四个动词,为学生后续总结共同特征搭把手。
  (2)课件继续出示小动物吃食物的图片。(牛吃草、青蛙吃苍蝇、鸟吃虫)
2.观察动物照片,小组讨论,并填写《动物的共同特征探究单》。
  想一想这些小动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别着急!这些小动物已经跑到小组同学的袋子里了。
要求:请各组同学仔细观察9张动物照片(每小组一套)
   把你发现到的动物的共同之处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长负责记录,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动物的共同特征探究单
  我们小组发现动物的共同特征有:
113030-793115  它们都有(    );
  都会(      );
  都能(    )。
2.组长汇报猜想,教师板书:其它组认真听,看是不是和你们组想的一样,如果有没说到的地方,一会儿可以补充。
预设:都有生命、都有眼睛、都有头、都有嘴、都有腿、都会呼吸、都会吃食物、都会叫、都会动、都能睡觉、都能生宝宝、都能长大等等。
3.举例验证:这只是同学们的猜想(在黑板上打个问号)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这些特点?让我们举例子看是不是这样?
预设1:学生认为小鱼的鳍就是它的腿。
师:你想象力很丰富,把说鱼鳍想象成它的腿,但所有的小动物都有腿吗?谁能举一个没有腿的小动物?(蜗牛、蛇、扇贝等等)
预设2:当学生提到小动物都会叫时,会引起争议。有的学生说鱼会叫,有的学生说鱼不会叫。
师:确实有的鱼会叫,有的鱼不会叫,但它们都没有像我们嗓子那样专门的发声器官。我们可以说动物都有自己的语言,像有的鱼是靠鱼鳔的振动来沟通、蚂蚁是靠触角与同伴对话。但不能说它们都会叫。
 4.得出结论:(师擦掉举例排除的特征,留下大家都认同的特征)通过举例子,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这些猜想都是对的(擦掉问号),大自然中,一般的动物都具有这些共同特征,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
活动三:小组活动,给动物分类。
1.启发性提问:动物都要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动物都要吃食物,它们的喜爱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给本组的9个小动物分类的话,你想按照什么分?分成哪几类?
预设1:把能飞的放在一起、能游的放在一起、能爬的放在一起、能跳的放在一起、能跑的放在一起。
师:你是按照运动方式来分的,分得很不错。谁的分法和他不同?
预设2:把爱吃肉的和爱吃肉的分为一类,把爱吃素的和爱吃素的分为一类。
师:你是按照所爱吃的食物来分的。
预设3:把在水里生活的分为一类,在陆地上生活的分为一类,在天上生活的分为一类。
师:哦,你是按照生活环境的不同来分的。
预设4:按照大小来分。
师:按照大小分也可以。同学们的分法可真多!
2.小组同学选一种你们喜欢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请各小组先讨论好你们小组想按什么分,分成几类。组长把类别先写在第一行上。想分成几类就分成几类,不必所有的格子都用上。然后小组成员一起把小动物摆在相应的栏里。
给小动物分类
( )类
( )类
( )类
( )类
( )类
  3.小组汇报,展台展示。大家认真听,看有没有站错队的?
教师强调小青蛙既能在水里游泳又能在陆地上爬行,它是两栖动物。是两栖动物的还有蝾螈和娃娃鱼。
总结:同学们和老师也是心有灵犀的,老师也分出了这三种。
四、课外推荐,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同学们关于动物的奥秘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书店买关于动物的书籍,这些很适合我们一年级同学看,(课件出示书籍)你们可以到书中继续探索他们的更多奥秘。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那么动物和我们人类又有着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呢?下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了解。                                                                    
板书设计:
动物的特征
2294255104140
游               都有眼睛、嘴
2589530242570都会运动
都会运动
        跑          都会睡觉
跳               都能呼吸
飞              都能生宝宝
261810519685都要吃食物
都要吃食物
                都能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