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 2.6 做个小竹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粤科版 一年级科学下册 2.6 做个小竹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06 08:0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做个小竹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做个小竹筏》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的第6课。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如何利用竹筷子,将其加工改造成能载物的小竹筏。让学生围绕选材和设计等环节进行分组讨论,初步经历简单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使学生能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和生活经验,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怎样做小竹筏”。“用筷子制作小竹筏”是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内容,也是一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相关领域的第一个活动。本活动要求学生在明确任务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选材和设计。
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想法,设计一个能载物的小竹筏。活动2“制作小竹筏”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小竹筏。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初步感知工程技术人员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和制造产品、解决技术应用的难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以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让学生在制作、检测等过程中,不断尝试和改进,感受工程技术的核心是设计,每一项设计都离不开不断完善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了解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基础上的一节应用课,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已有的经验,完成制作小竹筏的任务。
这一课是一年级的孩子初步接触技术与工程领域内容的第一个活动。学生们在幼儿园时期已经经历了许多动手做的活动,对于一些简单的制作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经历一个较完整的从选材、设计再按照设计进行制作的过程却并不熟悉。这正是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关注和引导的地方。
三、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部分:
①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给出活动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②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分组进行小竹筏的设计;
③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动手制作等操作性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做小竹筏”的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问题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一些观察实践活动,兴致勃勃地去猜测,去实验,去研究问题。
四、教学目标
1.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2.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制订做小竹筏的计划,并能按计划制作小竹筏。
3.能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初步的反思。
4.主动与他人合作,乐于倾听和交流,对自己和他人的竹筏能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拍照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制作竹筏的任务。
教学难点: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小竹筏的制作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竹筷子、橡皮筋、细绳、水槽、卡纸、吸管、多媒体教学仪器、平板电脑、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竹筷子、橡皮筋、细绳、水槽、卡纸、吸管。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置情境:同学们你们去过桂林吗?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桂林漓江的风光。(出示竹筏游漓江的视频)请同学们边游览边读儿歌《小小竹排画中游》。
问题:你们喜欢竹筏吗?想不想做一个小竹筏?
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怎样做小竹筏
任务:用筷子制作小竹筏。先根据任务进行选材、设计和准备制作工具等。
交流:如何将竹筷子进行简单的加工,把它变成可以载物的小竹筏。
讨论:围绕选材、设计和准备制作工具这三个主要的内容展开分组讨论,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和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对小竹筏进行简单的设计。
设计:分小组进行小竹筏的设计和记录。
交流:了解小竹筏能运输、漂浮的作用;观察竹筷子,比较竹筷子和竹筏;选择合适的材料将竹筷子变成小竹筏;需要哪些工具等。
引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通过平板电脑进行分享、交流和展示。在小组之间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这是提高评价效度的重要保证,也让学生有充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机会,并借此对自己的设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活动2:制作小竹筏
指导:学习简单的加工方法,让学生意识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工具。
分析:可对制作小竹筏的难点进行提示,捆绑的材料可以选择橡皮筋或细绳,以解决竹筏捆绑更结实的问题;用四根短的筷子分上下两面夹住竹筷子,再进行捆绑,能解决竹筏平整的问题。
活动:分小组利用材料进行制作活动。按自己的设计进行制作。在制作小竹筏的任务时,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制作效率。
展示:将自己制作的小竹筏进行展示。
测试:将小竹筏放入水中检验能否浮在水面上,能否运载物体。
评价:是否完成目标与任务,需要做什么改进才能更好地达到目标。
改进:对自己制作的小竹筏进行改进与总结。
引导:初步认识“浮力”。
延伸
活动:平板电脑观看“贝尔逃生记”。
延伸:小竹筏还可以用做逃生。
八、板书设计
第6课 做个小竹筏

制作: 平整
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