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我的小船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我的小船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06 08:0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我的小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的小船》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一年级下册《我来做小船》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橡皮泥和水果等作为活动材料,要求学生对活动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尝试动手制作一艘可以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小船。同时,通过简单的设计和制作活动,初步接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内容,达成课程标准中“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的目标要求。
本课共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一“用橡皮泥做小船”,主要是通过模拟生活中常见的小船的形状,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想法,最终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使橡皮泥能浮在水面上。实验二“我的水果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保持水果外形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把水果的内部挖空,改变水果重量,使水果能浮在水面上。两个实验都围绕一个“做小船”的主题,尝试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生活经验,使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能浮在水面上。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与其他学生合作进行探究,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根据生活经验,使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能浮在水面上。
教学难点:
能针对不同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方法,尝试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橡皮泥、火龙果、水槽、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橡皮泥、火龙果、水槽、勺子、小型垃圾桶、学生活动手册。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设置情境:之前我们学完《哪些物体是浮》这一节课后,爱动手的小明同学回家将他的一些玩具放入水中,去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他发现,有一些玩具会浮起来,有一些会沉下去。这时,他看到了他之前玩过的橡皮泥,想试一下,把橡皮泥放入水中,它会沉下去还是浮在水面上?请你们猜一猜。
问题:整块橡皮泥放入水中,它会沉下去还是浮在水面上?
演示:将柱状的橡皮泥原封不动地放入水中,橡皮泥沉到水底了。
(二)实验探究
1.实验一:用橡皮泥做小船
任务:成块的橡皮泥放在水中会沉下去,可是小明想让橡皮泥在能够浮在水面上,你们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问题:让橡皮泥在能够浮在水面上。
小组交流讨论:讲述小组的想法和依据。要求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表达和乐于倾听的态度。
实验步骤:(全班齐读实验步骤。)一人都捏一种,大家来动手,组长负责画,一起来观察,轻轻放水中,组长记沉浮。
【设计意图】组长分工+记录,组员动手实验。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实验,又让学生之间学会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实验过程:学生按照之前的想法捏橡皮泥,对橡皮泥进行塑形。然后将塑形后的橡皮泥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组长负责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内对实验结果进行谈论和探究,并在课堂上分享。
小结:通过改变形状,将橡皮泥捏成小船形状可以使它浮在水面上。
2.实验二:我的水果船
演示:将火龙果轻轻放入水中,火龙果沉在水底。
任务:你有办法让火龙果浮在水面上?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引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多角度、多方式来解决问题,完成制作任务,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实验步骤:按照之前的想法制作水果船。将挖空了中心的半个水果做成的水果船放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交流:对比挖空前后水果在水中沉浮的差别,思考是什么变化让水果船能浮在水面上。
小结:通过减轻重量,让火龙果浮在水面上。
(三)学以致用
问题:沉与浮的应用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多。比如,用铁做的钥匙在水中会沉下去,但是我们却能用铁造出非常大的船,这是什么原理呢?还有潜水艇,你对潜水艇了解多少?你知道潜水艇的沉浮原理吗?
师生交流讨论。
(播放潜水艇应用原理动画)
(四)课后扩展
任务:今天我们用火龙果做了一艘水果船,还有什么水果能做成水果船呢?
六、板书设计
部分引用粤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中第二单元第7课《我的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