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纸都吸水吗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9 纸都吸水吗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06 08:0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纸都吸水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纸都吸水吗》是《科学》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百变的纸》的第2课。本课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纸的吸水现象,知道有的纸比较容易吸水,有的纸不容易吸水。
本课共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1“吸水的本领”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比不同的纸的吸水现象存在着差异;
活动2“做一个纸杯子”是在活动1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该活动让学生发现不容易吸水的纸不是不吸水,而是吸水吸得慢,进而在学生心中建立“有的纸容易吸水,有的纸不容易吸水”的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科学课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观察现象的能力,也开始会用简单的语言对现象进行描述,对科学课的兴趣也在逐步加深。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探究能力,教材的重点和教学难点是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的纸的吸水现象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活动,观察多种纸的吸水现象,然后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有的纸容易吸水,有的纸不容易吸水”的科学概念,感受纸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欲望。
【教学策略】
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通过直观画面,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2)通过观察、发现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知道不同的纸的吸水现象不同:
(3)用“做一个纸杯子”的任务,让学生对纸的吸水现象进行进一步的观察
2、从学的方面来说,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科学概念,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利用有效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探究的主体
(2)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兴致勃勃地观察、动于、探究活动,素新知,建构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纸的吸水现象不同,不同的纸有不同的性能
2.能根据任务对纸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作品。
3.能用观察的方法了解不同种类纸张的吸水现象
4.利用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进行简单构思和设计,完成制作任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的纸的吸水现象不同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活动观察不同的纸的吸水现象。
【教学准备】
报纸、杂志、作业本、宣纸、记录单、滴管、多媒体教学仪器、
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298132516002000驱动任务: 有些纸不吸水,不太适合写毛笔字 驱动任务:纸都吸水吗?
2581275462915001905033909000 观察、比较 活动1:吸水的本领 报纸、杂志、作业本、宣纸
20764505524500
有的纸比较容易吸水,有的纸不容易吸水
21240752857500
活动2:做一个纸杯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廖老师是一位善于提问题的人,今天我带来了一些问题,想挑战大家,你们敢和我挑战吗?
生:敢。
师,那好,那我们先看一个视频,再接着挑战。
(观看介绍古代造纸视频)
师:同学们,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通过视频我们也了解了古代造纸术,经过上千年的技术改进,现在的我们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纸,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
生1:报纸
生2:纸巾
生3:作业纸
生4:课本纸
师:同学们的见识真多,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写毛笔字的宣纸,用来做课本的铜版纸等。
师:同学们,如果老师不小心倒了一些水在桌面上,可以用什么纸把桌面的水吸干呢?
生1:纸巾
生2:报纸
生3:作业纸
师:你认为用哪种纸会更快吸干呢?
生1:纸巾
(教师倒点水在桌面上,用纸巾吸干)
师:那好,老师现在就试试看,哇!纸巾真的很快就吸干了水。咦,同学们看看,这张纸巾吸了桌面上的水,出现了一个什么呢?
生1:水圈
生2:水痕
生3:水迹
师:是啊,纸巾吸了水后,就有一个水迹。你们真厉害!刚才同学们都认为纸巾的吸水能力比其他纸要强,那是不是每种纸的吸水本领都不一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纸都吸水吗?(板书)
二、活动探究
(一)活动1:吸水的本领(15分钟)
1、“滴水”实验
课件出示:报纸、杂志(铜版纸)、作业本(书写纸)、宣纸等图片
师:探究这个活动,我们需要做一个实验来观察。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几种纸,我们来认识这些纸朋友,好吗?分别有报纸、铜版纸(用来做课本的,大家可以摸摸,感受下)、写毛笔字的宣纸,书写纸。还有水槽(用来装水)、滴管(用来滴水)。
师:你们了解铜版纸吗?我们课本的这种纸就是铜版纸,大家可以摸摸,感受一下。(让学生摸摸课本,认识铜版纸)
师:同学们,请你们想一下:当纸接触到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1:纸会吸干水
生2:纸变软了。
生3:纸上有一个大大的水迹。
师:同学们的猜想真多,好吧,让我们通过实验在证明这个实验现象。首先我们在做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手持滴管的高度相同,滴数相同。
注意看清楚实验单的填写要求。
桌面整洁干净,听从组长安排。
滴管要正确使用
师:老师先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滴管怎么使用吗?
生1:放到水里面吸水。
生2:挤出里面的空气,再吸水。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说得很好,我们先来认识下滴管的使用方法,看老师示范:
步骤一:手指压胶帽,挤出空气。
步骤二:直立伸入水槽吸水。
步骤三:轻压胶帽,滴出水滴。
师:同学们,你们都明白了滴管的使用方法了吗?
生:明白。
师:好,我们了解了注意事项和滴管的使用方法后,我们再了解下实验步骤:
依次平铺四种纸。
为了公平和方便观察,每种纸各滴一滴水。
观察四种纸的吸水情况。
按要求填写实验单。
师:你们都清楚实验步骤了吗?
师:那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实验去观察这个现象吧,等下听听各个小组的汇报。
生:明白。
师:那现在大家开始做实验吧,并完成实验单。
2.谁吸水的本领大
师:当纸接触到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1:宣纸吸水最快,铜版纸吸水最慢。
生2:宣纸很快吸干了水,报纸慢些,铜版纸最慢
(请学生对汇报结果做出点评,教师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做出补充)
师:台上这几个同学说得太好了,真是小小实验操作家。
师:这些纸都吸水吗?
生:都能吸水(板书)
师:很好,通过实验我们知道这几种纸的吸水本领是不同的,有的纸吸水很快,说明它容易吸水;有的纸吸水很慢,说明不容易吸水(板书)
师:根据我们刚才得到的结论,那我们看看课本的第一张图片,你们认为这个男同学应该用什么纸写毛笔字好呢?通过刚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谁能帮这个男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呢?
生1:宣纸
生2:报纸
师:很好,那为什么不用铜版纸呢?
生:因为铜版纸不容易吸水。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这种纸不容易吸水!那同学们能否选择从这四种纸中,选择合适的纸,制作一个能盛水的简易纸杯呢?
生:能。
师:那你会怎么选呢?
生:我会选择卡纸
生2:我会选择铜版纸。
师:你真会选,那选择合适的纸制作纸杯,要选不容易吸水的纸吧?
生:是的。
师:说得很好,那就选择你认识合适的纸,做一个纸杯吧。
(让学生选择纸制作简易纸杯,教师教学生做纸杯。)
(二)活动2:做一个纸杯子(12分钟)
师: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就做好了,那大家讨论一下:
怎么检验我们的纸杯是否真的能盛水呢?
生:往水杯里加水。
师:猜想一下:纸杯变软了吗?
生1:会。
生2:不会。
师:好吧,既然大家的意见不一样,那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观察。
师:我们先通过实验来验证吧。那我们再看看实验步骤:
1、用一次性杯舀一小半杯水倒入纸杯。
2、观察现象,和同桌交流。
3、观察了现象后,我们要把水倒回水槽里。
4、为了桌面整洁,我们在水槽上操作实验。
师:同学们,你们清楚实验步骤了吗?明白了我们就开始做实验。
(学生开始实验,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现象。)
师:现在我们请小组代表来汇报下实验结果。
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
生1:纸杯一开始没有漏水,但是一段时间后,纸慢慢变软了。
生2:纸杯吸了里面的水,使纸杯变软了。
师提出问题:纸杯为什么会变软呢?
生1:水缓慢地渗透进纸里,导致纸杯变软了。
生2:装了水过了一会后,纸杯底部漏水,因为纸杯湿了变软,水渗出来了。
教师小结:我们通过这个实验观察到:不容易吸水的纸不是不吸水,而是吸水的速度比较慢。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就是利用纸的这个特点来制作纸杯的,但为了安全卫生,我们可不能随意用纸装水喝。
三、总结交流(5分钟)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节课,大家收获了什么?
先交流,再让学生谈感受和收获。
生1:我知道了-------
生2:我明白了-------
板书设计
第9课 纸都吸水吗
239522014668500
容易吸水
吸水的本领
不容易吸水 做个纸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