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图形与位置 
教学目标: 
1、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可以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 
2、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准确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在讨论中进一步明确确定物体位置的不同方法,体会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位置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平面图中的物体位置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是怎样描述位置的? 
(用上、下、前、后、左、右主要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 
2、在平面图形上可以怎样确定图形的位置? 
(可以用数对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3、请学生利用语言来描述教室里的一些物体位置 
(如:小明坐在我的左边;讲台在我的前面,我的位置在教室可以用数对(3,2)表示……) 
4、确定位置时还应用过哪些知识? 
(用东、南、西、北,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还可以将方向与角度距离结合起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5、小结:方向以及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既可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又可来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二、练习与实践 
活动一: 
1、师:观察主题图,说一说街区图的内容 
特别强调比例尺1 1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请同学看图回答。 
师:说一说从图上获得的信息,对于线路图的描述,需要说清楚行进的 
方向和距离。 
生:从阳光小区到邮局怎样走? 
生:出小区穿过马路向左拐弯,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弯。 
生:沿着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 
3、学生说出行进距离 
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看该示意图是怎样量的。 
强调:量目标位置所在的点到路的中轴线的距离。 
活动二: 
1、 师:观察挂图,想一想,你能帮助迷路的考察队确定大本营相对于大鸣山的位置吗? 
生:回顾确定位置的方法,可以用类似“第几排第几列”的方法表示,也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有参照点和两个要素。第一种办法,可以将大鸣山作为原点,水平、竖直方向组成直角坐标系;第二种方法,可以将大鸣山作为参照点,正东方向和正北方向组成坐标系。) 
师:比较两种确定位置的方法,说一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三、巩固与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方向、距离和比例尺在图上确定位置 
学生画在课本上 
2、练习二十一第2题 
生:独立做题,再集体讲评。 
(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要注意分清这两个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3、练习二十一第3题 
拼图游戏 
这里的一个数对表示一个方格 
4、练习二十一第4题 
学生讨论:怎样确定方向,怎样量出距离? 
学生回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