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时间的脚印
【教材分析】
《时间的脚印》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科普作品,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岩石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教学目标】
1.运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提取关键信息,理清文章思路。
2.通过分析说明方法、品味语言,体会严谨而生动的写法。
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帷幕(wéi)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2.思悟发现
(1)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岩石是如何从毁灭走向新生的?
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2)完成下列填空题,说说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
从(“死”的石头上)可以看出地壳的活动;(石头的颜色不同)可以说明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化石)可以帮助认识地球生物的演化过程。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岩石有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
(4)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
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学习新课之前,我来给大家猜一个谜语。谜面是:看不见,摸不着;抢不来,赶不走;亦最长,亦最短;亦永恒,亦短暂;无根、无形、无情、无价。
明确谜底:时间。
对时间的认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把时间比作一去不复返的流水;“光阴
似箭,日月如梭”,在这里人们把时间比作为飞速的“箭”和“梭”……
其实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快速默读课文,用笔勾画关键信息。
(二)贴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可以归纳一些段落的内容,请将它们写到相应段落的开头。
“时间漫谈”“石头的毁灭与新生”“石头上的故事”“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明确:(1~5)、(6~21)、(22~29)、(30~31)
(三)快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分析它们承启了哪些内容?
学生发言,交流并明确。
第5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总领下文——岩石被自然界中各种因素改变)
第7自然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启下——岩石毁灭的过程)
第18自然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承上——总结上文岩石新生的历史)
第22自然段: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承上启下——承上总结了岩石记录时间方式之一:毁灭与新生;启下谈岩石记载历史痕迹)
第24自然段: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承上——总结“砾石”能够记载地壳的活动)
第27自然段: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启下——列举事例说明化石记录地质时期)
(四)根据承上启下的段落,分析课文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全文共31个自然段,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自然段):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
第一层(5~21自然段):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自然段):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
第三部分(30~31自然段):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类。
三、研读课文,文本探究
(一)细读课文,批注发现与疑惑。
(二)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色?
学生回答,师生明确:本文标题十分新奇,把“岩石”比作是“时间的脚印”。时间在不断流逝、不断前进,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把时间比作脚印,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读者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2.课文主要介绍分析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而要先引用高士其的话?
明确:课文引用高士其的话开头,把时间拟人化,一方面与课题照应,另一方面,通过引用,由生活时间引入地质时间,更切合读者实际生活,吸引读者。
3.第4自然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订正:没有偏离主旨,因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说明时间是如何被记录下来的。山野里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但它只是大自然中保存着的许多种记录时间的“重要的一种”,而“铜壶滴漏”则是这其中的另外一种,二者相互补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样的?
根据课文内容可知,岩石的运动规律是这样的:岩石被破坏—堆积—重生,这个过程非常缓慢,3000-10000年才能生成一米左右厚度的岩石。具体经过是这样的:岩石—阳光烘烤、风吹雨打、酸类腐蚀、冰河刨刮、人为原因—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5.“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但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重新形成岩石的过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作者用大量篇幅说明岩石被破坏而渐成泥沙的过程,是为下文说明岩石生成打基础作铺垫的,没有“老”的岩石不断地被破坏,就没有“新”的岩石不断地生成,这是物质运动规律的体现。因此,这些内容会使人们对说明对象的了解更具体、更全面。
6.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回答,教师明确: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的。它最初生成时,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
7.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第22~29自然段,思考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明确: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
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
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8.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我们了解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有什么现实意义?
明确:了解了岩石的这一功能,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
9.作者在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一)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学生所举例句不作限制,只要分析的有理有据即可。
预设:“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二)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本文就多处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预设: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笨重的石块想跑也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随心所欲的走向很远的地方,生动、形象的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五、课堂小结
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由此你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
3.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4.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附:板书设计
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
时间的脚印脚印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
读懂大自然记录,造福人类
岩石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
岩石的毁灭与新生
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8
时间的脚印
一、巩固基础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腐蚀(shí) 棘手(là) 迥乎不同(jiǒnɡ)
B.喑哑(yīn) 稽首(qí) 楔形文字(xiē)
C.龟裂(jūn) 枯涸(hé) 骇人听闻(hài)
D.狡黠(xiá) 山麓(lù) 锲而不舍(qì)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
)
(2)根据计算,大约3
000至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
3.本文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岩石___________________,岩石________________,岩石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说得清楚明白。
二、思考探究
①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②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要快多了。
③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④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的河水变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
4.选段③中“旅行”一词是什么意思?若换成“到远方去”行吗?为什么?
5.“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一句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冰河”能“爬”吗?这个“爬”字在句中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
C
2.
(1)举例子
(2)列数字
(3)打比方
3.为什么能记录时间 怎样记录时间 记录时间的意义
4.“旅行”在文中指沙砾被带到远方去。若换成“到远方去”,则整句话就没有了原句的生动、形象,没有了魅力。
5.拟人。用“爬”字来形容冰河在陆地行进的情态非常贴切,很生动地表现了冰河缓慢移动的状态,很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