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6 11:1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京市玄武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
展现你的正楷字体。(3分)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
找出下列加点字读音中正确的一项(
)(3分)
A.倏地(shū)?
??惩戒(chéng)
红绫(líng)
畏罪潜逃(qián)
B.蜷伏(juán)??
悲怆(qiàng)
苍穹(qióng)
眼花缭乱(láo)
C.娴熟(xián)??
抽搐(xù)
诅骂(zǔ)
衣服褴褛(lǒu)
D.嗔怪(cì)???
感喟(?kuì)
庇荫(yīn)
狼亦黠矣(xiá)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日前播出后,观众反应异常强烈,简直到了人人谈论的程度。
B.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C.端午节的习俗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无限生活的向往。
D.这部电影,我很熟悉,因为它是一部反映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励志片。
4.名句默写。(8分)
(1)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2)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观沧海》曹操)
(3)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
(4)桃花一簇开无主,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5)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下列对课文内容和作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猫》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第三只的死责任在“我”,所以“我”很愧疚。
B.《鸟》由鸟及人,通过鸟表达自己对自由自在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C.《动物笑谈》的作者是奥地利动物学家、科普作家劳伦兹,著有《所罗门王的指环》。
D.《狼》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清代文学家,著有志人小说集《聊斋志异》。
6.下列对加点词词性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4分)
我们
生动
五十万
A.名词
形容词
量词
B.
名词
动词
量词
C.代词
形容词
数量词
D.
代词
动词
数量词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诗歌鉴赏,完成7-8题。(5分)
白鹭儿
[唐]刘禹锡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①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②。
(选自《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注释】①
毛衣:白鹭新长的羽毛。
②遥碧:辽阔碧蓝的天空。
7.
下列图景最贴合这首诗的一项是(
)(2分)
A
B
C
8.
诗人为何说白鹭儿“最高格”?(3分)
(二)阅读古文,完成9-12题。(13分)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乙】万村石氏之妇,祟于狐①,患之,而不能遣②。扉③后有瓶,每闻妇翁④来,狐辄遁匿其中。妇窥之熟,暗计而不言。一日,窜入。妇急以絮塞其口;置釜⑤中,燂汤⑥而沸之。瓶热,狐呼曰:“热甚!勿恶作剧。”妇不语。号益急,久之无声。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祟于狐:被狐所扰害。②遣:驱除。③扉:门。④妇翁:女性称呼丈夫的父亲。⑤釜:锅。⑥燂(tán):烧热。汤:热水。
9.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一狼径去
⑵一狼洞其中
⑶狐辄遁匿其中
⑷妇不语
10.
用“/”为下面的语句划分两处停顿。(2分)












已。
11.
翻译下列语句的意思。(4分)
(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妇急以絮塞其口。
12.结合“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的论断,说说狼和狐可笑之处的共同点。(3分)
(三)阅读《鸟》,完成13-16题。(12分)
?
①我爱鸟。
  ②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蹓跶(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的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搏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③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的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壮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的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
④鸟并不永久的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 
⑤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13.本文一开头便点出“我爱鸟”。通读全文,请分条概括作者喜爱鸟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②小节中的画线句“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贴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标本室里住着罢”的深刻含意是什么?(2分)
    
    
15.有人认为第③小节中的画线句可以不要,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
    
    
16.在这篇散文里边,作者尽情赞美鸟类的自由、活泼、俊俏,但是在最后一小节中作者又写出了另一番寓意,这番寓意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19题。(16分)
【材料一】
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都从未发现过麻雀。(甲)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城里的麻雀比乡村还多。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我们集散种子的各处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改)
【材料二】
麻雀
[法]法布尔
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它们与人朝夕相处,麻雀在哪儿搭窝筑巢呢?
每一种动物都应该具备一门生命攸关的建筑技艺,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在尚未有屋顶和墙壁的年代,麻雀是利用树洞来作为其栖息之所的,因为树洞较高,可以避开不速之客的骚扰,而且树洞洞口狭窄,雨水打不进来,但洞中却别有一番洞天,宽敞得很。因此,即使后来有了屋檐和旧墙,它仍旧对树洞情有独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树洞,麻雀就只好不辞劳苦地搭建自己的窝巢。
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糟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秸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这种困难对麻雀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为依托,建窝搭巢。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
它在几根枝丫的树杈间把所能找到的东西全都聚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大的空心球,一旁有一个小小的出入口。这个球形窝体积庞大,因为它的穹形窝顶需要有足够的厚度来抵御雨水。这个窝布置得很乱,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艺术性,但却非常结实,能够经受得住一季的风吹雨打。
我家屋前有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树枝垂及屋顶。整个夏季,麻雀都飞到这儿生息繁衍。梧桐树交相掩映的碧绿枝叶,是麻雀第一站。(乙)小麻雀在能够飞翔觅食之前,总是在这第一站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吃得肚子滚圆的大麻雀从田间同来也先在此歇息;成年麻雀经常在这儿开“碰头会”,照管家中刚刚出巢的小麻雀,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麻雀夫妇常在这儿吵嘴;还有一些麻雀常在此议论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它们从清晨一直到傍晚,络绎不绝地在梧桐树和屋顶之间飞来飞去。瓦屋顶提供的庇护所既牢固又省力,何需再费心劳神地去搭建什么空中楼阁呢?看来,麻雀们更加偏爱这种省时省力而又牢固的屋檐下的窝巢。
(选自《昆虫记》,陈筱卿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材料三】
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
丰子恺
(选自《护生画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注释]稔(rěn):庄稼成熟。
17.三则材料中,作者对麻雀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各出于什么原因?(6分)
    
    
18.材料二中,作者详略得当地说明了麻雀是如何利用不同场地筑巢。结合内容分析。(6分)
    
    
    
19.甲、乙两处都用了拟人的方法,但语言各有特色,请分别举例说明。(4分)
    
    
三、写作(30分)
20.校园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你有兴趣迈出校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吗?世界那么大,你不仅可以看看,一定还能发现与校园生活不同的精彩。
请以“校门外的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24分)
1.
(3分)书写正确;结构合理;有笔锋。
2.
(3分)A
3.
(3分)C
4.
(8分)⑴可爱深红爱浅红(2)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尚思为国戍轮台
5.
(3分)D
6.
(4分)C
二、(46分)
(一)(5分)
7.(2分)A
8.(3分)因为白鹭洁身自好、宁静自守、与众不同、志向高远、刚健果敢。(任意三点即可。)
(二)(13分)
9.(2分)拔塞而验之/毛一堆/血数点而已。
10.(4分)⑴离开
⑵打洞
⑶隐藏
⑷说话
11.(4分)⑴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杀死了狼。(重点词:股、亦、毙、之)
⑵妇人急忙用棉絮塞住瓶口。(重点词:急、以、其)
(2分)贪婪与狡猾(意对即可,1点1分)
(三)(12分)
13.(3分)(1)“我”爱鸟的声音。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2)“我”也爱鸟的形体。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是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3)鸟给“我”的悲苦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14.
(2分)鸟的快乐都被那些闲人闲情禁锢成了苦闷,作者在这里用看似平缓实则严峻的语气斥责了那些束缚鸟类“自由”的闲人闲情。
15.
(3分)不同意。联想(或引用),在写鸟的各种情态时,十分自然地联想到了济慈、雪莱有关鸟的作品,强调应客观地看待事物,不要忽略鸟的本性,表明了作者对鸟的冷静单纯的爱。丰富了描写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16.
(4分)①最后一节中“自从离开四川以后”点出了另一番寓意,作者离开故乡后,岁月飞逝,眼前所见的可怜的麻雀、寒鸦等早已失去了“天府之国”各种鸟类的活泼多姿,作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②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希望有个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的人生。
(四)(16分)
17.(6分)材料一中,作者厌恶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一无所用,反给人们带来干扰和损失;材料二中,作者欣赏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具备高超的建筑技艺,能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材料三中,作者宽容爱护麻雀,因为作者希望丰收,人能与麻雀共享丰收的果实。
18.(6分)作者非常简略地说明了麻雀利用屋檐和旧墙筑巢,因为这种窝巢省力又牢固;作者较为简略地说明了麻雀利用树洞来筑巢,为了表现麻雀善于利用场地;作者详细说明了麻雀在树枝间筑巢,为了充分表现麻雀具备高超的建筑技艺。
19.(4分)甲处语言富有感彩,如“眷恋”“不乐意”等词语,表现出麻雀对人类的依赖;乙处语言生动而富有情趣,如“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具体细致地描摹了麻雀的生活情态。
三、写作(30分)
20.
训练学生“突出中心”“描写要生动”的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