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端午
一 、课题来源:
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三年级教材下册;第12课
二、教材分析:
1.端午节属于中国五大的传统节日之一,2008年国务院把端午节定位国家法定节假日。
2.本课为“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意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从而接触我国的民间节日,认识其深厚的文化历史意义。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的起源,尤其是江南地区源于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2.理解端午节特有或特殊民族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
3.通过实践和体验,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民间传统与社会实践的相互联系。能够感悟我国劳动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力过着有深远意义
。
四、教学重点:
1. 端午节与屈原的渊源,对端午节民间传统文化渊源的了解、探索和继承。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利用身边材料制作出自己对端午节情感表达的用品。
五、教学难点:
端午彩粽的绘画
六、教学准备:
1.课时:1课时
2.准备:PPT文档,实践材料
3.教法:演示法、讲述法、分析法、讨论法
4.学法:合作法、讨论法、实践法、
七、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引出课题
1.显示谜语,猜猜看
PPT显示:“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老师提问:同学们猜猜看这面谜语,属于是中国哪个传统佳节?
学生回答:端午节
老师分析:对了,就是端午节,那么端午节的又是这样来的了,下面我们就看看看吧!
PPT显示:进入课题-说端午
二、展开学习,屈原故事
1. 纪念屈原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屈原吗?
学生回答:不知道
老师提问:屈原是我们古楚国(两南地区)重要的爱国诗人,写下了需多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他和我们端午节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想不想知道?
学生回答:想
PPT显示:江南地区端午节重要活动---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老师提问:人们为什们要纪念屈原?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纪念屈原的原因,推荐回答。
老师分析:对了,我们纪念屈原,是因为他有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我们纪念屈原,还因为他坚韧顽强的求索精神。《离骚》中有一句诗流传至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种坚持真理的人格精神值得永世流芳。
三、延伸学习,联系生活
老师分析:端午节我是都是这样过的?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纪念屈原的原因,推荐回答。
PPT显示:民间不同端午节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与艾叶、佩戴香囊、 画符念喝雄黄酒等。
四、动手绘画,感悟佳节
老师分析:包粽子既是纪念屈原的重要活动,又是一种人人喜爱的食物,那么同学会包粽子吗,我们看看吧?
PPT显示:包粽子(视频)
老师分析: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用你们灵巧的双手画出一个个美味的粽子吧。
PPT显示:画粽子比赛
---要求---
1)四人一组,分小组进行画粽子比赛。
2)按照先图形进行填色,后将粽子张贴在圆盘中,最后就上台来解说。
3)两个进行绘画,一个进行张贴,一个同学上来解说
4)最好的一组老师将进行奖励。
八、教学小结: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与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相关系,后发展成集游戏节庆、体育锻炼、健康防病于一体的民间节令。由于节庆的需要人们创造了许多民间艺术品,从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最后祝大家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