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一课 美化教室一角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一课 美化教室一角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6 12:3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化教室一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湘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本课是第1课《美化教室一角》活动二:课程图标设计。本课是以设计·应用为活动方式的综合课型,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美化我们的教室,学习设计教室的一角,如好书推介角、图标课程表、少先队报等等,参与设计我们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水平。
二、教材分析
教室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拥有的学习活动空间,也是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的快乐园地,需要时常更新布置与美化环境。教室一角常常是小学生班队生活的重要阵地,《美化教室一角》学习活动属于“设计·应运”学习领域,其中第二课时为课程图标设计,是对第一课时的深化,是第三课时的过渡。课程图标设计是从每门课程学习的内容、形式、工具等特征入手,以形象表现为主,文字、符号、色彩为辅的设计要素,以此组成简洁的图案,以形象的标志表现一门课程。教程编排了集体制作的标志课程表范作欣赏图,与文字课程表对比观察,便于学生对照分析和理解。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受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孩子天性贪玩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他们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课程图标,制作并布置美化的教室。
过程与方法: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 学会标志的初步设计与组合应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的进行设计(动脑)与制作(动手)的学习习惯。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
{设计意图}在素质教育中,养成教育是很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设计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对生活、对集体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强化美术课的美育功能。
六、教法和学法
教法:推介呈现-范式分析,方法获得-提出要求,尝试训练-反馈指导,创作表现-展示优作,布置课标-自我推介,观摩评述。
学法:观察法、比较法、想象设计、自主合作。
这是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探索各种生动有趣、适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手段。”
七、设计理念
1.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美术思考”中明确提出的“培养学生设计应运领域”的目标,提高审美能力。尝试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应运,学习“对比” 与“和谐”等美的形式原理,用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标识设计和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2.根据我校“立人教育”引领下的“目标教学”、“情境教学”等教育理念,努力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第一,通过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美术知识,感受学习美术的快乐。第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提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用美术图标元素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美术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达到美育目标。
八、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设计好的若干课程图标,图标式的课程表。
学具:美术课本,绘画工具,课程表。
九、教学流程
开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结合实践,探究新知
精选图例,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拓展新知
结束
十、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激趣:同学们,我们每天上学都要穿校服,有没有人仔细观察过我们的校服呢?在我们校服的胸前有一块图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谁知道这块标志的含义呢?它不仅代表了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又代表我们是哪一个学校,大家说它重要吗?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还有一样东西,它安排着我们每天的学习活动顺序,比如上完了这节美术课,接下来我们要上思想品德课,大家猜猜它是什么?(课程表)我们可不可以对我们教室里的课程表也做一个像学校标志一样的创意呢?
出示两张课程表,一张文字课程表;另一张用图标呈现的课程表。你更喜欢哪一张课程表?为什么?
2.小结:实用、美观又个性十足的课程表是大家所喜爱的。制作课程表的前提是设计课程图标,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设计课程图标。揭示课题:美化教室一角——课程图标设计。
3.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了解课程图标,制作并布置,美化我们的教室。
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 学会初步设计图标和组合应运图标。
增强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设计(动脑)与制作(动手)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我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探究方法
1. 欣赏比较
(1)出示日常所见图标,试着说出图片的意思?
(2)图标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以电脑浏览器为例,Internet Explorer是电脑浏览器图标,其中间的蓝色代表地球,黄色代表围绕地球上空的卫星给地球的每个角落传输信息,图案简单概括、主题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3)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图标?
教师总结:右图内容多,且复杂。左图简练概括,适合作为图标。
右图令人印象深刻,指示明确。左图主题不明确。
{设计意图}与学生一起解决引出的话题,让学生认识图标,了解设计图标的设计要领。
2.认知应运
(1)出示美术用具,哪一副更合适作为美术课程的图标?
(2)以图标为例,分析图标设计元素。
分别为:图文混排
图案象形
元素符号
(3)正反举例,比较图标,再做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图例向学生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认识“图标”设计的关键所在,加深了学生对图标设计的认识。
(三)作业展评
出示其他学生完成的作业,分析好处和不足,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分析不足,让学生明白怎么样做才是好的、对的。
(四)活动练习
1.老师出示活动要求,总结设计诀窍。
2.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理论与实践结合,既可以让同学们体验设计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对课程的认识。
(五)思维拓展
学会了给课程设计图标,尝试为我们“快乐书虫”班设计一个班级标志。
{设计意图}找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分析其设计是否符合课程图标的要求,色彩是否协调统一。
十一、展示评价
1.学生作业点评,学生自己点评说一说你的创意。
2.师评。
3.课堂小结。
 
十二、板书设计
1.美化教室一角——课程图标设计
·图文混排
·象形元素
·字母符号
十三、课后反思
利用情景教学,引发课程表设计标识话题,师生互动交流,注意话题内容引导如何设计课程图标,如何实施和设计,再通过课程图片和教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计内容,提出设计主题,草图训练,学生创作时教师参与到学生制作中,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绘画方法。
在整个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课堂氛围也很好。我认为这堂课最让我满意的是学生的创意。但小组分工存在一定问题,手巧的学生要完成的步骤很多,而那些不爱动手实践的同学则在一边闲着。如果再上这堂课,我会多关注那些实践能力不强的同学,启发他们,善于表达自己,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当中来,体会一起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