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一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四课 画中画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一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四课 画中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6 12:3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画中画》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对物象展开联想,找到与之有逻辑关联的形象。
2.运用层层包围的添画方法,画一幅有趣的画中画。
3.在大胆想象、尽情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美术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层层包围的添画方法,画一幅有趣的画中画。
教学难点:能对物象展开联想,找到与之有逻辑关联的形象。
教学准备:勾线笔、水彩笔或油画棒、半开素描纸、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导联想 创设情境
1、趣味联想,激发兴趣
师:每次到我们118班上课,看到可爱的你们,我就不由的联想到了我女儿;看到我女儿,我就联想到了她的作业;昨天老师给她布置了一个关于联想的作业,她觉得很难点4,你会做吗?
(先展题:联想连线;再展题:任意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联想。)
师:我也来说一个,老鼠点5,由老鼠我能联想到什么?
生:猫.
师:说明这一小一大之间是有?
生:关联的。
师:由猫我能联想到什么?
师:由猫我能联想到了一张大床!因为猫吃饱了后可以在床上美美地睡上一觉了,可不可以?说明这一小一大之间也是有?
生:关联的。
出示儿歌《画中画》,导出课题。
师:如果我想把老鼠、猫、床这三个小小大大总关联的物体组合成一幅画,该怎么组合呢?我们先来听一首有趣的儿歌,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仔细看。
点6播放第一遍视频。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上哪一课吗?  
板书课题:画中画。

师生探讨 添画方法
由小变大
点7师:画中画了什么? 先画了什么?(最小的老鼠)
点8又画了什么?(比老鼠大的猫)
又画了什么?(比猫大的床)
师:在画的时候,你发现了它是怎样画的吗?(提示:大小上有什么变化?)
  师总结:由小变大地画。
板书:由小变大。
2、层层关联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画中画》,它一共画了几层? (三层)
那你发现层与层之间的物体都是有什么的吗?(提示:由老鼠联想到猫,说明这一小一大是有关联的,也就是说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物体是有关联的; 由猫联想到床,说明这一小一大是有关联的,也就是说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的物体也是有关联的。) 
  师总结:由此可见,层与层之间的物体都是有关联的,层层关联。
课展:层层关联
板书:层层关联
3、包围添画
“画中画”找朋友。
点9师: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画中画”也想有朋友,那它会找哪一张画做它的朋友呢?
(提示:师:老鼠画在猫的哪里?
    生:猫的肚子里。
    师:请仔细观察,老鼠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没有被猫的肚子包围?    
生:老鼠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被猫完全包围了。
师:如果用大小两个字来说,谁被谁包围了?
    生:小的被大的完全包围了。
    师:同样的,我们再来看猫和床,你发现了什么?
    生:猫被床完全包围了。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四幅画,你觉得哪一张画可以成为这幅《画中画》的朋友呢?为什么?
点10师:第3幅,因为只有第三幅中老鼠被蛋糕完全包围了。
   师总结:所以在画《画中画》时,我们还要注意包围添画。
   板书:包围添画
引导联想 发散思维
多角度引导联想
点11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幅《画中画》终于找到了一个朋友。可它还让我帮它再多找几个朋友,我得好好想想(老师做思考的动作)。    我想到了蘑菇,由蘑菇我联想到了篮子,又联想到了伞,篮子和伞都与蘑菇有关联,那在蘑菇形的外围是加画篮子还是伞好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棒,当我们由一个形象联想到不同形象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形象外形包容性好的进行添画,我们来看篮子和伞的外形,那谁的外形包容性更好呢?   
师:篮子的外形包容性更好,蘑菇能被篮子完全包围,所以在蘑菇形的外围加画篮子更合适。
  师:添上颜色,一幅完整的《画中画》就完成了。
师总结:老师在大家的帮助下,《画中画》又找到了一个朋友。
  师:《画中画》它是一种新的绘画表现形式,在画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由小变大、层层关联、包围添画。(老师指着黑板板书的字说)
    我们还需要注意。
点12师:请比较这三幅画中画,你更喜欢哪一幅?
师总结:所以我们在画《画中画》时要注意大小合适。
    师:这幅画都由什么联想到什么?
  生:由蜜蜂联想到花朵,由花朵联想到太阳。
师:既然《画中画》是由小变大的画,那么我们应该先画?再画?再画?
     
练习。
点13师:同学们,既然你们这么聪明,那如果要你们画一幅画中画,你会用什么联想到什么呢?
   (提示:1、要求学生说清楚什么被什么包围。
2、指导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向,比如发散归类:蔬菜联想;动物联想;生活用品联想;自然联想等)   
    生:自由联想。
    
四、明确要求 创作表现
 师:小朋友说得太棒了,《画中画》很喜欢你们,今天它特意让我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它说如果你们能画出一幅《画中画》出来,让它交到更多的朋友,谁就可以得到它的礼物。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信心拿到它的礼物吗?
点14 师:先来看《画中画》它的要求。
 (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说说你的创意。)
五、学生创作 体验情趣
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六、作品展评 拓展延伸
1、请两个学生说说自己画中画中的故事。
延伸
师生共评作业。
点15  师总结:同学们联想的很棒,画的更棒。看到一幅幅优秀的作业,我就联想到了你们,我们118班是一个大家庭,除了放假,每天我们都在一起学习,吃饭,玩耍,我们还要在一起生活五年,所以我们要学会互相照顾,互相帮助,学会团结友爱。
 看到你们,我就联想到了你们的家人,不管刮风下雨,他们每天准时送你们上学、接你们放学,努力赚钱给你们读书,买吃的,买穿的,买玩的,很辛苦,所以我们也要疼爱自己的家人,学会感恩。
看到人,我就联想到了水,看到水我就联想到了干旱的农田,因为缺水,庄稼颗粒无收;所以我们要学会节约用水。
同学们,原来我们的大自然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我们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学会联想.
点16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运用新的绘画方式,比如今天学的《画中画》,来丰富自己的绘画技巧,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更优秀的种子,好不好?
板书:
        画中画
        由小变大
        层层关联
         包围添画
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美术术语中有一句用得最多的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我们的孩子们缺少的不是勇于发现与探索的精神,而是缺少一个更宽更大的世界。实践告诉我们,所给予孩子们的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或一种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他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的发现、勇敢的探索你将有能力发掘出更大、更奇妙的五彩世界。本堂课的教学我有总结入下:
  首先,我想充分挖掘情境的教学功能。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富有情境性的教学更符合其认知特点。在作业展示的环节,我将展板设计成一辆大卡车的造型,并告诉学生:“谁的画中画最有创意,就可以登上这辆大卡车去旅行。”这样情境化的展示形式既美观独特,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
  其次,我试图弱化教材的范画影响。通过试教发现,学生普遍习惯于模仿教材上的范画,而不能独立思考创作。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除了选用猫和老鼠这幅教材主图进行导入外,自己设计或手绘了大量的画中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再次,我想充分展现教师的个人素质。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自唱儿歌导入,自编故事引路,以及现场根据学生的回答即兴演示画等环节。实践证明,老师现场的演唱、讲述、描绘不仅体现出一个老师自身的素质,同时也比课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上三个方面是本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同样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我没有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其次,我没有信任学生的思考能力。
  再次,我没有考虑学生的展示需求。
  作为公开课,执教者都希望呈现出最好的课堂状态。这种“最好”可能包括既合理又新颖的教学设计,既实用又精美的教学课件,既精炼又优美的教学语言等等。这些固然重要,但教师的心态才是课堂状态的决定因素。这种良好的心态来自于豁达的人生态度,还有长久的课堂历练。此刻,我想把《灌篮高手》里安西教练的一句话送给自己:“是时候相信你自己了,现在的你早已超越了过去。”这一次《画中画》的教学经历告诉我:慢慢沉淀,终会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