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
会认本课生字,掌握多音字“宁、要”。
学习目标
1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句子的含义。
3
通过学习本文,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激发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艺名兰芳。北京人,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知识链接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梅兰芳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脚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并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生字学习
会认的字
多音字
宁
nìnɡ:宁可 宁愿
nínɡ:宁静 安宁
要
yào:重要 要塞
yāo:要求 要挟
词语学习
闻名世界:就是在世界上很出名的意思。
造句:这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正在演奏小提琴。
深居简出: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造句:他最近深居简出,大家都很担心。
词语理解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造句:老师斩钉截铁地让感冒的他回家休息。
敬佩:敬重而佩服。
造句:他是我一生都敬佩的人。
近义词
闻名世界——(举世闻名) 纠缠——(纠纷)
邀请——(聘请) 坚持——(维持)
沦陷——(失守) 骚扰——(纷扰)
斩钉截铁——(当机立断) 拒绝——(谢绝 )
危险——(危急) 敬佩——(钦佩 )
反义词
邀请——(应邀) 坚持——(放弃)
沦陷——(收复) 骚扰——(安宁)
斩钉截铁——(犹豫不决) 拒绝——(赞同)
危险——(安全) 妄想——(期待)
敬佩——(轻视)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
课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写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有几年时留着胡须的。
第二部分(2~7):写为了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出,梅兰芳只能蓄须明志。
第三部分(8~9):写抗日战争胜利了,梅兰芳当即剃须登台演出,深受群众的敬佩。
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几件事?
避港拒演、蓄须明志、自伤身体。
1.阅读第一部分(1),思考并回答问题:
第1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开篇设置悬念,引领故事情节的发展。
课文解读
2.阅读第二部分(2~7),思考问题。
(1)梅兰芳先生避港拒演,他又是如何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的?
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2)梅兰芳蓄须,就代表着不给侵略者演戏了,为什么?
谁都知道,梅兰芳在京剧舞台上,从来都是扮演旦角的。旦角,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怎能有胡子?梅兰芳蓄须,就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3)梅兰芳先生拒绝演出,生活如何?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
(4)梅兰芳先生面对日本侵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的邀请,他想出什么办法拒绝演出?
梅兰芳找到了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来摆脱日本人。
(5)梅兰芳先生打了伤寒预防针,出现了怎样的情况?
梅兰芳先生额头滚烫滚烫的,盖着厚厚的棉被,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
3.阅读第三部分(8~9),请思考下列问题:
(1)抗日战争胜利了,梅兰芳先生时怎么做的?
梅兰芳先生当即剃了胡须,登台演出。
(2)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为什么没有座位还站着看?
大家喜爱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
4.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梅兰芳先生在抗战期间断然蓄须明志,不为民族敌人演出,表现了一代艺豪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这一事件成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话,在中华儿女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决心。
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转折)
佳句积累
巧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高尚品质。
对比就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作比较、对照,使所要表达的事物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丰满,从而收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彰显事理的内在逻辑的表达效果。
写法借鉴
本文中,梅兰芳先生面对日本人的要求通过避港拒演、蓄须明志、自伤身体来回绝日本人,而当抗战胜利以后,梅兰芳当即剃须登台演出。通过对比赞扬了梅兰芳先生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
运用示例: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1.AABB式词语。
干干净净 熙熙攘攘 郁郁葱葱 浩浩荡荡
懵懵懂懂 隐隐约约 踉踉跄跄 星星点点
兢兢业业 密密麻麻 战战兢兢 恭恭敬敬
鬼鬼祟祟 影影绰绰 浑浑噩噩 形形色色
拓展延伸
2.反问句。
(1)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2)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3)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4)难道你认为没有这样一回事?
(5)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梅兰芳不肯为日本人唱戏,留了一把长胡子来明志,后来自伤身体使日本人的妄想破灭。赞扬了梅兰芳先生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气节。
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
避港拒演
蓄须拒演
自伤身体
梅兰芳蓄须
爱国情怀
1.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梅先生,您不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会有钱花。
当堂测试
2.仿写句子。
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小狗胖乎乎的外形让人喜爱,他们忠诚的个性更令人赞叹。
从梅兰芳蓄须拒演的行为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梅兰芳蓄须拒演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国、有骨气的艺术家。
课后习题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