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认识线段 直线和射线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认识线段 直线和射线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6 18:2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经历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
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对生活中可以看作线段、射线的事物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三种线的几何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和线段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找出并理解生活中可以近似地看作射线的事物和现象。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播放课件)看,是谁啊?
生:孙悟空。
师:孙悟空用来降妖除魔的宝贝是什么呢?
生:金箍棒。
师:能否用简洁的线条表示金箍棒?
(学生自主尝试金箍棒的表示方法,选取学生在黑板上画线段。)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他?
(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留给学生们交流的空间)
师:请大家注意观察,金箍棒发生变化了。(金箍棒向一端无限延伸)
金箍棒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一头不变,另一头变长。
师:这次,还能不能用简洁的线条表示了?
(学生自主尝试表示金箍棒的变化,选取学生在黑板上画射线。)
教师鼓励大家质疑,交流。
师:金箍棒第三次发生变化了……(金箍棒向两端无限延伸)
(学生第三次自主尝试表示金箍棒的变化,选取学生在黑板上画直线。)
二、感知线段、射线和直线
1、初步认识三种线
分别给出三种线的名称。
师:仔细观察这三种线,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教师提问。
师:我有一个问题:这三种线有什么不同?
生:线段两头有两个点,射线只有一个点,直线没有点。
师:这个点叫做端点,表示线的尽头。那么这三种线分别有几个端点?
生: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师:(线段的表示)
为了方便区分不同的线段,我们还可以给线段做标记。比如:两个端点分别标上字母A、B,这条线段就叫做线段AB。还可以在线段两个端点分别标上字母C、D,那么这条线段就叫做线段CD。
师:这三种线还有什么不同?
生:线段长度就这么长,射线一端可以一直变长,直线两端可以一直变长。
教师适时规范学生语言“无限延伸”。
2、进一步感知三种线
跳绳演示,两位同学上台分别拉住跳绳两手柄。
师:能不能用这根跳绳表示线段?
学生尝试,注意要把绳子拉直。教师提示:线段的两个端点怎样形象地表现出来呢?
(两个手柄竖起来)
师:射线怎么表示?
(换一组同学,注意:绳子要拉直,两个手柄一个竖起来,另一个水平。)
师:直线呢?
(第三组同学,注意:绳子要拉直,两个手柄都水平。)
教师让两位同学靠近一些,绳子松了,不再是直直的。
师:现在还是直线吗?这叫做曲线。
在这个过程中,若有同学提出,跳绳倾斜了,教师引导:跳绳斜了还是线段吗?
引发学生们的思考,经过讨论达成共识:跳绳即使倾斜了,仍然是线段。
三、 区分三种线
师:认识了这三种线,我们来比较一下,线段、直线和射线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请同学们完成作业纸第1题。
名称
共同点 不同点

端点个数 是否可以测量长度
线段


射线


直线


师:刚才填表时,同学们一致认为线段可以测量,下面,请同学们测量作业纸上线段AB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四、画线段
例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学生自己完成,交流画的方法。同桌互相检查测量是否准确。
(标上字母、长度。画线段的步骤不用强调。)
注意两点:线段有两个端点;起点对准0刻度,终点对准4刻度。
试一试: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
学生画完之后展示。
课堂练习
课本练一练,第3题。
师:你能找到几条线段?注意规范学生线段的读法。
学生独立测量填空,集体订正。
课本练一练,第4题。
请一位学生读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明白“相邻”的意思,再独立完成。
拓展延伸
探究活动,分别提出三个问题:
1、如果给你两个点,让你通过这两个点画线段,你能画多少条?
2、经过一个点A可以画出多少条射线?
经过一个点A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
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课件演示,加深对三种线的认识,拓展思路。
七、生活中的线
联系生活,进一步感知三种线。
师:你能不能在教师里找到我们今天学习的线?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找到的大部分是线段,上台指着说,强调端点。
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线。
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射线。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数学里的线,其实这些线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生活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就象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请同学们下课以后再去找一找生活中的线,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