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 优质课课件
散文诗二首
金色花 荷叶母亲
1.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2.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3.初步感知散文式的特点。
整体目标
第一课时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这些特点﹐决定了它题材上的丰富性﹐也决定了它的形式短小灵活。
初识文体
印度作家、诗人。在20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1861—1941)
嘻 匿 嗅 戈
祷 衍 膝 棚
dǎo yǎn xī péng
xī nì xiù gē
花 瓣
bàn
沐 浴
mù yù
识记字音
一首散文诗就像一幅画,这首散文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这首散文诗向我们展现了“我”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画面。
初读感悟
画面
妈妈 我
做祷告时
读书时
拿灯去牛棚
——
散发香气
——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
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让妈妈嗅到香味
为妈妈遮阳,保护眼睛
撒娇
回报母爱
三次嬉戏
初读感悟
思路
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热爱母亲
慈爱善良、温柔美丽、喜爱孩子
我从课文读到了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 的孩子。
我从课文读到了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 的妈妈。
孩子:快乐、顽皮、童稚、纯洁、想象丰富、聪明
母亲:虔诚、勤劳、圣洁
初读感悟
人物
1.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可爱?
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2.诗歌抒发感情时往往借助具体的事物,这首诗主要借助了什么事物呢?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金色花。抒发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初读感悟
情由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这首诗歌?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亲的温柔慈爱和儿童的天真顽皮。
再读感“言”
试读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我不告诉你,妈妈。”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调皮,得意,骄傲)
(孩子的淘气、机灵、调皮,撒娇的语气)
(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1.孩子跟妈妈捉迷藏,表现了对母亲怎样的情感?他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
孩子跟妈妈捉迷藏,表现了儿童喜欢嬉戏的心理,以及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孩子要妈妈时刻注意他的存在,让她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让她为自己着急。
他把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因为金色花的树枝、花瓣、花香、树影,可以和妈妈的所有日常活动产生关联,无时不在地提醒她注意“我”。同时,金色花的圣洁,也可以代表孩子的纯真。
深层探究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泰戈尔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3.孩子变成金色花陪伴着母亲,他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而不告诉妈妈实情。
一、想象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按时间顺序写了一天中孩子与妈妈的三次嬉戏,在亲昵的气氛中,让读者感受到纯真的母子之爱。
二、托物言情
用金色花这一圣洁、美丽的意象,表现儿童的纯真和母爱的圣洁。
写法特色
用“假如我变成了 ,我要 ”的句式,写一写,说一说。
创意表达
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劳……
荷叶·母亲
冰 心
第二课时
一位世纪老人在年轻的时候,曾给她远方的朋友写道: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朗星稀的一个夜晚,一本书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你能猜猜这位世纪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
著名女作家——冰心 印度诗圣——泰戈尔
走近作者
☆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1.而惟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尔来华》)。
2.在没有看到《飞鸟集》之前,冰心初期的诗作只是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后来受到《飞鸟集》的影响,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小诗集,这就是《繁星》《春水》。
冰心,(1900—1999) 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有: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超人》;散文集《往事》;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作品《寄小读者》。
作者简介
姊 妹 花瑞
梗 菡萏
徘徊 斜
荫蔽
bì
zǐ
ruì
gěng
hàndàn
páihuái
qī
奇支
识记字音
环 境
红 莲
“我”的心情
一写红莲
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开满、亭亭
烦闷
二写红莲
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左右攲斜,无依无靠
不适意
三写红莲
雨肆意地下着;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品“荷”感“言”
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世上至善至美的亲情,美丽的景和感人的情是通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你认为哪句话写得美?找出来赏析一下。
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花瓣受风雨摧残后飘零的姿态,表现了自己心情的烦闷和心绪的纷乱。)
②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开满”和“亭亭”写出了荷花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
③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繁密”写出了雨下得急,“攲斜”写出了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
④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精神,也让人感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安全了。)
“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为什么会深深地受了感动?是“我”看到了什么?还是想到了什么?
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体会“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悟“荷”感“情”
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于是,作者在文中不由地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请大声朗读出来并体会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这里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写法。(心中的雨点)就如那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亲是保护我们走过坎坷磨难的人。
冰心的母亲杨福慈,是位开明的女子,在学业和思想上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冰心常为母亲独到的见地而倾倒,更从母亲那里学到了许多新知识。冰心的作品问世之前,母亲总是她的第一位读者,也是一位最热忱的批评者。
1929年冬天,冰心的母亲病重卧床。在日夜昏迷的状态下,一次偶尔的清醒中,她没有想到自己,却对冰心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母亲在生命垂危之际,心中想的依然是孩子,怎不叫冰心泪如雨下!
资料链接
提示:《荷叶?母亲》一文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爱,歌颂伟大的母爱。
探究主旨
1.本课中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荷叶·母亲》中的母亲没有正面出场,只写到一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作品写母亲,完全使用象征手法——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象征了母亲对女儿的心灵庇护。对雨中红莲与荷叶情态的细腻描写是作品的精彩之处,包含情感的文字,表现出了母爱的动人。“母亲”正是这样一个母爱的化身。
2.“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和一切坎坷磨难。
问题探究
用“母亲是 ,我是 ”写一句话,赞颂母爱。
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
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仿“荷”抒情
你能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妈妈,
你每天为我做的午餐,我记得;
你每夜给我盖过被角,我记得;
你每时每刻都不忘为我创造幸福,
这些,我都记得 … …
谢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