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线段 射线 直线和角|冀教版(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线段 射线 直线和角|冀教版(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6 19:01:54

文档简介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经历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含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突破: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直尺或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质疑。
1、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他有什么宝物?这个宝物有什么法力?我们可以把它近似的看作一条什么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线。(板书课题:线段、直线和射线)(课件出示图片)
2、提出质疑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线的一些什么知识?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出各种关于线的问题。(比如什么是直线?什么是射线等)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由动画片中宝物的功能引出线,激发、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合作,解疑合探。
(一)?认识线段。
1、探究线段的特征。
师:看这有一根没有法力静止的金箍棒,他长是那么样子?
生:它有两个端点,直直的。
2、描线段
师:这样的线可以近似看作一条线段。你能参照金箍棒的样子用你的小巧手把它们的样子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来?描出这条线段。
(生在答题纸上完成,老师纠正线段图式。)
师:一起总结线段特征,讲述线段表示方法。
3、找线段
师:看老师这里,你能找到线段吗?(出示绷紧的弓弦和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
(指名到前面画线段,教师适时指导)
(二)认识射线
1、师:我要把这根金箍棒施加法力,它在怎么变?(像一端无限延伸)可以穿出教室,照这样延伸,你找到另一端吗?那这样的叫射线,把一条线段像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
2、请你仔细看看,射线长得什么样?(只有一个端点,直直的)
教师小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的线,叫射线。
3、画射线
教师引导学生参照施加法力的金箍棒画射线:如果给你一个点,你能画出多少条射线呢?
学生想,教师演示课件。
(三)认识直线:
师:同学们再来看,我要把这根金箍棒施加法力,它在怎么变?(像两端无限延伸)如果我们将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会得到什么呢?
学生自己试着画。
教师演示课件。教师在黑板上画。
学生观察特点。(直直的,没有端点)
(四)列举生活实例
师: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或射线呢?请举例说明。
三、质疑再探,巩固深化
师:认识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现在你还有什么疑问?关于线段、直线、射线三者之间你想知道哪些更多的知识?
生提出:线段、直线和射线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请小组合作一起探究,一起探究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完成表格。
???
?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
??
射线
??
直线
??
学生集体交流。
4、画线段
你们想不想自己也画一条线段呀?(课件出示: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
(学生动手测量,教师巡回指导,然后汇报交流。)
学生独立画,然后展示交流。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画的?教师教学线段的表示方法,强调两个端点,AB=10厘米
五、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判断哪是线段,哪是射线,哪是直线。(让学生说明理由)
2、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得出结论:两点决定一条直线,引导学生理解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3、小组合作:找一找图中线段、直线和射线各有几条?
六、拓展运用
1、游戏
师:大家表现这么棒,老师要奖励大家一起做一个猜谜小游戏好不好?
有始有终是(

有始无终是(

无始无终是(

师:那在生活中你想做哪条线?
生畅所欲言
2、生活中的线
这些线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多么神奇的线啊!
七、谈收获
???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吗?
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
线段??
直的??
两个端点???
有限长
????????????????直线??
直的??
没有端点???
无限长
???????????????
射线??
直的??
一个端点???
无限长
?????????????????
A??????????????????
B
??????????????????????
AB=10厘米
课后反思:
??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观察操作为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讲练结合等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较好的掌握所学的新知。
????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生活中找不到标准的线段、直线和射线,而教学过程中又要借助生活中的物体来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线的概念。如何把握尺寸,是对教师智慧的考量。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度的、不露声色的对这一关键点进行了处理:“铅笔、拉直的绳子等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重读“近似”两个字)“其实直线是一条理论上的线,在生活中找不到真正地直线”、“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做射线吗?”学生通过理解体会这些话,结合对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的理解,就能自然而然的体会到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真正含义。
1、
画一条线段
2、
画一条10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射线
4、
画一条直线
5、
小组合作:找一找图中线段、直线和射线各有几条?
线段(
)条
射线(
)条
直线(
)条
质疑再探、小组合作
线段、直线和射线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
不同点
形状
端点
长度
线段
形状是(
)??

)个端点,
(有限或无限)长,(可不可以)度量?
射线

)个端点,

)长,(
)度量
直线
?(
)个端点,

)长,(
)度量《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发展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4.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征,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练习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再识线段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着三个成语的意思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
2.有一只小虫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寻找食物,有5条路可以走,可是走哪一条路最短呢?可怜的小虫犯愁了,谁能帮帮它?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线段、射线、直线。
(二)操作观察,归纳特征
1.揭示线段的概念。
把课件中的线移到黑板上(画出线段)就成为一个数学图形,这样的图形叫做线段。
2.教学线段的特点
(1)观察得出:线段有两个端点
老师形象比喻激趣:两个端点就像两颗小纽扣,把这条线段的两端扣得紧紧的,想变长都不行。(使学生感知线段可以度量)
(2)操作得出:线段可以测量。
学生上黑板量出线段的长。师引导学生得出:线段可以测量,它的长度是有限的。线段是不能向两端延伸。
(三)用字母表示线段
为了表叙方便,可以用字母来表示线段,在两个端点上面或下面分别表上字母A和B,这条线段就可以记作:线段AB。也可以记作线段BA。再如:(课件):线段CD或线段DC。
(四)在生活中找线段。
师:你能在身边、在生活中能找到线段吗?(学生找、说、指)
(五)画线段
1.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认识了线段,你会画线段吗?
2.给你两个点,让你通过这两个点画线段,你能画多少条?
二、情境激思,认识射线
1.自学课本。
2.汇报,老师在黑板上画射线。
3.射线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4.用字母表示射线。射线可以用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如射线AB。(质疑:能表示成射线BA吗?)
5.找找生活中有这样的线吗?(投影)
6.质疑破难点:手电筒的光照在墙上是射线吗?照在天空是射线吗?
7.老师质疑:人的头发是线段吗?
8.画射线
在作业本上画一个点A,通过这个点A画射线。
问:经过一个点可以画出多少条射线?
三、情境启趣,认识直线
1.围绕课件创设情境:讲述孙悟空金箍棒可随意边长变短的神奇魔力,引出直线。
师: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一个制胜法宝你们知道是什么?(金箍棒),当他消灭妖魔鬼怪的时候,那个金箍棒可神奇了,可以两方无限延伸。想变多长就变多长。
数学上也有这种像孙悟空金箍棒一样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线,你们想认识它吗?
2.自学课本,认识直线。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一找看,这是什么样的线?
(1)生汇报是什么线?(直线)
(2)什么样的图形是直线?(在数学上我们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3)直线的特点:你还了解到直线的哪些知识?(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
(4)直线的表示方法:
同样为了表述方便,直线也可用两个大写的字母来。直线上有点好的A、B两个点,这条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AB,或直线BA,(通常习惯按从左往右的字母顺序表示)。直线还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记作;直线a。
3.画直线。
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A、B呢?
4、思考: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四、探究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
(1)已知线段AB,你能由线段AB得到射线AB和直线AB吗?课件运动动态画出线段、射线、直线。(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小组合作,填写学习纸上的表格。
?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名称
相同点
端点个数
延长情况
长度
线段
都是
直的
2
不可延长
可测量(有限长)
射线
1
一端无阻延长
不可测量(无限长)
直线
0
两端无阻延长
不可测量(无限长)
六、闯关游戏
1.课件出示图片,判断哪些是线段?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
2判断下列说法对与错?
(1)一条直线长5cm。
………………………


(2)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

(3)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4)射线的长度是直线的一半。………………


(5)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直线最短。………(

(6)一条射线长3千米。………………………


3.猜谜语
现在你知道前面三个成语各表示什么吗?
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
你愿意当什么线呢?
七、整理知识、加深理解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数一数进一步认识了线段,通过线段的变化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直线和射线。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变化的。(线段——直线——射线——角)的变化过程。我们再看问题时要用联系和变化的分析,你就可能会有了不起的创造和发现。
同学们我们的现在正处于线段的一端,我们的理想正处于线段的另一端。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让我们像射线一样,从现在开始勇往直前,创造像直线一样无限美好的丰富多彩的人生图案。
1
2
3
4
5
起点
终点线段、射线、直线和角
一、教材分析
《线段、射线、直线和角》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射线、直线,进一步认识线段和角。这些都是图形与几何中的最基本的科研部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教材以生活中的手电筒射出来的光作为现实模型,让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辨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出角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角已经有了较多的直观认识,对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都是本课学习可以利用的基础。对于射线和直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一些感性的例子,但不太会注意它们的几何特征。再者,射线、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因此学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过程。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特征,能正确使用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体会三者的异同点。
3.发展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并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4.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征,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认识射线、直线。
五、教学方法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思维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建立抽象概念的直观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抽象、比较辨析,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手电筒、练习纸、直尺
七、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教学线段
(1)认识线段
谈话引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神奇的礼物,瞧--------
生:手电筒
师: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它会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线呢?
生:线段。
板书:线段
(2)找生活中的线段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这样的线段呢?
生:桌子的边;作业本的边;黑板的边……
师:同学们的眼力真好,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线段,请看大屏幕。
(3)总结特点
师:现在请你指着你身边的线段,仔细观察,认真想想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直的,有两个端点,长度可以测量。(生反复)
引导学生总结,教师相机板书。(线段:两个端点,可以测量)
2.教学射线
(1)认识射线
演示: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到手掌上
提问:看,神奇的宝贝有什么神奇的变化?谁来指一指手电筒射出的光从哪里射向哪里?
演示:接着将手移开,将电筒的光线射到教室的墙壁上。
提问:现在射向哪里呢?-------墙壁
如果透过墙壁,这束光线可能到达哪里?-------教学楼
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这束光线透过教学楼,冲出云层,穿越宇宙…….如果没有障碍,一直延伸,一直延伸、一直延伸、延伸、延伸……现在你还能找到另一个端点吗?
生:找不到。
引导学生总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朝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光线就可以看做是射线。
教师相机板书。(射线)
师反复询问:什么是射线?
(2)找生活中的射线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射线呢?
生:车灯光、电灯光、太阳光……
师: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射线,看:
(3)总结特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射线,跟你的同桌说说射线有什么特点?
生: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伸,不可以测量。(生反复)
师板书:(射线:1个端点,不可以测量)
3.教学直线
(1)认识直线
演示:两个手电筒放一起。
谈话:同学们,从手电筒的这一端射出一条光线,它可以无限延伸,从这一端也射出一条光线,也可以无限延伸。想想,如果说没有任保障碍物,这条线的两端我们还可以找到吗?
生:找不到。
引导学生总结:那就是说这条线的两端都没有障碍物的话,这条光线的两端都可以无限延伸。(生反复)
很好,像这样,两端都可以无限延伸的线叫做直线。
板书:直线
(2)总结特点
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一起来观察直线,讨论讨论直线有哪些特点?
全班总结,师板书(直线:没有端点、不可测量)。
4.画一画,找出异同点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认识了线家族里的三位朋友,它们是-----线段、射线、直线。现在让我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来画一画吧!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完成第一题。
师:别着急,孩子们,请问你准备选用什么工具来画这些线呢?说说理由。
生:直尺,因为它们都是直的,尺子也是直的,线段还要用尺子来测量。
师:同学们分析得极是,现在请你拿出工具画一画吧!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师巡视。
共同探讨: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得给它们取个名字。
线段AB;射线AB;直线AB;(边讲述边板书)
(二).知识升华
1.分类
刚才我们已经会认,会画,也会读了,那你会分吗?试试看。
师出示课件,等同学们完成后对答案。
2.理解三者存在的关系
(1)课件出示一条的直线
提问:这是什么?
演示:直线中间上加上一个点
质疑:你有什么发现?它只仅仅是一条直线吗?在小组内说说。
生:还有射线。
总结: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2)课件出示一条的射线
提问:这是什么?
演示:射线上加一个点
质疑:你有什么发现?它只仅仅是一条射线吗?在小组内说说。
总结: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
(3)知识迁移
总结:射线、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同学们真会思考,为自己的发现鼓鼓掌吧!
(三)练习拓展,引出新知―――角
1.过一点能画几条射线?
请同学们再次拿出作业纸来,我给你们十秒钟时间,完成第二题。请一边画一边数,看谁画得条数最多。开始。
生:我画了10条,12条.13条……
师:也就是说有多也有少。如果我再给你10秒钟,你还能画吗?再给你10秒呢?
生:能。
师:也就是说可以无止境的画下去,那是多少条?
生:无数条。
2.教授角
师:孩子们的思维真敏捷,那你能从这个图形里找到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
生:角。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图形---角。孩子们,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板书:角
师: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板书。
教授读法、写法。
为了区别不同的角,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读作:角1;写作∟1
(四)课堂延伸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大家学习的可认真了,不仅认识了线家族里的线段、射线和直线,还认识了角。
(六)课后作业
1.P39做一做。
2.寻找生活中的直线、射线、线段的例子,做一个有心人。
八、板书设计:
线段、射线、直线和角
名称
相同点
端点

度可否测量




线段
直的
2个
可以
线段AB
射线
1个?
不可以
射线AB
直线
0个
不可以
直线AB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顶点
边《线段、直线、射线》
教材分析: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是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线和角》的第一课时,是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开始,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对线段有了简单的感性认识,从直观上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线段,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这一课时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本质特征,明确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为后续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知识打下基础。如: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而角的形成源于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
学情分析:
中年级孩子的特点直观的生活实例依然占据很大的比重,形象思维占有很大的份额,对于线段的特征,虽然心里明了,但语言叙述不完善,尤其直线射线的认识需要借助想象和现实例子的支撑,所以,认识直线和射线,我设计了3次操作活动,(1)让学生在画一画中,体会直线射线的特征,(2)在比一比、想一想、填一填的归纳整理活动中,迁移线段特征的认识方法,归纳直线和射线的特征。(3)在圈一圈、找一找的类比活动中,让三者的异同点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经历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
能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能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对生活中可以看作线段、射线的事物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分析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比、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基本特征,认识、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学难点: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区别和联系,找到并理解生活中可以近似看作线段、射线的事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一张纸片。
一、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题,熟知目标
1、情境引题
今天孙悟空来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它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要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你认为这些可以近似的看作什么?
揭题,板书课题线的认识。
熟知目标
学生自由读学习目标,感知本节课重点。
(二)自主学习,认识特征
1、认识线段
你能找到生活中类似线段的线吗?
学生举例
(生1:窗户边。生2:课桌边。生3:黑板边。生4:书的边。生5:斑马线。生6:铅笔。生7:尺子......)
你能试着把它画下来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你画的线段和他的一样吗?哪有不相同呢?
(一样,都有两个点,都是直的;不同,长短不一)
线段两端的点叫做端点,板书。线段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特点?聪明的孙猴子抓耳挠腮,请你认真观察思考,再和同桌相互说一说,一起来帮帮它吧!
学生独立思考,对号相互说一说。
全班交流,师有选择板书
端点个数
状态
长度
线段
2
直的
有限
(有两个端点,是一条直直的线,能量出它的长度)
3、认识直线、射线
学生在导学案上按要求完成,指名画到黑板上。
(1)先画一画。
①把已有的线段向两个方向延长。
②把已有的线段向某一个方向延长。
师生共同认识直线和射线,
师总结:听孙猴子有话要说,像我的金箍棒这样,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地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而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它叫做射线。(板书:射线)
我们参照研究线段的方法认识直线和射线的特点,请你独立思考,填进表格里。
(2)再比一比,想一想,填一填。
图形名称
端点个数
状态
长度
线段
2
直的
有限
直线
射线
学生独立完成。
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结合画出的图形归纳特征。(直线、射线)
课件直观演示直线的无限延长,学生想象体会直线无限延伸的特点。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作业纸,画出一条直线,师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体会无限长可以用有限的纸张画出来,关键是抓住直线的本质特征。
学生汇报射线特点,你能找到生活中类似射线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异同
(1)请你在导学案上圈一圈,找一找,找出线段、直线、射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黑板前展示。孙猴子夸大家真聪明!
那线段、直线和射线有什么联系呢?请结合黑板上(导学案)图示,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课件动态演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也可以说是射线的一部分,。)
4、学画线段。
出示要求,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学生试着在导学案上画一画。
指名展示,边画边说方法。
(提示:①先点一个点,把直尺的0刻度对准这个点,使另一个端点对准指定刻度②在线段上方或下方标注长度)
教师补充,为了表述方便,可以用字母表示线段,比如线段AB=4厘米。
跟进练习:画一条6厘米的线段,对号互查。
(三)拓展练习,点拨提升
1、小游戏,请你用两臂表示今天认识的三种线。
师提示拳头可以代表端点,一位学生表演,其他学生猜。
2、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射线、线段。(投影出示)
(1)
(2)
(3)
(4)
指名判断。
猜字谜,打一你今天认识的线的名称。
有始有终--(

有始无终--(

无始无终--(

(四)当堂检测,实践应用
1、判断并说明理由。
(1)线段有两个端点,能量出它的长度。(

(2)一条射线长5厘米。(

(3)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导学案上,指名判断,说明理由。
2、认真选一选:
(1)线段、射线、直线的共同点是(

A直的
B有端点
C无限长
(2)(
)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
)没有端点。
线段
B.直线
C.射线
(五)全课小结,盘点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小结:有人说,知识就像直线,因为学无止境;有人说,知识就像射线,因为学习总有一个起点;我觉得,知识就像线段,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有始有终。我们现在正处在线段的一端,而我们的理想在线段的另一端,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像射线一样勇往直前,希望同学们抓住有限的时光,畅游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
六、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端点个数
状态
长度
线段(图)
2
直的
有限
直线(图)
0
直的
无限
射线(图)
1
直的
无限课题四年级《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作者及工作单位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根据《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我着重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包含以下几个知识点:①建立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表象;②比较射线、直线、线段的异同;③能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掌握好这部分内容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可以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平行和相交等平面几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着重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射线和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伸”得到的几何图形,小学生理解“无限延伸”往往有些困难,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主要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动态演示的教学课件,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线段”的经验为生长点教学射线和直线,并辅以“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射线和直线的表象,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异同。
教学目标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2、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3、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正确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看图激趣、评价欣赏线条美。二、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三、画给定长度的线段四、夯实基础,拓展提高五、总结反思,内化提升。电脑出示鸟巢图片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建筑,你们认识吗?你认为鸟巢漂亮吗?为什么?(指名答)师:鸟巢的设计师利用一些直的、弯的线条(课件同时演示)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组合,从而设计出这样漂亮的建筑,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线的王国,共同来了解这些有趣的线。出示图片:绷紧的弓弦、人行横道。1.认识线段师:绷紧的弦、人行横道都可以近似的看成是线段。课件演示线段的动态形成过程。线段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学生回答。2.认识直线和射线师: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将会得到一条直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课件演示直线的动态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直线的无限延展性和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直线的特征。师: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会得到一条射线。出示图片:探照灯射出的光线、太阳照射的光线。师: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出哪些类似射线的事物呢?引导学生得出射线的特征。3.比较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区别。师:直线、线段和射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的发现填在表格中。图形端点个数?延伸情况线段直线射线
教师引导学生,直线和射线都是可无限延伸的,因此没有长度;而线段是可度量的,因此有长度。师:怎样才能画出一条给定长度的线段呢?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办法呢?播放视频《线段的画法》。教师总结画法。教师课件出示练习:1、选择(1)一条(
)长5分米。A
直线
B射线
C线(2)直线和射线相比较(
)。A
一样长
B射线长C直线长
D无法比较2、判断对错1、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2、一条射线长3厘米。(
)3、学校的一条直跑道长60米,这条跑道是线段。(
)教师提出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观察欣赏图片1、看一看2、想一想3、说一说4、比一比学生完成课本34页练一练第1题。认真思考,巩固新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反思。教师创设生活中有关线条的美丽图片,激发、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射线和直线的基础是线段。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课件动态演示下,初步感受了射线和直线的“无限”,让学生联系经验,发挥想像,感受无限延伸的含义,形成射线和直线的表象。射线、直线、线段是三种不同的几何图形,也是不同的概念。以线段为参照认识射线和直线以后,及时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三种图形的本质特征。指导学生画线段,培养学生数学操作技能。设计了选择、判断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巩固本课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板书设计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直线: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间的竞赛。小组成员答对问题,就为本小组争得一颗星,得星最多的小组获胜。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激发学习热情。?课后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讲练结合等方法,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较好的掌握所学的新知。1、巧妙运用多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指导学生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形成、以及三者之间关系时,我充分的运用了多媒体能动态演示的效果,使学生能直观的看到三线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三线的表象、理解了三线之间的关系。现代化教育媒体与传统教育手段恰当结合、优化组合,展示的信息形象生动、直观,使之既讲清了概念,又发展了思维,优化了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环节设计精心。注重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知识传授由浅入深。使学生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区分,由掌握它们联系、区别,直至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并通过观察、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感官的活动来体现学生的认识特点,使学生在意义识记中掌握概念。3、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本课的引入从众所周知的鸟巢入手,并展示了一系列生活中的优美线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斑马线、手电筒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到所学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在生活中应用是广泛的,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这一理念。4、练习设计多样适量。本课中,设计了选择、判断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巩固本课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助学生自我内化提升。5、问题思考:关于直线、射线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无限延伸时,教师语言可以更加精炼一些;解决学生课堂生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