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7-15 10:3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必修三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一天,课外活动时,同学王力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而同学刘敏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以下与他们的说法观点相似的是(  )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认识你自己”
解析:材料反映了以人的个人感受为衡量的标准。
答案:B
2.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原来,同学甲说:“我们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20圈”。同学乙不服气,说:“你说的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不是太狠,而是太好了。”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  )
  A.普罗塔戈拉 B.芝诺
C.苏格拉底 D.塞内卡
解析:两位同学的观点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属于普罗塔戈拉的观点。
答案:A
3.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  )
A.孟子和苏格拉底 B.关汉卿和达尔文
C.王阳明和哥白尼 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
解析:题干中的要求是“同时代同一领域”,孟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公元前5世纪的思想家,故选A。关汉卿是文学家,而达尔文是科学家,王阳明是思想家,而哥白尼是科学家,曹雪芹是文学家,孟德斯鸠是思想家,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A
4.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认为没有人就没有万物
B.强调了人的价值和重要作用
C.突出了人的尊严和地位
D.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解析:普罗塔戈拉的话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答案:A
5.马克思说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苏格拉底的“创造”表现在(  )
A.最早创立了相互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自然界转移到社会
C.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
解析: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重大贡献是他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开创了哲学研究的新方向。
答案:D
6.在古希腊的雅典,曾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有趣的是,在同一时期的中国,也曾涌现出诸多大思想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的共同原因或条件是
(  )
①政治氛围的宽松 ②政治发展的需要 ③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文化教育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的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影响,古希腊和中国思想界的巨大成就,与政治氛围的宽松、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答案:D
7.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  )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C.知识即美德,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解析: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宣扬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造成的消极影响不满,提出“知识即美德”的思想,强调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答案:C
8.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的相同之处是(  )
A.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
C.提倡用民主取代专制
D.提倡或体现了人文主义
解析: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戊戌变法,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文艺复兴则是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没有否定传统文化,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运动只是反对教会独裁,没有主张用民主取代专制,故C项错误;两者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D项正确。
答案:D
9.(2010·广东韶关模拟)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D.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
解析:“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是指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导致对市场和思想方面的需求。
答案:A
10.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对社会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反映了成长中的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B.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C.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D.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作用和影响,注意要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加以区分,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与启蒙运动有关,排除。故答案为C项。
答案:C
11.伏尔泰认为,文艺复兴的重要意义不在于复古,而在于创造。文艺复兴的“创造”主要表现在(  )
①诵读古典文化 ②批判神权统治 ③鼓吹人性解放 ④倡导思想自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创造”这一关键词。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来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诵读古典文化是“复古”的表现,而非“创造”的表现,故排除①。
答案:C
12.下列观点不符合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
A.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为的
B.人是卑微、消极的存在,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
C.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个人身上
D.大多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人们自己
解析: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要求将人和人性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因而B项不符合人文主义思想。
答案:B
13.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A.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解析: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就是“希腊思想复活”,宗教改革就是“原始基督教复活”,B项正确。
答案:B
14.下列有关《十日谈》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与《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 ②全书贯穿人文主义思想,矛头直指天主教制度 ③揭露教会的腐化贪婪,抨击教士的伪善,歌颂现实生活 ④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②说“矛头直指天主教制度”是不正确的,它仅是指向天主教会。
答案:C
15.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解题时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等,实质上是否定了教皇的地位。在以后的复习中,既要熟悉宗教改革的有关内容,又要把握宗教改革的本质,从而理解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发展历程。
答案:D
16.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  )
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
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
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
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他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他的学说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A、B两项与加尔文不符,D项则与题意无关。
答案:C
17.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独立的思想与自主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宗教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传统
解析: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否定了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提供独立的思想与自主的精神,真正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答案:A
18.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兴起和发展。思想家们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孟德斯鸠——道德(美德)就是知识 ③康德——反对暴力革命 ④卢梭——“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主要是三权分立,“道德就是知识”是苏格拉底的名言。
答案:B
19.(2008·广东理基)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解析: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是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三人都反对君主专制,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并不反对君主制,主张在法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卢梭主张建立共和国。
答案:B
20.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  )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文艺复兴运动 ③新航路的开辟 ④宗教改革运动
解析:①资本主义萌芽是经济根源,①决定;②文艺复兴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和④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而②文艺复兴运动又推动③与④的出现。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22分,22题18分,共40分)
21.(2008·江苏徐州第三次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
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
动一时,被推崇为世界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压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4)综合以上材料,用关键词概括指出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情况和影响。注意对材料信息的充分利用,并与相对应的教材知识有机结合。
答案:(1)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或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任答2点即可)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
(2)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理性。天赋人权说,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
(4)古希腊(智者运动),起源;文艺复兴,复苏;宗教改革,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启蒙运动,成熟。
22.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进步社会运动?
(2)图二的人物最主要贡献是什么?他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3)图三和图四反映的进步思潮之间有什么联系?举例说明。
(4)分别指出图三、图四两股进步思潮产生的经济基础。
(5)上述四股进步社会思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近代进步思潮为主题,考查理解分析及综合运用的能力。第(1)题要依据图片标题来判断。第(2)题要围绕“三权分立”来考虑。第(3)题要结合新文化运动后期的活动来分析。第(4)题要围绕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来分析。第(5)题应从思想解放、社会进步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新文化运动。
(2)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体制。
(3)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成立。
(4)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
(5)都解放了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