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Climate
Of
the
World
§
4.3
学习目标
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造成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差异,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难点!
)
3.知道并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4.能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5.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
世界各地的景观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目录丨CONTENTS
01
地球形状与气候
02
地球运动与气候
03
海陆分布与气候
04
地形地势与气候
05
人类活动与气候
01
地球形状与气候
海南
哈尔滨
纬度因素
冬季哈尔滨银装素裹,海南椰风海韵,这是为什么?
公众号:超银中学地理组
纬度因素
如下图,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盒子中的沙土,同时在阳光下照射20分钟后,两个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会一样吗?为什么?
不会一样。左图阳光直射沙土,获得光热多,温度高,右图阳光斜射,温度低。
冬天
太阳高度角
夏天
纬度因素
公众号:超银中学地理组
纬度因素
直射:照射面积小
→
光束集中
→
太阳辐射最强
太阳高度角最大:等于90°
斜射:照射面积大
→
光束分散
→
太阳辐射弱
太阳高度角:0°~90°之间
A
B
纬度因素
读右图,如果地球表面不是一个球面,而是一个平面,A、B、C三地的太阳高度会有不同吗?
A、B、C三地的太阳高度是相同的。
∠A=∠B=∠C
A
B
C
纬度因素
A
B
C
D
E
太
阳
光
何处得到太阳光热最多?
何处最少?
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太阳高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从而导致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公众号:超银中学地理组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
,
获得热量
。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
,
获得热量
。
大
多
小
少
地球形状
与气候
从低纬到高纬
气温逐渐降低
纬度因素
02
地球运动与气候
地球运动
想一想,如果地球是这样公转,会出现什么情况?
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发生变化了没有?
知识补充:一年四季的划分
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
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地球运动
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呈固定夹角_____
66.5°
这使得一年内,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
之间来回移动。
南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一年直射___次;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太阳分别直射___次。
2
1
极昼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太阳总在地平面以上的现象。
极夜现象:极地地区出现一天之中总是看不到太阳的现象。
地球运动
地球运动——春分
春分日期:______________
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_____
赤道
赤道地区:__________
昼夜等长
地球运动——春分
北半球:______________
昼夜等长
是否有极昼极夜:________
无
北半球春分之后:_________________
昼渐长,夜渐短
地球运动——夏至
夏至日期:______________
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__________
北回归线
赤道地区:__________
昼夜等长
地球运动——夏至
北半球:______________
昼长夜短
是否有极昼极夜:____________
北极圈极昼
北半球夏至之后:_________________
昼渐短,夜渐长
地球运动——秋分
秋分日期:______________
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_____
赤道
赤道地区:__________
昼夜等长
公众号:超银中学地理组
地球运动——秋分
北半球:______________
昼夜等长
是否有极昼极夜:________
无
北半球秋之后:_________________
昼渐短,夜渐长
地球运动——冬至
冬至日期:______________
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__________
南回归线
赤道地区:__________
昼夜等长
北半球:______________
昼短夜长
是否有极昼极夜:____________
北极圈极夜
北半球冬至之后:_________________
昼渐长,夜渐短
地球运动——冬至
小结
春分
3.21
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无
昼渐长
夜渐短
B
夏至
6.22
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极昼
昼渐短
夜渐长
C
秋分
9.23
前后
赤道
昼夜等长
无
昼渐短
夜渐长
D
冬至
12.22
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极夜
昼渐长
夜渐短
0°
90°N
23.5°S
23.5°N
66.5°N
66.5°S
热带
温带
寒带
温带
寒带
90°S
阳光直射
四季分明
四季分明
极昼极夜
极昼极夜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北
南
北
南
地球上的五带
03
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陆分布
夏天,我们为什么喜欢到水中去游泳?
为什么同样的阳光照射,在水中与陆地上的温度不同呢?
水
沙土
如图,两个玻璃容器中分别盛入等体积的水和沙土,各插入一支温度计。把它们同时置于太阳下照射2小时。你认为哪支温度计的读数高?
把两个容器同时移入室内,2小时后,读出两支温度计的数值,你认为哪支温度计的读数高?请结合以前所学知识,说一说:为什么?
海陆分布(对气温)
海洋:受热慢、放热慢
陆地:受热快、放热快
升温慢、降温慢
升温快、降温快
夏季,海洋气温偏低、冬季,海洋气温偏高
夏季,陆地气温偏高、冬季,陆地气温偏低
北半球中纬度,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和
最低的月份一般分别出现在7月、1月。
北半球中纬度,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和
最低的月份一般分别出现在8月、2月。
海陆分布(对气温)
海陆分布(对气温)
夏季吐鲁番比秦皇岛气温高,
冬季吐鲁番比秦皇岛气温低。
这是为什么?
吐鲁番
秦皇岛
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的分析: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海陆分布(对气温)
纬度相同的
地方,一年内,靠近海洋
的地方温差小,距海较远
的地方温差大。
靠近海的地
方受海洋影响明显,升温
慢,降温慢;距海较远的
地方受海洋影响很小或受
不到海洋影响,升温快,
降温快。
海陆分布(对降水)
海陆分布
沿海
降水多
内陆
降水少
纬度相近三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
60°N
40°N
海陆分布(对降水)
海陆分布(对降水)
濒临海洋的地方:水汽丰富
降水较多
深居内陆的地方:水汽稀少
降水较少
一般来说,濒临海洋的地方气候湿润,但也有的地方好像不是这样的。如非洲撒哈拉西海岸、澳大利亚西海岸……。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地区虽然靠近海洋,但当地的盛行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海洋水汽很少进入陆地,所以降水少。
(同纬度)
海陆分布
与气候
气温
降水
时间
沿海地区降水_____,
内陆地区降水_____。
多
少
夏季:陆地气温______海洋气温
冬季:陆地气温______海洋气温
空间:据海远,温差_____
大
高于
低于
小结
(中纬度)
04
地形地势与气候
地形地势(对气温)
正
午
太
阳
光
线
阳坡
阴坡
阴坡气温低
阳坡气温高
地形地势(对气温)
重庆市与峨眉山气温比较图
重庆市
峨眉山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公众号:超银中学地理组
地形地势(对降水)
A
B
A: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
B: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地势
与气候
气温
降水
海拔增高,气温______
阳坡气温_____
阴坡气温_____
迎风坡降水_____
背风坡降水_____
降低
高
低
多
少
(每增高100m气温下降_______)
0.6℃
小结
A
B
(1)如图,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
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2)分析下表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气候现象
影响因素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纬度因素
-10℃
练一练
05
人类活动与气候
人类活动
修建水库
人类活动
“赤道雪峰”即将消失
海岛小国的“灭顶之灾”!
据报道,图瓦卢全境有1万多人口,根据该国政府一项移民计划,目前已经有3000多名居民移居到了新西兰,然而还有9300多名居民等着搬迁。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
“温室效应”
原因
①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
②森林面积减少
现象
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后果
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
做法
绿色出行、少用一次性制品、随手关灯等
市区
郊区
郊区
公众号:超银中学地理组
A
A
B
B
人类活动
“热岛效应”
改变地面状况
人工造林
修建水库
灌溉工程
气温变化
趋于缓和
砍伐森林—气候恶化
改变大气成份
氯氟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城市热岛效应
小结
城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
上升气流显著。
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总结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因素
2.地球运动
3.海陆分布
4.地形地势
5.人类活动
1、纬度因素:
气温:
降水:
纬度低,气温
;
纬度高,气温
。
高
低
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
多
少
3、海陆分布:
同纬度
冬季:陆地气温
海洋;
夏季:
陆地气温
海洋。
低于
高于
沿海
内陆
气温:
降水:
中纬度地区:
地区降水多;
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
大陆
降水多;大陆
降水少。
东岸
西岸
4、地形地势:
气温:
降水:
在山地,大致海拔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
0.6
在山地,
降水多,
降水少。
迎风坡
背风坡
课
后
作
业
完成课后练习
完成新课堂第四章
第三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