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7-15 10:4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90分钟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
第工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取得巨大成就。据此回答1一7题。
1.下列关于我国建国后取得的科技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960年,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B.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1976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2.在我国成功爆炸原子弹的那一年还取得的成就是A.氢弹试爆成功
B.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
C.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D.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
3.中国进人太空新时代的标志是
A.“两弹一星”的成功发射B.“神舟”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C.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D.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4.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B.20世纪70年代,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水下发射战略导弹的国家
C.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D.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5.邓小平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
A.“向科学进军”
B,“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6.“两弹一星”是新中国高科技发展的里程碑。下图中“两弹”的试爆基地和卫星发射基地是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②③⑤7.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他指的是袁隆平
B‘他的发明成果是南优一号
C.他的发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D.他的发明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中央适时提出了“双百”方针,我国的科技和文艺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据此回答8一17题。
8.“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
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意识形态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逐渐突出
③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
B.倡导科技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
C.避免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D.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10.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有许多学说都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千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出各种意见。”下列各项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在报纸、刊物上可以自由讨论各种学说
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C.在《宪法》范围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
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范围内
11.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下列现象被允许的是
①宣传唯心主义观点②宣传唯物主义观点
③批判斯大林的错误④宣传信仰基督教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下列作品属于贯彻“双百”方针后的有
①老舍的《茶馆》②郭沫若的《蔡文姬》
③杨沫的《青春之歌》④赵树理的《三里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成就巨大,被电影界称为“难忘的一年”是在A.1958年B.1959年C.1960年D.1961年工4.由于极“左”思想影响,一些优秀作品被当成错误而受到批判,下列作品受到政治批判的有
①《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②《蝉的歌》
③《早春二月》④《北国江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5.关于“文革”期间文艺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样板戏长期占据戏剧舞台
B.“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破坏
C.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实行文化专制
D.文艺界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16.“双百”方针重新成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开始于A.反右斗争扩大化后B.文化大革命开始后C.粉碎“四人帮”后D.“三下乡”活动开始后1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艺创作的主旋律是
①讴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②颂扬社会主义建设③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④歌颂伟大领袖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据此回答18 25题。
18.关于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表述正确的是①以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②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③借鉴美国经验④使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9.为落实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学校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②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③倡导全日制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④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教育骨干为首要任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上,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出现过一些偏差,其中不包括
A.在大跃进年月,大办学校,出现教育大跃进
B.大量增加学生劳动,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程序
C.文革中广大教师备受摧残,青少年一代丧失了接受教育的机会D.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21.邓小平复出后,在教育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为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②恢复教学秩序、恢复高考③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④启动“希望工程”
A.①②③④均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②正确,③④错误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2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的举措有
①鼓励社会力量办学②推动农村义务教育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改革④实施“Zn工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3.下列法律规定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24.对党和政府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②国家出资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③在西部80多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④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下列发展科技、教育的口号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③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④科教兴国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第2卷啡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第26题11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试述材料一、二、三中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及意义。(7分)
(2)为取得以上科技成就,我国制定的相应的战略规划是什么?(4分)
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分析“双百”方针提出的正确性和后来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原因。(10分)
治.阅读下列材料和图表
千年树人百年晋元―教育变迁的缩影在上海,有一所现代化、高标准的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晋元中学。伴着岁月的沦桑,她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胡适等一批大师曾在此执教,培养出了诸如丁关根、翁史烈、韩大匡、何友声、余秋币等一大批政治家、两院院士和文学家。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了“套餐式”组合课程、“走班制”运作方式、“学分制”科学管理等办学模式,取得了巨大成效,一大批学生进入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深造,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观察下列图表:
请回答:
(1)从学校的创办和“华童公学教学楼和首任校长”图片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和教育信息?(3分)
(2)透过20世纪40一80年代这所学校的名称变化,你从中会产生怎样的历史联想?(12分)
29.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概述建国50多年来科技、文艺、教育领域的总体特征,并谈谈你的认识。(14分)
1.DD项是在l分75年。
2.C原子弹爆炸是在196生年。
3.B注意新时代的“新”。
4.BB项是在1982年。
5.B
6.CC项分别是罗布泊、酒泉、西昌。
7.B成果是南优二号。
8.A④项时间与题干不符,应排除。
9.AIO.B
11.A③项与题干不符,应排除。
12.D13,B14.D15D
16.C本题问的是“重新”,故选C。
17.A
18.C③项应为借鉴苏联经验。
19.A④应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20,D
21,B④不是在邓小平复出后,所以错误。
22.A"211工程”属于高等教育。
23.B
24.C③应为180多个县。
25.A①是1956年,②是1978年,③是1983年,④是1995年。26.(1)成就: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分)
②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l号”发射成功;〔1分)③2003年,载人飞船试验成功。(1分)
意义:①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2分)
②中国进人航天时代,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分)
(2)①1956 1967中国科学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计划用几十年时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分)②863计划,科教兴国战略。(2分)
27.(劝正确性:①“双百”方针的提出不仅是中共领导文艺的基本方针,也是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2分)
②“双百”方针是党在20世纪5。年代指导文艺工作和科研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2分)③“双百”方针的提出,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使我国的科技、文艺领域显示出勃勃生机。(2分)
(2)原因:由于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接连出现,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来批判,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也被错误批判,严重妨碍了科学文化的正常发展。性分)
28,(1)1904年由工部局创办、建筑风格、校长为外国人,说明是由洋人创办的,学习内容为西学,反映了半殖半封社会的上海教育的特点。(3分)
(2)1943年上海已沦陷,处于汪伪政权统治下,从“模范中学”的名称看,可能是日本进行奴化教育的工具。(3分)
19生5年抗战胜利,谢晋元是保卫上海的名将,可能与纪念爱国将领有关。(3分)
1956年中国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左”倾思想的影响,改为“陕北中学”。(3分)
1984年以来,恢复晋元中学原名可能与拨乱反正、统一战线、尊重历史有关。(3分)
29.(1)特征:科技领域以“两弹一星”为代表,在物理、航天、生物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文艺领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虽有曲折,但也硕果累累;教育领域由小到大,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都得到迅速发展。(10分)
(2)认识:科技、文艺、教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要树立科技、教育、文艺优先发展的战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