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答案是正项确的)
1.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
A .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 . 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 . 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 .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
2.“伏如虎跃,起如龙跳, 顿如山峙,控如泉流”是对唐代哪一位书法家的评价( )
A.张旭 B.王羲之 C.柳公权 D.欧阳询
3. 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楷书盛行于( )
A . 汉代 B . 魏晋 C. 隋唐 D . 宋代
4. 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其中不包含的文化信息是( )
A.篆刻 B.书法
C.剪纸 D.“京”字
5.汉代帛画中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体现出浪漫、神秘的特色,与这一绘画特色相适应的时代思想特色是( )
A.黄老之学盛行 B.荀子的唯物思想盛行
C.理学盛行 D.佛教传入
6.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
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
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手法是 绘画的特点( )
A.宫廷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7. 下列不属于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的是( )
A《女史箴图》 B《五子夺莲图》
C《清明上河图》 D《山径春行图》
8.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属于( )
A.人物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9.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0.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主要是因为( )
A.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 B.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
C.他的抗秦事迹 D.他的爱国爱民精神
11. 汉代司马相如、张衡、赵壹代表作品的文体是( )
A . 骚体 B . 赋 C. 乐府诗 D . 词
12.下列两个唐朝诗人中,前者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后者的诗作则充满沉郁、朴实而深刻的情感。这主要是因为( )
A.前者性格豪放,后者性格沉郁
B.前者生活于盛唐时期,后者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C.后者的艺术技巧不如前者
D.前者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后者出生于农民家庭
13.下列诗词与作者搭配错误的是( )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B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C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煜
D . 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14.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者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
B.二人的政治立场明显不同
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D.二人的才学、才气的差异
15.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是下列哪部小说(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16. 明清时期的文化与 以 往 相 比,具有 新 时 代 特 征 的表现为:( )
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②伴 随 封 建 经 济 的 发展,市 民 文 学 蓬 勃 兴 起 ③ 出 现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文艺作品 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著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元杂剧的奠基人,成就最高的戏曲家是( )
A.郑光祖B.马致远C.白朴D.关汉卿
18.中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元杂剧的产生 B.昆曲艺术的产生
C.京剧的形成 D.明代传奇的兴盛
19.京剧成为流行全国的最大剧种是在( )
A.清朝时期 B.明朝时期 C.明朝中后期 D.元朝末年
20. 京剧是吸收了下列哪些剧种融合而成的( )
(1)徽剧(2)汉剧(3)昆曲(4)梆子腔
A(1)(2)(3)(4) B(1)(2)(3)
C(1)(2) D(2)(3)(4)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5分,22题25分,共40分)
21.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明)文徵明书《后赤壁赋》 图二 (明)杨柳青绘画《连年有余》
图三 (清)曹雪芹《红楼梦》插图
请回答: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书体?(1分)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2分)
(2)图二中的绘画属于什么画种?(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画种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分)
(3)结合图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1分)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6分)
(4)某一研究小组围绕上述图片和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最为恰当的一个题目。(2分)
22.阅读下列表格:
文学 戏曲 书法 绘画
先秦 中国成熟诗歌形成 专业艺人优伶出现 以人物肖像画为主
秦汉 赋最为盛行 出现草书、行书、楷书 门类丰富
魏晋南北朝 文人诗歌创作活跃 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③
隋唐 古典诗歌创作黄金时代 中国绘画一大高峰
宋元 ① 杂剧兴盛 风俗画流行
明清 小说蓬勃发展 ② 文人画成就最突出
(1)表格中的①②③分别应填什么?(3分)
(2)概括汉字从起源到秦统一的演变历程,指出“书同文字”的背景和意义。(10分)
(3)元杂剧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繁荣起来的?(4分)
(4)明清小说有哪些突出成就?试举例加以说明。(8分)
第二单元自我评价
1.A 2.A 3.C4.C 5.A 6.C 7.D 8.C 9.C10.D
11.B 12.B 13.C14.C 15.D 16.D 17.D18.A 19.A 20.A
21.(1)书体:楷书。(1分)主流趋势: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2分)
(2)画种:年画。(1分)特点:内容喜闻乐见;以民间风情为主;具有生活上的实用性。(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3)体裁:(长篇章回体裁)小说。(1分)主要背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4)题目: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浓缩人生精华的明清文艺等等。(2分;言之有理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2.(1)①宋词创作进入鼎盛阶段,元代散曲创作进入高潮时期。②京剧兴起,并且日益成熟③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兴起,并提出绘画理论。(3分)
(2)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4分)
背景:①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造成混乱,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2分) ②秦统一后,为加强政治统一的需要。(2分)
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3)①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2分)
②当时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纷纷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促进了元杂剧的昌盛。(2分)
(4)特点及举例:①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商人第一次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2分) “三言”、“两拍”。(1分)
②明清时期政治黑暗,官场腐朽,社会矛盾逐渐加深,出现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2分)
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3分)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