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十课 拼泥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十课 拼泥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6 14:4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拼泥板》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湖北美术出版社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
教学主体:拼泥板
课 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 计 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本课是“造型 ? 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 ? 表现”学习领域。拼泥板》一课要求运用已掌握的陶艺知识和基本技法,通过用泥板制作的方法来进行造型表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表现意识。
本课教学通过泥板的制作,用压、拍、卷折、切挖、粘接和刻划等手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材展现的泥板作品运用卷折、切挖、粘贴和刻划等技法表现了人物、动物以及生活用品等多种形象,如主体图的人物造型主要采用了卷的方法;龙头采用了卷折和切挖的方法;凉鞋则采用了折和粘接的方法。多种方法的运用使这些形象造型生动,各具特色,并体现出了物体的形象特征。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一是泥板不要压得太薄,否则易断,不便于塑造形象;二是接口和装饰的粘接要牢,不然干了以后容易脱落;三是要根据物体的形象特征运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装饰表现,简洁而整体,如果什么方法都用反而会显得有点画蛇添足。
学情分析
本地学生平时常玩的只有橡皮泥,并且很少接触陶艺。因此在制作水平和表现效果上可能存在较大问题,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泥工的乐趣,树立信心,由简单到复杂用泥板造型。同时要让学生了解:泥板的表现形式虽然只有一种,但表现内容却比较广泛,如:学习用品中的书包、课本,生活中的衣服、鞋袜、提袋、家具、电器、房屋、汽车、船舶、人物、动物等都是学生可以表现创作的题材。教学活动中要体现层次,循序渐进,有条理,线索清楚。另外,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作欲望的同时,可准备一些适合中段学生的小奖品,同时注意评价语的合理运用,有效控制课堂纪律。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学习重点:
运用切割与拼接制作成独特的形。
学习难点:
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评价任务: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 。检测学习目标1。
2、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检测目标2。
3、能完成一只恐龙造型。检测学习目标3。
教学过程:
一、示范导入,引发兴趣
1、教师示范,运用切割、拼接等方法制作有趣的形象,重点技法演示时要适当慢点、确保清晰呈现。
2、小结基本技法:切割、拼接、镂空等。揭示课题。
二、探知方法,尝试练习
1、学习方法。
2、尝试作业展评,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对问题作品进行修改
3、归纳:拼泥板切割与拼接方法的主要步骤:
①切割成块;②添加刮痕;③涂抹泥浆;④压紧接口;⑤完成。
4、再次尝试。
三、欣赏感受,发散思维
1、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将之与学生的尝试作业作比较,说一说,这些作品与你的作品有什么不同,运用了一些什么制作方法?
2、制作方法:卷、折、贴、刻、挖、镂空、拼接等。
3、想一想:我们还可以运用这些制作方法制作什么有趣独特的形象?
四、创作表现,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课本P33页学习活动二,运用切割、拼接等方法,将多块泥板拼接成一个独特的形象。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有创意的作品及大胆创作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五、作品展评,体验成功
六、拓展延伸
学生讨论制作。根据所见谈谈教师用了哪些基本技法:切割、拼接、镂空等。
1、学生看书自学教材第33页上图中的泥板切割与拼接制作方法。
2、学生自主尝试制作。
3、学生归纳泥板切割与拼接制作方法。
4、学生在第一次作品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修改。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比较分析。
2、回顾归纳制作方法。
3、学生自主回答。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尝试进行泥板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