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版必修ⅱ)

文档属性

名称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3·3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版必修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7-15 11:3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Ⅱ)
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选择题
1.(2010高考安徽文综17题)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20题)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3.(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14题)邓小平l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4.(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8题)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这反映我国当时
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90年代初,排除②,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排除③。
2.D
解析:本题要注意概括材料,把握材料中心句子。材料的中心句为“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此话正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时所说。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在防止激进(左),提防保守(右)的问题,强调的是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市场经济”的事物。因此排除A,C。B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也可排除。
3.A
解析: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比较能力。此题角度很新,在世界大背景下看中国。随着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结束,整个世界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朝代的主题。B项表述不符事实,可排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C项可排除;D项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标,还未建立,故表述错误。
此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分析理解能力。此题通过新材料,从新角度、新视野,把中国置于世界整体中,从世界大背景下看中国。题目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入手,考生再认、再现课本知识,回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背景、内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A。
4.C
解析:根据时间“1986”排除A、C、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