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6·2人性的复苏(人民版必修ⅲ)

文档属性

名称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6·2人性的复苏(人民版必修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7-15 11: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Ⅲ)
6·2 人性的复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
1.(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2.(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21题)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12题)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
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4.(2008年海南高考9题)文艺复兴时期,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 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
C.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 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
5.(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10题)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6.(2008年广东高考17题)15世纪,意大利人开始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这一现象说明( )
A.天主教会已经放松思想控制 B.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已经有了较大的影响
C.人文主义思想在意大利兴起 D.通俗语言文字取代拉丁文成为官方文字
7.(2008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30题)下列有关16世纪宗教改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没有关联
B.宗教改革运动受到所有世俗贵族的镇压
C.宗教改革家与启蒙思想家都抨击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认为教徒自己可以通过信仰得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
8.(2010年海南高考历史28题)(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合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现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8分)
6·2 人性的复苏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借助古代的思想文化成果,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说明其产生根源是经济根源,与这一论断相吻合的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故C符合题意。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但启蒙思想没有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没有借助古典文化。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人文主义反对天主教,所以“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的提法是错误的。排除B。启蒙思想本身就含有人民主权的含义,这个提法也不能体现题干“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所以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的提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C。
2.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和文艺复兴的影响。拜伦的《唐璜》放映的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题意不符,排除④,故选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文艺复兴运动是在14世纪——16世纪,①是在15世纪末,②是在16世纪初,③是在16世纪末;而④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3.C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滥觞。注意把握人文主义的内涵: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4.C
解析:材料表明:人通过学习古典,达到精通的地步,就可以成为世间万物中最优秀的。据此只有C符合题意。
5.D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世俗政权和世俗权力的地位,当时欧洲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体制,天主教皇在欧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马丁·路德这样说就是对教皇权威的最大挑战。
6.C
解析:用各种地方性通俗语言文字翻译拉丁文《圣经》体现出尊重广大民众的需求,是一种人文关怀,符合这一时期文艺复兴运动的主旨。故选C符合题意。
7.D
解析:马丁 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先定论”都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二、非选择题
8.(1)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利用基督教;将古典思想与基督教相结合;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启蒙学者: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宗教神学问题;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6分)
(2)文艺复兴:确立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求人的解放;抨击教会腐败,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愚昧思想束缚;
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破除神权统治;
启蒙运动: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地摆脱思想束缚。(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