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九课 恐龙世界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九课 恐龙世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6 16: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恐龙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中以学生感兴趣的“恐龙”为载体,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的形式渗透《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些基本理念,更强调大胆创作,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愿望。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恐龙”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从小就喜爱玩恐龙玩具,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看有关恐龙的动画片,因此这节课从题目上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学中教师利用相关的视频短片跟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圆顶龙、剑龙、角鼻龙的外形特征。通过学生的观察、记忆、表现恐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关注环境,训练他们的观察、记忆、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恐龙的种类、外形特点、生活环境及年代,开阔眼界,增长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了解和绘出各类造型。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通过画、剪、贴来完成一幅表现恐龙的画。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情感目标: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激发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创作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外部形态及生活环境的一般特征,用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完成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想象力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跟组员共同创作完成一幅恐龙的画。
教材课型、课时:
1.课型:剪纸贴画
2.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师范画
学具:搜集恐龙相关的图片、资料、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
2.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要丰富一些,对于美术表现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恐龙不是学生生活中真实的动物,孩子们接触的比较少,表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何让他们在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呢?这是本课的难点。
因此,本课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结合科学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大量的可视形象促进知识迁移。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等活动形式,在体验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联想,在情趣的发挥创造中,让学生学会综合探究,从而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创作热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猜一猜)
1.导语:“老师最近喜欢上一种神秘的动物,它们在亿万年前统治着地球,却在6500万年前全部消失,它们是什么动物?”
2.学生集体回答:“恐龙”。
3.导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恐龙世界,一起来认识恐龙。”
4.板书课题:《恐龙世界》
5.课件出示恐龙图片,学生观察。
(播放课件:从圆顶龙、剑龙、角鼻龙的外形结构,来认识恐龙)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任务一:1.刚才我们认识了哪几只恐龙?
2.除了刚才看到的,同学们还认识哪些恐龙?
(请生回答,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生:认识了圆顶龙、剑龙、角鼻龙。
生:我们还认识翼龙、三角龙、霸王龙····
(出示课件·圆顶龙)
它的特点是,脖子长,身子大,像一座小山!
(出示课件·剑龙)
剑龙的特点是半圆形的身体,背上长满骨刺板。
(出示课件·角鼻龙)
它的特点是站立行走, 后腿和尾巴强壮,前肢短小,头大,牙齿锋利,鼻子上方有个小短角。
二、讲解示范
教师现场讲解示范:
1.画一画:用简单的线条把恐龙的轮廓画出来。
2.剪一剪:用剪刀把恐龙的轮廓剪下来。
3.摆一摆:把剪下来的恐龙跟背景摆成一幅画。
4.贴一贴:把摆好的画用胶水固定在纸上。
这种画就叫作:剪纸贴画
三、分组合作
下面请同学们进行任务二,
任务二: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幅恐龙剪纸贴画。
比一比:看看哪一组合作完成 得又快又好。
各组要分配好任务,比如哪些同学负责画,哪些同学负责剪。
四、展示评价 拓展延伸
1.各小组长代表上来展示作品并介绍作品的构思,再请其他小组的代表进行点评。
结束语:“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如果不注意保护它,相信千万年前恐龙灭绝的灾难一样会降临到人类身上。那 么怎样做才是保护我们的生命家园呢?大家一起讨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