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纸飞机
第1课 折纸飞机
指导思想与理论分析
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各方面知识,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技术与工程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小学科学课很多情况下学生要通过动手做来学习科学,动手不应是纯粹的操作性活动,还应与动脑相结合。边动手边思考,可以使两者相互支持,相得益彰。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本课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折纸飞机》,本课有两个重要的活动:一“学折纸飞机”旨在引导学生会认读设计图,一步步按照步骤制作出纸飞机,观察并描述纸飞机的样子。二“试飞”旨在让学生在试飞过程中比较飞得远的和出问题的纸飞机有什么不同,在比较中去发现问题可能出现在哪里,为后面改进纸飞机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折纸飞机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活动,大多数学生已经有过玩纸飞机的经历,但他们一般不会过多地关注影响纸飞机飞行的因素。
三、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纸飞机的折法,比较纸飞机不同的飞行情况,发现其问题所在。
2.科学探究
学生能利用设计图纸,折出纸飞机;能比较、分析纸飞机飞行状态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3.科学态度,STSE
树立不断试验、优化作品的科学态度,体验成功的喜悦,愿意与他人合作,能重视试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去认真分析其原因。
四、教学重点
折纸飞机
五、教学难点
比较纸飞机的不同,发现问题出自哪里。
六、教学准备
普通白纸或彩色纸、课件(含纸飞机设计图)
七、教学流程图
八、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创设需求情景:老师有件事想请大家帮帮忙(出示一张彩纸),怎样才能让这张纸飞得远点呢?你有什么办法?
1、方法讨论与交流。
及时评价,注意学生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如举手回答问题等。
2、学生演示。
用自己提出的方法演示,观察纸张的飞行情况。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需求与兴趣。利用适当的方法,改变材料的用途。使用适合的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过度语:这些方法里,哪种方法更好?(折纸飞机)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折纸飞机吧。
板书:折纸飞机
(二)新课学习——学折纸飞机
1. 认读纸飞机设计图
(1)出示PPT
提问:你能折出图纸上这架纸飞机吗?
(2)说一说纸飞机的折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看设计图,知道制作过程,能够口述设计图。渗透工程与技术需要设计的环节。
(3)折纸飞机时注意事项
提问:你知道折纸有什么窍门吗?
ppt演示:(角对齐、中线对齐)
设计意图:结合劳技课上的知识,更好的完成纸飞机的制作。
2. 学折纸飞机
(1)按图折纸飞机
组长发材料。
教师示范,看视频。
设计意图:循环视频,重复播放直到孩子看懂制作方法,可以帮助一年级学生完成纸飞机的制作,降低制作难度。在后面的步骤中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2)小组讨论
把你们小组的飞机都放在一起,仔细观察,你们的飞机和图纸上一样吗?
(3)小组汇报
谁的飞机和图纸上一样?谁的和图纸上不一样?哪里不一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实物与图纸的不同之处)后,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汇报语言习惯的养成)。
(4)修改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图折纸飞机,使学生感觉到制作是有标准的,按照标准才能完成制作。渗透标准意识。
(三)拓展提高
1、试飞纸飞机
(1)试飞场地
讲解:在指定区域内开展活动,注意安全。
(2)试飞要求:
出示PPT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模仿,制作出一架纸飞机,设定统一规则,使其飞起来。渗透公平比较的意识。
2、评估
(1)总结飞行情况
(2)纠正投掷(纸飞机)姿势
学生示范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投纸飞机的动作。
3、改进
再次试飞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发现纸飞机的飞行和多种因素有关,为下节课的改进做准备。
(四)布置作业
想一想:你的纸飞机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影响了飞行的远近?怎样解决?
结束语:课下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讨论。下节课我们会继续改进纸飞机,使你的飞机飞的更远。保管好自己的纸飞机。
下课!
板书设计
折纸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