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桂花雨 课件(27+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 桂花雨 课件(27+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6 22:29:44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同学们,你们喜欢桂花吗?女作家琦君童年时代最难忘的就是摇桂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吧!
桂花雨
3
花雨缤纷
花香入梦
桂花: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素以芳香而著称。桂花通常在9-10月份左右盛开,花开时,花香扑鼻,香飘十里,令人沉醉。花朵有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桔红色。以桂花做原料可以制作各种美食,如桂花茶、桂花酒、桂花糕等。桂花自古就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忄
笔画:15
笔顺:
这孩子年纪不大,但很懂事。
懂事
懂行
懂得
不懂装懂
组词:
造句:
结构:上下
部首:丷
笔画:5
笔顺:
园子里的木兰花和郁金香都盛开了。
兰花
兰草
义结金兰
组词:
造句:
结构:上下
部首:?
笔画:14
笔顺:
他从水果批发市场买了一箩筐苹果。
箩筐
组词:
造句:
结构:上下
部首:女
笔画:11
笔顺:
外婆非常疼爱我。
外婆
老婆
婆媳
婆婆妈妈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米
笔画:16
笔顺:
今天爸爸过生日,我给他买了个生日蛋糕。
蛋糕
雪糕
糕点
糟糕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饣
笔画:9
笔顺: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饼干
月饼
烧饼
画饼充饥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氵
笔画:10
笔顺:
雨水慢慢地浸润着干旱的田地。
浸湿
浸泡
浸透
风雨浸衣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纟
笔画:13
笔顺:
他这几年疾病缠身,人瘦得不成样子。
缠绕
难缠
纠缠
胡搅蛮缠
组词:
造句:
结构:上下
部首:艹
笔画:9
笔顺:
爷爷很喜欢喝茶。
茶叶
绿茶
奶茶
茶余饭后
组词:
造句:
结构:左右
部首:扌
笔画:10
笔顺:
几个小孩子在沙滩上捡贝壳。
捡拾
捡漏
兰花
尤其
大箩
婆婆
糕饼
浸在
缠在
杭州
挑战一下
今天我抢着给奶奶盛
饭,乐得奶奶的脸像一朵盛
开的花。
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原文示例

(盛饭)
(盛开)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
)开的季节。



认真

仔细
?
马虎
小明做事总是很仔细。
小明做事总是很认真。
小明做事总是很马虎。
仔细
认真
马虎
?
一起读一读




搅扰不止。
泡在液体里。文中指桂花香气浓郁,向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领略玩赏。
表示更进一步。
姿势。文中指桂花的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如梅花姿势优雅好看。
缠:
浸:
欣赏:
尤其:
姿态:




请将课文分段,并概括每段的意思。



根据朗读指导,朗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
朗读本课时应该注意要用舒缓和沉稳的语气来朗读,读出“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桂花的喜爱。




第一部分(1、2):写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第二部分(3-6):写“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
第三部分(7、8):写“我”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心里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选词填空。
欣赏
观赏
1.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
)。
2.园里的桂花开了,我们都去(
)。
姿态
姿势
3.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
)。
4.我们写字时,要注意(
)正确。
欣赏
观赏
姿态
姿势
1.熟记本节课的生字词,把喜欢的好词或佳句画下来。
2.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3.布置作业。










桂花雨(共31张PPT)
桂花雨
3
花雨缤纷
花香入梦
桂花盛开,十里飘香。那么好闻又好看的桂花,作者的一家都是那么的喜欢。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与作者一起欣赏这飘香十里的桂花!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她最喜欢桂花?




通过对比写出“我”对其他的花并无兴趣,只独爱桂花。
桂花长什么样子?作者为什么独爱它?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对比、拟人
欲扬先抑
桂花树貌不惊人——“笨笨的”,但它的香气迷人,“可是”一词写出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
作者说桂花香气迷人,他是怎样描写桂花的香气的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年幼的“我”不仅喜欢桂花浓郁的香气,还喜欢桂花什么?
摇桂花
为什么要摇桂花呢?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朗读第五自然段,看看作者摇桂花之前和摇桂花之时是怎样的心情?摇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
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迫切之情
喜爱之深
摇桂花之前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开心、快乐、兴奋。
摇桂花之时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桂花的用途:
泡茶、做糕饼
桂花茶
桂花酒
桂花糕
桂花糖
还可以做……
桂花酒酿细圆子
糯米桂花藕
不能,作者这样说是因为桂花的香,香在人心里,它已不受季节束缚,它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桂花香可以持续这么久吗?为什么这样写?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小练笔
你有喜欢的花吗?它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你试着描写一下它。
例:一株美人蕉,盛开着红色黄色而带着黑斑的大朵的花,正伸张了大口,向着灿烂的春光微笑。它就像含羞的小姑娘,捧出红艳艳的花朵。美人蕉的花远看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近看像小姑娘头上的红蝴蝶结。那宽大的叶子,像一把绿色的芭蕉扇。
长大后我给母亲带了现居地的桂花“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为什么这样说?
寄情于事,家乡的桂花充盈了母亲生活的全部空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这些是无论何处、无论多香的桂花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母亲这样说。
1.含义:即把所要表达的情感寄托在所要叙述的事件之中,使事件能突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运用:我们要注意不能单纯地叙事,要把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融入其中。文中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怀寄予桂花的香气,像桂香一样挥之不去。
寄情于事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一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寓情于事,用家乡的桂花、“摇花乐”和桂花雨,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
1.课文围绕桂花写了那些事?
2.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课文围绕桂花写了那些事?
爱桂花
摇桂花
思桂花
2.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我们在课文里了解了琦君的童年生活,和她对故乡的思念。那么,你能和大家谈谈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家乡的风土人情吗?
本文主要采用了寄情于事的写法。作者的思乡之情是寄托在作者对童年的“摇花乐”和“桂花雨”的回忆之中的,于叙事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感情,感情丰富而真挚。
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
和浓浓的

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思乡情怀
桂花雨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
桂花盛开
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
如雨飘下
一年四季
香甜生活
思桂花
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又现故乡桂花情
充满欢乐
乡思永存
浓浓思乡情
阵阵桂花雨
花和城市
杭州—桂花
北京—月季
济南—荷花
南京—梅花
太原—菊花
思考研究:市花和城市的特点或它的历史有什么关系?去查一查资料。
联系下面的“阅读链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阅读链接”中的文字表现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文中母亲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吃着用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
体验着桂花带给“我们”的快乐。桂花,已充盈母亲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一样的桂花,情感却是不一样的情感。故乡的桂花香里,有亲情,有乡情,有回忆。母亲的心思,全在这一句朴素的话里;“我”的思乡情,也在这句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