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6 17:2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语文园地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又掌握了一种好的读书方法——读书要进入文字所描绘的意境,即一边读一边根据文中的描写展开想象,在头脑中画面。如读《观潮》,我们仿佛看到了钱塘江潮由远及近,奔腾而来的壮观景象。读了文章,我们不仅能想象画面,还能“听”到声音,而这声音也是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的。
交流平台
—————————
如读《走月亮》,我们似乎就听到了潺潺的溪流声、秋虫的鸣叫声、鱼儿跃出水面的泼剌声。不仅如此,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还可以“闻”到味道,而这味道同样也是我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得来的。如读《走月亮》,我们就能闻到溪边山草和野花的芬芳,闻到从果园里飘来的果子的甜香。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
窃窃私语
鸦雀无声
悄无声息
点拨:八个词语中,前四个形容声响巨大,后四个形容声音微弱。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什么场景下会发出这八种声响?
词句段运用
——————————
候车大厅、菜市场、黄金周期间的各大著名景区就会“人声鼎沸”。
人们在庆祝春节或新店开张时就会“锣鼓喧天”。
大坝泄洪、施工爆破时就会“震耳欲聋”。
人们喊起劳动号子、战士吹响冲锋号就会“响彻云霄”。
同学们在图书馆看书、交流时会“低声细语”。
两个人交谈却又不愿被人听见就会“窃窃私语”。
严肃的考场上就会“鸦雀无声”。
我们不愿打扰休息的人时就会“悄无声息”地离开房间。
?
2.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烟花
雷雨
小狗
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
.
.
.
.
.
.
.
.
.
.
.
.
.
.
.
.
词语释义:
霎时:极短时间。
顿时:立刻(多用于叙述过去的事情)。
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过了一会儿:经过了很短的时间。
一会儿工夫:很短的时间。工夫,多指占用的时间。
造句示例:
①风:卷着沙尘的狂风从遥远的北方奔袭而来,蓝蓝的天空霎时被染成一片昏黄。
②烟花:忽然一声巨响,烟花喷射而出,深蓝的夜空顿时变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布。
③雷雨:雷雨前,十分闷热,没有一丝儿凉风;过了一会儿,黑压压的乌云铺天盖地而来;忽然,一阵狂风吹起,电光闪闪,雷声隆隆,豆大的雨点终于落了下来。
④小狗:邻居家的小狗不认识我,冲我汪汪直叫,我连忙拿出肉肠喂它,一会儿工夫,我们就熟识了。
?
横格书写不同于田字格书写,需要掌握以下两个规律:
①重心穿线。每个字都有一个重心点,先找出字的重心点,然后利用感觉将一行字的重心穿成一条水平的虚线,也可以用笔画出一条水平虚线。行内第一个字的重心找好后,下一个字的重心就要保持与首字重心在一条水平线上。以此类推,才能写得整齐。
书写提示
—————————
②上下留空。字的上边和下边要与上下横格线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要靠得太近,碰到了线;也不要往中间紧缩,留太多空白。上下距离均等,才是最美观的占格方式。至于留空多少,没有严格规定,只要一行字看起来不太小、太空、太挤、太满即可。
1.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人称“诗佛”。在诗歌、绘画方面造诣颇深,苏轼曾赞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代表作有《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山居秋暝》《鸟鸣涧》等。
日积月累
—————————
2.词语理解。
①鹿柴(zhài):地名,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柴,同“寨”,栅栏。
②但闻:只听见。但,只、仅。
③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同“影”,日光之影。④复照:又照耀(在)。
⑤青苔:指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植物。
3.诗歌大意。
宁静的山林里看不见一个人,只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光影映入了幽深的树林,又照在了碧绿的青苔上。
4.诗歌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写了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
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
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第三、四句由之前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落日的余晖静静地照在青苔上,给景物蒙上一层冷清孤寂的气氛,恰好与前两句静谧的意境巧妙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看似信手写来,无意而为,但留下的“空”“冷”“清”“静”却强烈地撞击着读者的心灵,产生了令人挥之不去、浮想联翩、无法释怀的感染效果。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