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故事二则 课件 (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故事二则 课件 (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6 17:2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故事二则
会认本课生字,理解并学会运用本课重点词语。
学习目标
1
2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寓意。
3
感受扁鹊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以及蔡桓侯固执己见的形象,明白讳疾忌医不可取,学会防微杜渐的道理;感悟学习要练好基本功、要听从老师指导的道理。
《韩非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欲速则不达;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知识链接
《列子》
又名《冲虚真经》。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冲虚真经》,且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其学说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扁鹊(侯元前407—前310年),原名为秦缓,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生字学习
会认的字
多音字

ɡǔ:骨头
骨髓
ɡū:骨碌
花骨朵

biǎn:扁平
扁圆
piān:扁舟
一叶扁舟
一叶扁舟
花骨朵
词语学习
拜见:敬辞,拜会;会见(从客人方面说)。
造句:他拜见了几位科研工作者,并接受指导。
理睬: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
造句:因为他经常不理睬别人,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
词语理解
一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
造句:因听到这个坏消息,他很难过,一声不响地走开了。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造句:他的病已深入骨髓。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造句:这件事我无能为力。
请求:(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造句:他请求领导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他。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造句:课上,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近义词
恐怖——(唯恐) 高明——(高超) 
拜见——(拜访)
高兴——(愉快) 
连忙——(赶忙) 
掉头——(转头)
锋利——(锐利)
满意——(满足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反义词
高明——(拙劣) 高兴——(悲伤) 
锋利——(迟钝)
满意——(失望)
聚精会神——(三心二意)
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重读“躺”“睁大”“盯住”,读出纪昌的认真和虚心。
朗读指导
扁鹊治病
1.这篇寓言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写了扁鹊一次又一次劝蔡桓侯治病,被蔡桓侯拒绝,最后蔡桓侯病死了的事情。
整体感知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事情发展顺序。由“有一天”“过了十天”“十天后”“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这几个表示时间的句子可以看出来。
1.扁鹊是如何发现蔡桓侯有病的?说明了什么?
扁鹊是去拜访蔡桓侯时,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通过仔细观察后看出来的。由“一会儿”可以看出扁鹊医术的高明。
课文解读
2.阅读扁鹊告诉蔡桓侯有病的话语,扁鹊劝说的语气是怎样的?
由“据我看来”可以看出扁鹊的自信,“有点儿小病”可见扁鹊的委婉,由“要是”“恐怕”可以看出扁鹊的担忧。
3.阅读蔡桓侯回答的句子,蔡桓侯有什么性格特征?
蔡桓侯不仅不相信扁鹊的话,还讽刺扁鹊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可见其傲慢、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4.阅读第3~5自然段,找出体现蔡桓侯病情逐渐加重的句子。
“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了”“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5.扁鹊每次通报蔡桓侯的病情之后,蔡桓侯的态度如何?
听说病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蔡桓侯“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可以看出蔡桓侯的不耐烦;听说病发展到肠胃里了,蔡桓侯“非常不高兴”。
6.为什么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掉头就跑?
因为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了,只能等死,他也无能为力了。
7.从扁鹊的解释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蔡桓侯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的地步,如果听从扁鹊的劝导,就可以在一开始避免这种情况,暗含了防微杜渐的道理。也告诉我们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讳疾忌医。
8.蔡桓侯不听从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一再地去劝说呢?
扁鹊劝说蔡桓侯是出于医者仁心,希望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因此,虽然第一次被蔡桓侯打发走了,后面还继续“拜见”“拜访”蔡桓侯,劝说他及时治病。这是其高尚的医德的体现。
纪昌学射
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
第二部分(2~4):飞卫练习眼力成功之后,飞卫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第三部分(5):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整体感知
1.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射箭技术?纪昌又是如何练习这个技术的?
练眼力。死死盯着织布机的踏板;将虱子吊在窗口,每天聚精会神地盯着虱子。
课文解读
2.飞卫要求纪昌先练习眼力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眼力是射箭的关键,只有练到看准目标,才能够百发百中。
3.飞卫对纪昌练习眼力提出了哪些要求?
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睛;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
4.飞卫是通过怎样的练习达到这两个要求的?找出相关句子。这几句体现了纪昌怎样的学习态度?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躺”“睁大”“死死盯住”这几个动作描写,体现了纪昌认真的学习态度。“每天”“聚精会神”“盯”体现了纪昌的持之以恒和认真。
5.为什么纪昌会选择踏板作为不眨眼的训练对象?选择虱子作为把小东西看得很大和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清楚的训练对象?
织布的时候,踏板是不停运动的,如果面对不停运动的事物都能够眼睛一眨不眨,那看其他事物也就不会眨眼了。虱子很小,如果能够将虱子看得很大的话,那么,看其他小的事物就会很容易了。
6.纪昌学习的成果如何?找出相关句子。并体会这个句子的内涵。
“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两年”说明练习的时间很长,可见纪昌是一个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人。
“相当到家”说明了纪昌的学习效果很好。
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的练习也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完成,练习到最后,纪昌看小小的虱子就像车轮一样大。
7.结合第一句破折号前后的内容,思考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解释说明,后面的句子具体地说明了纪昌本领练得相当到家的程度。
8.纪昌苦练了两年终于练成功了不眨眼,但是却被飞卫告知还不符合要求,同时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纪昌的态度如何?可以看出纪昌怎样的品质?
纪昌记住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可见纪昌认真虚心的品质。
9.为什么飞卫会说“就要成功了”,而不是“成功”呢?
因为成为射箭能力,练好眼力只是第一步,是基本功,纪昌还需要学习开弓和放箭的技巧。
10.课文题目是“纪昌学射”,应该包括练眼力、开弓和放箭的技巧,但是,课文只详细介绍了练眼力的过程,开弓和放箭只是一句带过。从这种详略安排,可以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练眼力是射箭的基本功,这样的详略安排是为了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学习技艺时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
11.说一说纪昌成功的原因。
认真虚心的态度(练习时找最难的来练习,听从老师的指导),持之以恒(练不眨眼练了两年;一天天地把练把小事物看大,把模糊的事物看清楚),有毅力(每天坚持),有决心(无论多难,一定要练到符合老师的要求)。
1.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语言描写、埋伏笔)
2.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夸张)
佳句积累
用寓言的形式说理
寓言,就是把自己要说的话,寄托在故事里,使人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文就通过两则寓言故事阐述了深刻的道理。
写法借鉴
要想写好寓言故事,首先,要明确自己想通过小故事讽刺什么,批评什么,警示什么。其次,写的小故事要典型,能够将寓意完整地体现出来。最后,语言要简洁精辟,篇幅不宜过长,以紧凑短小为宜。在写作时,宜采用比喻或影射的方法,用生动、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来说明道理。
运用示例:
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
一天,老虎抓到一只狐狸,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它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的命令。”老虎一-听愣住了。狐狸马上接着说:“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趟……
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们,看见狐狸大摇大摆、耀武扬威地走来,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都吓得四处奔逃。老虎见了不知道野兽们怕的是自己,以为真是被狐狸的威风吓跑的,也慌忙逃走了。
——选自《狐假虎威》
1.表示没有办法的词语
无可奈何
无计可施
束手无策
无能为力
不知所措
一筹莫展
拓展延伸
2.关于犯错的名言。
(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任何改正,都有进步。
(3)一个人知道了自己的短处,能够改过自新,就是有福的。
结构图示
初见
过了十天
十天后
又过了十天
五天之后
不久
扁鹊治病
启示:防微杜渐,不能自以为是,不能炜疾忌医。
(皮肤)
(皮肉)
(肠胃)
(骨髓)
(浑身疼痛)(病死)
—→
—→
—→
—→
—→
结构图示
虚心拜师
苦练眼力
盯着织布机上的踏板
盯着虱子聚精会神地看
开弓放箭——百发百中
纪昌学射
练好基本功
成就大事业
1.根据以下提示说说《纪昌学射》的主要内容。
纪昌向________请教,先________,再____
_______,最后成了一个__________的射箭能手。
当堂测试
飞卫
练眼力
学开弓放箭
百发百中
2.缩句。
(1)他躺在织布机下面,
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他盯住踏板。
(2)他每天都聚精会神地盯着虱子。
他盯着虱子。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