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 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 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6 17:1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 单元综合测试
一. 填空题
1、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它表示:_________。
2、 一个实心铁球,它的密度是7.8g/cm3,质量是40kg,若将它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kg,它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
3、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此液体密度为 kg/m3。(ρ水=1.0×103kg/m3 )
4、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和2㎝3,并算出他的密度为_________g/㎝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5、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的实验时,某同学测量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测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请你代他完成数据记录并计算出密度。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 cm3,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 kg/m3。
             
6、用刀切菜时,刀炖了,切不动,可以用力切,这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 ________压强;或者在磨刀石上磨一磨,就容易切东西了,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7、夏天到了,伟伟在盛有凉开水的杯子中放入冰块做冷饮如图所示,当冰块熔化后,杯中水面的高度将________,杯底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杯底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如图所示是一个乳牛自动喂水器,左右两个容器通过中间的细管相连构成了一个________,当乳牛饮水时,右容器水面下降,根据________原理,左容器的水面也________,浮子下降,打开阀门进水;左容器的水面上升,使得右容器的水面一起上升,当水面上升到一定程度,浮子________,使阀门关闭停止进水。因而喂水器的水面总能保持一定的水位。
二. 选择题
9、“气凝胶”是一种新型材料,如图所示。美国“火星探路者”探测器上因使用了这种材料,而大大减轻了探测器的质量,由此可判断“气凝胶”至少具有以下哪种特性(  )
A.坚硬 B.传热性好 C.密度小 D.密度大
10、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为( )
  A、35g       B、3.5g      C、3.5×10-1g      D、3.5×10-2g
11、a、b两球放在水中,a球下沉,b球上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球比a球的体积大
B.a球比b球受的重力大
C.b球受的重力小于它受的浮力
D.b球比a球受的浮力大
1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③和④
C.只有①、③和④
D.①、②、③和④
13、一般情况下,一位中学生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200 cm2,那么他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1.4×103 Pa B.1.4×104Pa
C.2.8×103 Pa D.2.8×104 Pa
14、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因撞到海底被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
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
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
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
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15、在图甲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阻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g=10N/kg)( )
A.1.6×103 kg/m3 B.2.3×103 kg/m3
C.2.8×103 kg/m3 D.3.2×103 kg/m3
16、下列几种情况中,通过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使物体上升的是( )
A.卸掉船上的货物,船逐渐升高而上浮一些
B.潜水艇从水底向水面升起
C.点燃孔明灯中的松脂后,灯就能够腾空而起
D.打捞沉船时向浮筒内压入高压气体
17、下列现象中,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C.茶壶的壶嘴和壶身要大致等高
D.医生推针管里的活塞,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
三. 实验题
18、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
(1)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对应示数为 mL;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 ;
b.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 ;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 (填“偏大”或“偏小”)。
(2)乙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没有天平),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写出他们的实验过程。
选用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水、烧杯(2个)
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1;
③ ;
④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9、有A、B两种液体,其密度均小于。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比较这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为:
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铜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
b.把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铜块分别浸没在A、B两种液体中,示数分别为FA和FB。
请完成下列要求:
①画出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表格。
②讨论可能的实验结果与探究结论的对应关系。
           
四. 计算题
20、小明放学回家,看见水平茶几的中央放着一个盛有水的平底玻璃杯,如图所示。于是他利用家中的皮尺测得水深12cm,粗略测出玻璃杯的底面积为2×m2,又估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量约为0.4kg,并提出了下列问题。请你同他一起解答这些问题。(g取10N/kg,)
(1)水和杯子的总重力;
(2)水对杯底的压强;
(3)杯子对水平茶几的压强。
答案与解析
1、【答案】体积是1 m3的水银质量是13.6×103kg
【解析】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它表示:体积是1 m3的水银质量是13.6×103kg。
2、【答案】20  7.8g/cm3 
【解析】实心铁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质量减半,但密度不变。
3、【答案】0.8×103
【解析】(1)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m总-m瓶=2.0kg-0.5kg=1.5kg,由可得,瓶子的容积:;
(2)瓶装满另外一种液体时液体的质量:m液=m总′-m瓶=1.7kg-0.5kg=1.2kg,另一液体的体积:V液=V=1.5×10-3m3,液体的密度:。
4、【答案】7  不是
【解析】此题考察密度公式的直接应用,基础题。
5、【答案】 64  20  3.2×103 
6、【答案】增大;减小受力面积
【解析】刀钝了切不动菜,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的大小来增大压强的;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这是在压力大小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答案为:增大;减小受力面积。
7、【答案】不变 不变 不变
【解析】冰漂浮时,它受到的重力等于自身重,即冰的重力等于它排开的水重,当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化成的水的体积就等于原来排开水的体积,因此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压力均不变,桌面受到的压强也不变。
8、【答案】连通器 连通器 下降 上升
【解析】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当水面不平时,水会从液面较高的容器流到液面较低的容器里。
9、【答案】C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了密度单位的物理意义和国际单位与常用单位之间换算。由题意可知每立方米的含沙量约为35kg。即为35kg/m3=3.5×10-2g/cm3
11、【答案】C
【解析】物体的浮沉,只能由物体本身所受的重力和浮力来决定。重力和浮力平衡,则物体悬浮或漂浮;重力和浮力不平衡,则物体上浮或下沉。如果错将a、b两球所受的重力或浮力加以比较来判断它们的浮沉,就会错选A、B、D项。根据以上分析,a、b两球的浮沉状态,只能由a球或b球本身所受的重力和浮力来决定。
12、【答案】C
【解析】拦河大坝不存在两个以上底部连通的容器,因此它不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
13、【答案】B
【解析】人双脚站立时地面的受力面积为300~400 cm2,而一个中学生的体重一般为400~500 N,代入压强公式可得,人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1.4×104 Pa。
14、【答案】A
【解析】浸在水中的物体都要受水的浮力,之所以没有浮起来,是因为浮力小于重力的缘故。
15、【答案】C
【解析】石块从空中下降直到全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受到的拉力情况是先不变再变小再不变,开始的时候绳的拉力等于重力,为1400 N;当物体浸入水中后,它排开水的体积越来越大,因此受到的浮力也变大,当物体全浸于水中后,不再改变,因此浮力也不变,此时绳的拉力,故,由阿基米德原理得:

故物体的密度。
16、【答案】D
【解析】向浮筒内充气,增大了浮筒的体积,从而增大了它受到的浮力,当浮力大于重力时它就上浮起来。
17、【答案】B
  【解析】A、抽气机的确可以抽出灯泡中的空气,但却无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所以不合题意;
B、用吸管吸汽水时,先吸走了管中的空气,使管中形成近似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汽水压入管中再进入人的口中,所以符合题意;C、茶壶的壶嘴与壶身要大致等高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与大气压强无关;D、医生推针管里的活塞,将药液注入病人体内,是利用了液体对压强的传递,也与大气压强无关,所以不合题意;故选B。
18、【答案】(1)②40;③a、将游码移到零刻线处;b、右;c、157.8;④7.89×103;偏大;
(2)主要实验步骤:③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④
【解析】(1)②量筒每一个大格代表10ml,每一个小格代表1ml,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是40ml,
水的体积是20ml,所以金属块的体积:V=40ml-20ml=20ml=20cm3。
③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零刻度线上。
b.如图横梁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天平平衡。
c.金属块的质量:m=100g+50g+5g+2.8g=157.8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
由于先测量金属块的体积,然后测量金属块的质量,金属块上会沾有一些水,导致质量测量值偏大,所以金属块密度测量值偏大。
(2)主要实验步骤:
①用细线把金属块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的重力G;
②烧杯中倒入适量被测液体,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未知液体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1;
③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用弹簧测力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烧杯底)的示数F2;
④计算液体密度:金属块在被测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浮=G-F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G-F1=ρVg,所以,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G-F2=ρ水Vg,所以,因为金属块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和浸没中水中的体积相等,所以,所以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19、【答案与解析】
  ①见下表
  空气中 A液体中 B液体中
测力计示数(N)


铜块所受浮力 0

  ②若,则A液体密度小于B液体密度;
   若,则A液体密度大于B液体密度;
   若,则A液体密度等于B液体密度。
20、【答案】(1)4N (2)1200 Pa (3)2000 Pa
【解析】(1)水和杯子的总重力G=mg=0.4kg×10N/kg=4N。
(2)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1.0×103 kg/m3×10 N/kg×0.12m=1200 Pa。
(3)杯子对茶几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