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出自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的基础,后面的内容都是在此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结论,因此它起到启下的作用。另外,光学内容较多,但这一节比较简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有利于往后的教学开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越来越少了,通过以往的经验来看树荫下透光应该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学生对其所知甚少,好在光学的实验现象都比较明显,能够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了解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一些相关现象;
3、?认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自然界中最快的;
4、
记住真空中的光速;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习怎样从具体的事例中发现问题,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解释这些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多种光现象的观察与回顾,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和自然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实验中总结出光的传播路径及其条件;
难点: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相关的现象;
五、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玩过影子游戏吗?(教师试着演示一下影子游戏。)那么游戏中的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翻开新的知识篇章;
(二)、?光源;
问:光从哪里来的?比如教室里的光。
电灯,太阳光。
定义:正在发光的物体;
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光源:太阳、电灯、手机、萤火虫、荧光棒……
光源的分类: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
(三)、?光的传播;
师:光源发出了光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生:沿直线传播;
师:那么光沿直线传播是无条件的吗?
实验探究一:演示光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说明:刚刚我们都把光放在同一种物质中传播,得出来的就是同学们所说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同种、透明、均匀;
因此,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直线传播的;
B、?晚上我们能看到月亮在发光,所以月亮是光源;
C、?光在透明物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种透明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线的画法:一直线带箭头的直线;
试一试:画一组平行光;
(四)、?相关现象:
1、?影子的形成;
学生活动:试着解释一下影子是如何形成的;
2、?小孔成像;
实验探究二:用器材演示小孔成像;并且解释像为何是倒立的;
结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
在晴天的树荫下一些圆形的斑点是怎么回事?是谁的像?
3、?日食、月食;
对日食和月食的现象做出简要的描述;
(五)、?光的速度;
c=3.0×108m/s;(一秒钟能绕地球赤道7圈半);
从表格中能得出:光在传播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做出回忆总结;
(七)、?板书设计;
光的直线传播
一、?光源;
定义:能够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自然光源:太阳;
人造光源:电灯、蜡烛……
二、?光的传播;
光在同种、透明、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相关现象;
四、?光速;
(八)、?作业布置;
画一条光线和一组平行光;
七、教学反思
本次课结束后,根据各位老师提出的建议以及自己的反思,我认为本次课可以继续精进:
首先,对于课堂的完整度来说,时间的分配不理想。知识点之间的时间分配要非常合理。最好是还能留几分钟来给学生讲一讲例题;
其次,我的语言合理性与科学性还有待提高。说话随意通俗会导致课堂有些拖拉,也会使学生产生歧义,不利于课堂教学;
再次,知识点与知识点的链接之间需要一些合理的过渡性语句,这一定是要课前精心设计的,而非生硬的过渡到下一知识点,影响课堂的流畅。
最后,现在的教学理念提倡核心素养,也就是能在课堂中参透一些科学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学会做人,从习惯上树立学生的观念,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