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人民版必修ⅲ)

文档属性

名称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与解析: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人民版必修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7-15 14:5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7-2011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必修Ⅲ)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2008年海南高考18题)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2.(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23题)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3.(2009年江苏高考16题)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
4.(2010高考广东文综23题)“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5.(2007年高考广东单科24题)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6.(2008年江苏高考18题)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
7.(2009年高考上海文综11题)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人们易把好莱坞与电影划等号。然而,电影是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应在 ( )
A.1500~1600年期间 B.1765~1830年期间
C.1870~1900年期间 D.1945~1970年期间
8.(2009年高考广东文基33题)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9.(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22题)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
①《向日葵》 ②《有藤椅的静物》 ③《星月夜》 ④《弹曼陀玲的少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10.(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22题)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11.(2008年海南高考24题)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12.(2008年广东高考25题)毕加索曾注意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 :“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
13.(2007年高考海南单科10题)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14.(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22题)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5.(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7题)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抓住两点,一是“20世纪初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爱国青年都在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二是G·Byron(拜伦)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的特点是对社会弊端进行抨击,反对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这正契合了当时中国爱国青年的需求,因此深受他们的喜爱。故选D
2.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根据材料反映的1990年世界杯,这年意大利之夏不可能看到的是以后才发生的事:①是在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和④是在1999年夏;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3.B
解析:此题考查近现代西方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和成就。A项是浪漫主义形式小说家雨果的代表作;B项是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巨作;C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较多结合现代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的代表作;D项是哥伦比亚著名的作家马尔克斯的巨著,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4.B
解析:题眼:“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
考点:现代主义艺术
解析: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其创作采用夸张 变形 抽象的离奇表现手法。毕加索具有这一创作精神。
5.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是社会现象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本题的思维含量较高,解答本题要注意区别电视技术在美国普及的时间与信息技术的出现并非同一概念;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对电视广告所带来的用水效应也可以进行分析。
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普及时间应比1954年稍早一些;互联网问世的时间是在1969年;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经营者革命”,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上升,统计数据计算错误不可能性出现;只有D项最有可能发生。
此题角度新,贴近生活,着重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分析、材料处理能力。考查的是必修三科技生活历史,符合人的生活体验。本题时间限制词为“1954年”,答题关键是“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用水突然增加”,通过提炼这些有效信息,并再认、再现“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的相关知识,结合生活常识,不难排除A“三分钟洗车”,B“黑客”那是1969互联网之后的事情,C“统计数据计算错误”,只有D项是有可能的。
6.A
解析:A项是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画家西班牙的毕加索的作品,出现最晚,是正确选项。B项是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画家俄国列宾的作品,C项是19世纪前期法国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D项日出印象是19世纪后半期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
7.C
解析: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故选C.
8.B
解析:众所周知,巴尔扎克 (1799--1850)是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深刻含义上的作家,他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9.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毕加索的立体派和凡高的后期印象主义容易混淆,看教材时要注意区分近似知识点。《向日葵》、《星月夜》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高的代表作;《有藤椅的静物》、《弹曼陀玲的少女》是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
10.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的文学的主要成就中的不同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及代表作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现代主义作品《老人与海》、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的现代文学荒诞派的典型作品《等待戈多》都创作于20世纪。《法国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之前。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 科波菲尔》创作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它关注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11.B
解析:这两幅作品为现代主义流派的作品,是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美术流派,只有B符合题意。
12.C
解析:现代主义是以象征、变形和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来表达艺术家对人生、社会的看法。毕加索善于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彰现个性。其代表作〈自画像〉、〈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打破传统的绘画风格。故选C符合题意。
13.B
解析:贝多芬生活的年代,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启蒙思想的猛烈冲击。
14.B
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以来文学流派的掌握情况。要注意时代和材料中反映的文学流派特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想象力,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且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现实主义与材料中的特点不符,古典主义时间更早。根据提干时间及相关信息“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希望通过“作家的主观想象力”来表达这种不满,这符合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及特点。19世纪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强调主观想象力,用诗歌表达人的强烈情感,属于浪漫主义风格。
15.B
解析: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应该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