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第二节 研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1.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________或具有______
______时,其接触面上就会产生一个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
就是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
(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间存在
的摩擦叫________.在滑动摩擦中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__
________.
(2)计算公式:_______,其中 f 为滑动摩擦力,μ为动摩擦因
素,FN为接触面的正压力.
相对运动
相对运
动趋势
滑动摩擦
滑
动摩擦力
f=μFN
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踩得越紧,汽车就能越快停下
来,为什么?
答案:刹车踩得越紧,压力越大,车轮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也越大,汽车便更容易停下来.
静摩擦力
1.静摩擦力:当物体间具有____________时,产生的摩擦
叫______,此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最大静摩擦力: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_______,可用 fm
表示.为计算方便,常认为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
相对运动趋势
静摩擦
最大值
小明分别用 50 N 和 100 N 的水平拉力去拉一个放在水平面
上的物体,都没有拉动,物体在两种情况下受到的摩擦力是否
一样?
答案:不一样.两种情况下都是受到静摩擦力,且都等于
相应的拉力大小,拉力大小不一样,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也不
一样.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
1.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不光滑.
(2)两物体相互挤压产生形变.
(3)两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1)滑动摩擦力产生在相互接触且有相对滑动的物体之间,
但并非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静止的物体也
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2)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总跟相对运动方向
相反,跟运动方向无关.
3.静摩擦力的方向
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常采用下列方法:
(1)用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我们可以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判断物体将向哪个方向滑
动,从而确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
向.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理解
[例 1]如图 3-2-1 自行车脚踏通过链条与后轮相连,当脚
踏自行车由静止开始向前运动时,前轮和后轮所受的摩擦力的
方向是(
)
图 3-2-1
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后
B.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都向前
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则向后
D.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则向前
思路点拨:加深对摩擦力中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的理解和判断,所受摩擦力分析如图 3-2-2 所示.
图 3-2-2
答案:D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
存在摩擦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弹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摩擦力的作
用
D.两个物体之间如果有摩擦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弹力的作
用
摩擦力的大小
[例 2]如图 3-2-3,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
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 F 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
)
摩擦力 f 随拉力 F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图 3-2-3
思路点拨: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其转变时
的特征.
答案:D
2.用弹簧测力计称物块时,读数是 7.5 N.用弹簧测力计
拉着物块沿着倾角为 37°的斜面向上匀速滑动时,读数是 6 N.
C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1
C.0.25
)
B.0.8
D.0.2
解析:重力沿斜面向下分力大小为 G1=7.5 N×sin 37°=4.5
N;所以摩擦力大小 f=6 N-4.5 N=1.5 N;压力等于垂直斜面
分力 G2=7.5 N×cos 37°=6 N,所以动摩擦因数μ=f/N=0.25.
[例 3](双选)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D
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它是阻力
B.摩擦力可以是动力,此时它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摩擦力可以是动力,此时它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D.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错因:混淆了“阻碍物体的运动”和“阻碍物体间的相对
运动”两者的含义.
正解: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却不一定阻碍物体运动,如传送带传送货物,站在启动的公车
上受到的摩擦力等,都是动力.
3.关于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正比于接触面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