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物理 广东教育版必修一第三章 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随堂优化训练物理 广东教育版必修一第三章 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广东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7-15 17:5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四节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_____的过程或方法;
2.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_____的过程或方法;
3.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 F1,F2 的线段
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平行四边形的_______的长短和方
向就表示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如图 3-4-1 所示.
图 3-4-1
合力
分力
对角线
4.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则可简化为三角形定则,如图
3-4-2 所示,求 F1、F2 的合力可以把表示 F1、F2 的线段首尾
相连地画出,再把 F1、F2 的另外两端连接起来,则此连线就表
示合力 F 的大小和方向.
图 3-4-2
合力的计算
合力的计算方法:
(1)作图法:要选取统一标度,严格作出力的图示及平行四
边形,用统一标度去度量作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求出合
力的大小,再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分力的夹角,求出合力的方向.
(2)计算法:设共点力 F1、F2 的夹角为θ,作出力的合成示
意图(图 3-4-3),则 F 的大小等于 OC 的长度,F 的方向与 F1
成α角.由图中可看出,OC 是平行四边形 OACB 的一条对角线,
OC 又是三角形 OAC 的一条边.由余弦定理可得合力 F 的大小
为:
图 3-4-3
分力的计算
1.分力有解的情况
要确定一个力的两个分力时,一定要有定解条件.按力的
效果进行分解,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定解条件.常见的几种情况:
(1)已知合力与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第二个分力,
有唯一解;
(2)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
分力的大小,有唯一解;
(3)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确定两
个分力的方向,有两组解.
(4)已知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已知 F1 的方向和 F2 的大小,
求 F1 的大小和 F2 的方向.这时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图 3-4-4
如图 3-4-4 所示,
①当 F2②当 F2 与 F1 垂直,即 F2=Fsin θ时,有唯一解;
③当 Fsin θ④当 F2.分力的计算
力的分解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画出力的平行
四边形,这就转化为一个根据已知边角关系求解的几何问题.
因此其解题基本思路可表示为:
再就是根据力 F 产生的作用效果,先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再根据平行四边用作图法作出两个分力 F1 和 F2 的示意图,最后
根据相关数学知识计算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力的合成
[例 1]如图 3-4-5 所示,为使电杆稳定,在杆上加了两根
拉线 CA 和 CB,若每根拉线的拉力都是 300 N,两根拉线间的
夹角为 60°角.求拉线拉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图 3-4-5
思路点拨:对力的合成的计算,常用的方法有作用法和计
算法.
解:方法一:作图法
自C 点引两条有向线段代表两拉力的方向,夹角为60°.设
每0.5 cm 线段长度表示100 N,则两拉力都是1.5 cm,作出平
行四边形CB′DA′,其对角线CD 表示F1、F2 两拉力的合力F,
量得CD 长度为2.6 cm,所以合力大小:
用量角器量得∠DCA′=∠DCB′=30°,所以合力方向竖
直向下,如图 3-4-6 甲所示.
图 3-4-6
方法二:计算法
先画力的示意图,并作平行四边形,如图3-4-6乙所示,
由于OA′=OB′,故CB′DA′为菱形,两对角线互相垂直且
平分,∠A′CD=∠B′CD=30°,CD 所表示的合力大小:CD
=2CO=2CB′cos 30°.
由图知,方向竖直向下.
1.如图 3-4-7 所示,有五个合力 F1、F2、F3 、F4 、F5
作用于一点 O,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两邻边和三条对角线.设
F3=10 N,试求这五个力的合力.
图 3-4-7
解析:本例题中,依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及力的三角形作图
法,不难看出,F1、F4、F3 可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即可求
得 F1 和 F4 的合力必与 F3 相同.同理可求得 F2、F5 的合力也与
F3 相同,所求五个力的合力就等效为三个共点同向的 F3 的合力,
即所求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30 N,方向沿 F3 的方向(合力与合
成顺序有关).
答案:30 N
力的分解
[例 2]在图中,灯重 G=20 N,AO 与天花板间夹角α=30°,
试求 AO、BO 两绳受到的拉力为多大?

思路点拨:在图 3-4-8 中,由几何关系得,AO 绳的拉力
F1=
G 20
sin α sin 30°
N=40 N
图 3-4-8
2.在图 3-4-9 中,在三角架 B 点用一根细绳挂一个 50 N
的重物 G.求栋梁 AB 和斜梁 BC 所受的力.
图 3-4-9
解:如图 2 所示.横梁 AB 所受的力为
横梁 BC 所受的力为
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