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十一课 一路轻骑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 美术 教案 第十一课 一路轻骑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8-07 08: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一路轻骑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条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相互交流、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难点]: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行车实物、素描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种非常熟悉的交通工具,大家看这是什么? (自行车)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1课《一路轻骑》。
[讲授]二、师生交流自行车的好处(课件演示)自行车诞生于18世纪,经过二百多年的历史演变,它从最初简单的器械,逐渐发展成为千百万人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它呢?自行车究竞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师总结:自行车无噪音、无污染、重量轻、结构简单、物美价廉、使用和维修方便、既能作为代步和运载货物的工具,又能用于体育锻炼。那自行车是谁发明的呢?
[讲授]三、欣赏与探究自行车的历史(课件演示) 1818 年德国人德萊斯开始制作木轮车,它只有两个轮子而没有传动装置,人骑在上面,需用两脚蹬地驱车向前滚动。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可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仍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脚蹬,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他自称为:小马崽。因此德国男爵卡尔德莱斯成为公认的自行车发明人。
1886年英国的机械工程师斯塔利,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装上前叉和车闸,使用滚子轴承,前后轮大小不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车轮,显著地提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阎的道路,因此他被称为“自行车之父”。他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已经基本一致了。
1950年,我国第一部全部国产化的自行车品牌“飞鸽"”在天津诞生。
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自行车的功能越来越多,款式也新颖别致,我们常见的有电动自行车、儿童自行车、双人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跑车型自行车、折叠型自行车等等。
[讲授]四、欣赏与探究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课件演示)你仔细观察过自行车吗?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怎样运动的呢?
白行车的组成部分:车把、车架、车座、前车轮、后车轮、脚蹬。自行车的车把上有什么样的装置?它们有什么用处吗?自行车的前后轮上有什么样的零件?它们有什么用处吗?自行车车架上的零件很多,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处吗?
自行车的原理是通过人的脚对脚蹬施加力,从而通过曲柄带动链轮的转动,链轮又通过链条带动飞轮的转动,飞 轮进而带动后轮的转动,由于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后轮与地面不会相对滑动,而后轮在地面上的滚动,整个车子就运动起来了。
[活动]五、欣赏与探究写生自行车(课件演示)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小朋友的作品,他们是如何用线条来表现自行车的局部的呢?
[活动]六、写生自行车作业要求:选择好一个角度对自行车写生,画出自行车的完整结构。写生时,注意自行车各部件之间相连或遮挡的关系,既要把握整辆车的造型特征,又要画出所看到的把手、车刹、链条等局部细节。
[活动]七、交流、欣赏、品评学生作品。
[讲授]八、小结:要画好写生画,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仔细观察,其次要注意物象的结构、比例、前后遮挡关系和线条的运用。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