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光沿直线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光沿直线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8 07:2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物理
第四章第一节光沿直线传播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7题;共21分)
1.下列物体一定不属于光源的是(??

A.?正在播放的电视机????????????????????B.?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C.?萤火虫????????????????????D.?太阳
2.下列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A.?小孔成像????????????????????????????????????????????????????????????B.?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
C.?树木在水中的倒影??????????????????????????????????????????????D.?白衬衣只有红光照射时竟成了红色
3.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最清澈的海水中,人们也只能看到十几米到几十米内的物体,关于光线下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B.?光线在海水中沿直线传播
C.?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D.?光线是客观存在的
4.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A.??????????????????????????????????B.??
C.??????????????????????????????????D.?
5.一个人沿马路边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到人身上时,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的情况是(??

A.?逐渐变长????????????????????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先变长,后变短
6.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下列关于照明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影灯下的物体没有影子????????????????????????????????????B.?无影灯下的物体有本影
C.?无影灯下的物体没有本影????????????????????????????????????D.?无影灯下的物体没有半影
7.在学校的田径运动会上,小亮注意到发令台上有一块“板子”,如图所示,关于这块板子的作用,他做了如下猜想,其中正确的是:(??

主要用来反射发令枪的枪声,所以必须正对着终点计时裁判的方向??????????
?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所以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
主要用来减弱噪声,所以要把它放在看台和发令枪之间?????????
D.?主要用来遮阳,所以要把它放在裁判员的头的上方
二、填空题(共7题;共16分)
8.“当地球遮住太阳的光线,月亮便走进了地球的阴影…”,这是某影片中的台词片断,他描述的是________现象(选填“日食”或“月食”),此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___原理来解释.
9.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如图所示为了使半透明薄纸上的像更清晰,圆筒的________(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的亮度将____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10.如图,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用针扎一个直径约1mm的小孔,让白炽灯泡发出的光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在白纸上可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灯丝/灯泡)的像,这是_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向上移动小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11.如图,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这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这说明光________。
12.出现金星凌日天象时,人们可通过滤光镜观察到太阳上有一小黑点,如图所示,小黑点即为金星,该天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太阳、地球和金星三个天体可能分别处在图中a,b,c三个位置的某个位置上,其中金星应处在________位置上,试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例子如________。
13.如图,小明在从路灯下离开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长.路灯高4.5
m,身高为1.5
m的小明沿直线匀速行走速度为1.0m/s,则他头部影子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他头部影子的速度将________(选填“先变大后变小”、“先变小后变大”、“变大”、“变小''或“不变”).
14.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为了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甲、乙同学都用画示意图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在你看来,他们所画的图________(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都正确”、“都不正确”、“甲正确,乙不正确”、“乙正确,甲不正确”);根据他们所运用的方法,你在评价他们的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时,主要是看________(选择下列有关词填空:“画图是否认真”、“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画图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是否正确”)
三、作图题(共3题;共7分)
15.如图探究小孔成像的实验.蜡烛火焰最上为B,最下为A;K是一块不透明挡板的一个足够小的孔;N是足够宽大的光屏.若在烛焰和小孔之间有一不透明挡板D,画出此时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与烛焰本身相比较,烛焰的像是完整的吗?
16.如图所示,PQ为一光屏,M、N是一个窗户的上下边沿,S是光源,试在PQ上确定光源S能照亮的范围(用斜线表示).
17.如图中MN是一块大的挡光板,板上有一很小的孔S可透过光,挡光板后面有一光屏PQ,挡光板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物体在光屏PQ上所成的像A′B′.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5分)
18.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cm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的高度H/cm
20
17
14.5
13.5
13
12.6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将________;
(2)为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L变化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35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________?cm;
(3)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象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________。
19.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光的传播知识后,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阅读并根据所学知识和他一起填写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
①在桌子上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利用铁架台把一张中心有孔的硬纸片固定在白炽灯与白纸之间,如图所示.
②打开白炽灯,上下调整硬纸片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出现灯丝清晰的像,观察像的正倒.
③上下移动硬纸片,改变白炽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变化.
实验现象:
(1)实验发现白纸上灯丝像的开口与灯丝的开口方向相反,此时所成的像为________(正立/倒立)的________(实/虚)像.
(2)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越小,所成的像越________;当灯泡与小孔的距离大于小孔与白纸的距离时,所成的像是________(放大/缩小)的,小明同学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上述实验现象叫________成像,生活中与上述实验现象相同的例子还有(举一例):________.
20.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和小红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他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20cm,它成像在距小孔15cm,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2)由甲、乙两图可知实验是在研究小孔成像与________的关系.
(3)分析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两图,可以得出小孔成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4)小明和小红明白了: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就是________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像.
(5)小明和小红还联想到:在太阳光或者日光灯下,
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地面上就会形成影子.细心的小明进一步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也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①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
②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③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
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________(填“深”或“浅”),这时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你替小明回答:原来不透明物体的周围,若四周都有光源,就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填一种应用)就运用这一结论.
五、综合题(共2题;共21分)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6

10

17

7

30

31
秒,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着长征二号
FY11
火箭在中国酒泉发射成功。
入轨后完成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在组合体中工作
30
天。中国空间站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如图
1
所示,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航天工程师在底座旁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的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
(2)“长征二号
FY11
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
(3)在飞船的绕地运行中,当其与太阳、地球处于同一直线并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面上的人观察太阳会发现太阳表面有一黑点,这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22.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①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
②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③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
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她回答一下
(2)此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正在播放的电视机、萤火虫、太阳自身都能发光,属于光源;正在放映的电影幕布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光,因此不是光源.
故选B.
【分析】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属于光源.据此对照选项做出判断.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正确;
B、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白衬衣会反射所有色光,只有红光照射时就只反射红光,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3.【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光线在海水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光线实际不存在,是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假想出来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①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这条直线叫光线;
②光线实际不存在,是为了形象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假想出来的,采用的是模型法;
③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答案】A
【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A选项中的三角形,当卡片乙向左移动时,小孔的水平和上下方向的尺度都在变小;而B、C小孔在水平方向长度在变小,但在上下方向大小的最大值开始并没有改变;D选项中的上下方向大小也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在实验的中的应用,在改变孔的大小时,要控制孔的形状不变,才能比较是否是因为孔的大小影响像的形状。
5.【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选B。
【分析】关键是了解人从路灯下走过的过程中,光线与地面的夹角如何变化。
6.【答案】
C
【解析】
【分析】定义:点光源发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向光的表面被照亮,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一个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这就是物体的影.影区是发自光源并与被照物体的表面相切的光线围成的.?
?A、本影:光源上所有发光点都照不到的区域.?
?B、半影:光源上一部分发光点能照到,而另一部分发光点照不到的区域成为半明半暗的半影.
?本影与半影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结果.
【解答】对同一个物体,其本影区的大小,与光源发光面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光源到物体的距离一定时,光源发光面越大,则物体的本影越小;光源发光面越小,则物体的本影越大.光源发光面一定时,光源到物体的距离越小,则物体的本影区越大;光源到物体的距离越大,则物体的本影区越小.
因为医院外科手术室中的无影灯是由多个大面积光源组合而成的,光源到物体的距离一定,因此可以认为没有本影,但有半影,故只有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物体的影,本影,半影的定义,然后再从光源发光面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去分析本影区的大小
7.【答案】B
【解析】【解答】田径运动会上,由于空气中的光速远远大于声速,终点计时员应看到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计时,否则就少记了声音传播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所以,这块板子的作用,主要用来衬托发令枪冒出的白烟,应该是深色或黑色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速和光速的掌握,以及对物体颜色的掌握。容易错选A,由于空气中的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果听声计时,会少记了声音传播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
二、填空题
8.【答案】月食;直线传播
【解析】【解答】解: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当太阳、地球、月亮处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而且地球在中间,那么月球会进入地球的影子区域形成月食,如图所示:
若月球处在(1)和(2)或(3)和(2)区域中,会形成月偏食;处在(2)区域中,会形成月全食;由于月球离地球较近,不会出现月球同时跨(1)(2)(3)区域的现象,也就不会形成月环食.
故答案为:月食、直线传播.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9.【答案】A;变暗
【解析】【解答】解: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为了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A端;
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因为通过小孔的光不变,所以屏上的像将变暗.
故答案为:A;变暗.
【分析】(1)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实像,这就是小孔成像;(2)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和亮暗程度会随物体与小孔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10.【答案】灯丝;小孔;光的直线传播;大
【解析】【解答】白炽灯泡发出的光沿直线穿过小孔射到白纸上,白纸上得到一个白炽灯泡灯丝的像,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向上移动小孔时,小孔到灯泡之间的距离减小,小孔到白纸之间的距离变大,则像的大小变大。
故答案为:灯丝;小孔;光的直线传播;大.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小孔时由于光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既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又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在小孔成像中由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不同,即可成倒立放大的像,也可成倒立缩小的像,但小孔不能太大,否则不能成像.
11.【答案】
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析】【解答】由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这三者重合时,就说明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以射中目标。
【分析】光的直线传播
12.【答案】
直线传播;b;激光准直
【解析】【解答】解:“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
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b位置。
排纵队、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b;激光准直
【分析】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星体挡在地球和太阳间挡住了太阳光。
13.【答案】
1.5;不变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设小明由F到B,则影子是从N到C.
由图可知=

=

∵AB=EF,
∴==

设FN=k,BC=b,
∴QN=3k,QC=3b,
∴FB=2(b-k),
NC=3(b-k),
设影子的速度为y,
=

解得y=1.5.
因为路灯高,人的身高,人运动的速度均是定值,故影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不变。
故答案为:1.5m/s;不变
【分析】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三角形另两边相交,截得的两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到用字母表示的影子走过的路程及人走过的路程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利用相似的代数式表示出人走的路程及影子移动的路程,根据时间相等可得相应速度。
14.【答案】甲正确、乙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
【解析】【解答】(1)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应保持井口一致,即: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浅,看到的范围越大;井口直径相同时,井越深,看到的范围应该越小;由图分析可知,甲正确,乙不正确.
(2)甲图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控制了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正确地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乙图没有控制: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没能正确应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正确说明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故甲正确,乙不正确.
故答案为:甲正确,乙不正确;图上是否全面正确地反映了应该控制的变量.【分析】本题题目结合成语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同时也考查了控制变量法,1)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2)要比较井底之蛙观察井外范围的大小与井深的关系,应控制:①井口在同一水平面内;②井口大小(直径)相同.
三、作图题
15.【答案】解: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出AM、光轴重合的光线,如图两条光线,得出像,只有AB的下半部分在MN上半部分可以成像,故可得像不完整.
【解析】【分析】根据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画出蜡烛通过小孔可以成像的最低点和最高点,蜡烛的上半部分的光被不透明挡板D挡住,故可得像不完整.
16.【答案】
解:如下图所示
【解析】【解答】从S点发出的光线经过M的最下端和N的最上端,照在PQ上的范围就是光源S能照亮的范围;如图:
【分析】知道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线不会拐弯,遇到障碍物会形成影子.
17.【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解:根据光沿直线传播A发出的光线连接小孔的下沿,B点发出的光线连接小孔的上沿,并分别延长交于MN交点之间即AB的像,如图所示:
【分析】本题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作图,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
18.【答案】
(1)减小(2)15.6(3)慢;不变
【解析】【解答】(1)由记录的数据表可以看出,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减小;(2)由坐标图象可知,当L=35cm时,对应的H大致高度为15.6cm;(3)从图象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发现,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影子变小变得较慢,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曲线与横轴趋于平行,影子大小基本不变;
故答案为:(1)减小;(2)15.6;(3)慢;不变.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影子的形成。要学会从实验数据中得到需要的信息,从图象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发现,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影子变小变得较慢,当手电筒距离黑板擦足够远时,曲线与横轴趋于平行,影子大小基本不变。
19.【答案】
(1)倒立;实
(2)大;缩小;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小孔;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形成很多圆形光斑
【解析】【解答】(1)灯丝在白纸上成的像是小孔成像,白纸上像的开口处与灯丝的开口处方向相反,说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2)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越小,所成的像越大;当灯泡与小孔的距离大于小孔与白纸的距离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3)上面实验现象叫小孔成像,应用小孔成像的例子: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形成很多圆形光斑。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通过小孔时由于光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像的大小既与物体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又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有关,在小孔成像中由于屏幕到小孔的距离不同,即可成倒立放大的像,也可成倒立缩小的像,但小孔不能太大,否则不能成像.
20.【答案】
(1)C(2)孔的形状(3)甲;丙(4)太阳(5)浅;不会形成影子;无影灯
【解析】【解答】(1)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像到小孔光的距离b小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a,所成的像是缩小的像,故选C;(2)甲图和乙图中孔的形状不同,物体(蜡烛焰)形状相同,所成的像形状相同,由此可见: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3)乙图与丙图(或甲图与丙图)中物体的形状不同,小孔的形状相同,所成的像形状不同;(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的像(5)不透明物体的周围,光源越多,形成的影子越淡,四周都有光源,就不会形成影子,为防止做手术时出现影子影响手术的进行,手术室内用无影灯.
故答案为:(1)C(2)孔的形状(3)甲丙(4)太阳(5)浅;不会形成影子;无影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孔成像的掌握情况。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与像距有关;像的形状与物体有关,与孔的形状无关。???
五、综合题
21.【答案】
(1)水蒸气遇冷液化(2)压缩体积(3)光沿直线传播
【解析】【解答】(1)火箭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射,大量的“白气”从发射台底部的大水池中涌出,这些“白气”产生的原因是:水池内的水先汽化形成高温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2)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飞船与太阳、地球处于同一直线并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射向地球的光被飞船挡住了,故地面上的人观察太阳会发现太阳表面有一个黑点;
【分析】(1)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放热;
(2)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加压,一种是降温;
(3)光在透明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形成影子。
22.【答案】
(1)不透明物体的周围,光源越多,形成的影子越淡,四周都有光源,就不会形成影子
(2)医院外科手术室用的无影灯
(3)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解析】【解答】(1)小明明白了不透明物体周围的光源越多,影子越不明显直至消失;(2)为防止做手术时出现影子影响手术的进行,手术室内用无影灯;(3)本题经历了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归纳出结论的过程。
【分析】物理学上任何问题的研究,要遵循提出问题、设计进行实验、得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研究过程。